彭宇
【摘要】目的 研究坎地沙坦與卡托普利聯合使用在糖尿病腎病治療中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間收治的70例糖尿病合并腎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每組各35例病例,觀察組采用坎地沙坦與卡托普利聯合治療,對照組單純利用卡托普利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血壓變化、GFR、UAER、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在相關指標改善情況上明顯優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對比存在較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坎地沙坦與卡托普利聯合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疾病癥狀,控制患者血壓,使其腎臟損傷情況得以改善,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坎地沙坦;卡托普利;臨床療效;糖尿病腎病
【中圖分類號】R749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191-02
DN(糖尿病腎病)屬于糖尿病患者的一種并發癥,若未采取措施處理,便有可能誘發腎功能衰竭[1]。早期糖尿病并未明顯癥狀,如果有蛋白尿存在,則表明患者病情十分嚴重。臨床上主要通過藥物對糖尿病腎病進行控制,有相關資料顯示,坎地沙坦與卡托普利的使用可控制患者血壓,對于患者腎功能具有保護作用,同時可使尿蛋白減少,在臨床中的應用比較廣泛[2]。本文主要分析坎地沙坦與卡托普利聯合使用在糖尿病腎病治療中的臨床療效,現將研究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間收治的70例糖尿病合并腎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每組各35例病例,觀察組采用坎地沙坦與卡托普利聯合治療,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齡在36至78歲間,平均年齡56.32±9.75歲,糖尿病病程在5至20年間,平均病程10.35±4.97年。對照組單純利用卡托普利治療,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齡在35至79歲間,平均年齡56.28±9.32歲,糖尿病病程在5至21年間,平均病程11.13±4.17年。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若患者在治療前有服用過其他降壓藥物,則需停藥兩周后接受治療。所有患者均服用常規降糖藥物,并利用胰島素,對其血糖水平進行合理控制。使其空腹血糖在6至8mmol/L間,餐后2小時血糖在8至10mmol/L間。
對照組:單純利用卡托普利治療。取12.5毫克(每次)卡托普利給予患者口服,每天服用2次,持續治療12周。
觀察組:取12.5毫克(每次)卡托普利給予患者口服,每天服用2次,持續治療12周。并在此基礎上去4毫克(每次)坎地沙坦給予患者口服,每天服用1次,持續治療12周。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DBP(舒張壓)、SBP(收縮壓)、UAER(尿白蛋白排泄率)、GFR(腎小球率過濾)及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的數據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對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壓變化情況
如表1所示,從兩組患者的血壓變化上看,兩組患者在血壓情況上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用藥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壓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表1)
組別 DBP SBP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105.32±9.5674.97±7.62 161.25±10.64 126.38±9.75對照組 106.54±9.38 78.29±7.36 159.84±7.95 122.75±8.64P P>0.05 P<0.05 P>0.05 P<0.052.2 兩組患者的GFR與UAER指標比較
如表2所示,觀察組的GFR與UAER指標與治療前有明顯改善,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的GFR與UAER指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GFR與UAER指標對比上存在較大差異,具有統計學(P<0.05)。
兩組患者的GFR與UAER比較(表2)
組別 GFR UAER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179.64±20.23 135.97±28.54 109.66±25.46 74.35±29.76對照組 176.32±19.22 169.32±19.34 110.16±24.55 104.65±28.23P P>0.05 P<0.05 P>0.05 P<0.052.3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觀察組中有2例患者出現輕微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頭暈、干咳,不良反應率為5.7%。對照組中有5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口腔異味感、頭暈、干咳,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4.3%。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疾病的一種并發癥,因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以至于患者腎臟結構受累。發生糖尿病腎病后,便會有蛋白尿持續產生,腎臟疾病會加重。糖尿病疾病會導致患者腎臟受到嚴重損害,當機體產生高胰島素血癥、高血糖后,便會提高滲透壓,腎臟血流也會發生異常,在這種作用下,腎小球血管會產生變化,甚至出現硬化現象,導致腎小球硬化的形成。
血管緊張素Ⅱ是一種血管收縮劑,它可對血管張力進行調節,當表達水平處于較高狀態時,通過它能夠增生平滑肌細胞,致使血管變性,從而誘發腎臟的血流動力學產生變化,使腎小球過濾壓上升[3]。
卡托普利是血管緊張素Ⅱ轉換酶抑制劑,它可抑制血管緊張素系統,降低腎小球毛細血管壓力,可達到保護腎臟功能的目的,同時還可以改善腎臟功能,使蛋白漏出大大降低,對于腎臟細胞增生可起到組織作用,可降低腎小球硬化發生率。坎地沙坦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疾病的治療也具有重要意義,若將卡托普利與坎地沙坦兩種藥物聯合使用,便能夠使患者血壓情況得以改善,控制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促進患者相關指標的改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從本次研究中可了解到,觀察組患者采用卡托普利與坎地沙坦聯合使用后,患者血壓有明顯改善,且GFR與UAER指標改善也非常明顯,不良反應率低,這表明這種治療方式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鄒濤.坎地沙坦聯合卡托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3(06):42-43.
[2]崔保生.黃芪注射液聯合卡托普利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9(11):76-77.
[3]嚴健如,謝志芬.中藥聯合卡托普利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J].中醫藥導報,2010(0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