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芝
【摘要】目的 對普外科護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法,提高普外科護理的管理效率及患者滿意度。方法 選取普外科48名護理人員,將其分為人數相等的觀察組和對照組,對觀察組的普外科護理人員實行一段時間的培訓,對照組則未經過培訓,對結果進行分析研究。結果 觀察組的患者滿意率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普外科護理的不安全因素管理制度進行分析并對其進行改善,能夠有效提高普外科護理工作效率及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普外科護理;不安全因素;管理制度;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236-02
護理安全是指在實施護理的全過程中, 患者不發生法律和法規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 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 障礙、 缺陷或死亡[1]。對普外科護理中出現的管理問題進行分析研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取普外科48名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25歲,從事崗位工作均超過2年, 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在年齡、學歷等基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1.2 方法:2013年1~5月。觀察組護理人員在進行正常護理的基礎上,醫院對其專業技術能力、法律意識及個人素質修養等方面進行培訓指導,對照組按固有方法進行正常護理。從普外科兩組護理人員進行護理的患者中各隨機選取60名進行關于滿意度的問卷調查。
1.3 統計學分析:研究中所得到的相關數據采用SPSS 12.0統計學數據處理軟件進行處理分析,各項參數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和x2 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出現的不良護理行為對比與患者滿意度對比,見表1及表2.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出現的不良護理行為對比[n%]
內容 觀察組 對照組法律意識淡薄
護患爭吵
不規范操作 2(8)
2(8)
1(4) 9(37)
10(41)
9(37)表2 患者對護士工作滿意度對比[n%]
組別 非常滿意 滿意 不滿意 滿意度觀察組(60名)
對照組(60名) 54(90)
36(60) 6(10)
12(20) 0
12(20) 60(100)
48(80)通過表格對比顯示,觀察組護理人員出現不良行為的概率低于對照組,且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3.1 普外科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3.1.1 護理核心制度未嚴格遵守:在普外科進行治療的患者往往輸液量與種類較多,因此,更加需要護理人員對護理制度的嚴格遵守。普外科護理人員如果未對查對制度進行嚴格遵守,則極其容易造成用藥與輸液兩者之間無法對應,用藥出現失誤;普外科護理人員如果未進行合理嚴謹的交接班,則會造成無法對較危急患者進行及時治療,引發一系列不良影響的情況;普外科護理人員如果未進行嚴格的衛生消毒,則易引發被護理患者的傷口發生感染。
3.1.2 護理人員專業知識與業務能力有待提高:普外科部分護理人員自身專業護理經驗不足,一切只依賴于書本,無法及時有效地對疾病進行處理,極易引發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糾紛。而護理人員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往往流于表面,一旦遇見患者出現突發情況便手足無措,自亂陣腳,引起患者對其護理能力的懷疑、不信任。部分普外科護理人員業務能力偏弱,只能對常規護理進行操作,一旦情況復雜,則手忙腳亂,慌慌張張,不利于其對患者的護理效果。
3.1.3 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
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會直接影響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致使其護理出現不良行為。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如果只是把對患者的照顧護理當成一份工作,太過公式化,不僅不利于患者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情,同時也不利于自身維持一個平和的情緒。護理人員如果在護理時心情煩悶不耐,則會影響其護理效果。有時患者對自身病情無法充分理解,求問于護理人員,而護理人員未真正耐心地替患者解答問題,未及時告知患者護理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造成患者內心不滿,影響患者情緒,同時也不利于患者恢復。如果護理人員隨時微笑地對患者進行護理照顧,對患者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一一照料,有利于舒緩患者因治療而造成的煩悶情緒,維持一個愉悅快樂的心情。患者在治療中有一個愉快的心情,則會積極配合治療,幫助其身體更快地康復。了解患者的心理和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項,這是護士的責任,也是取得患者信任的前提[2]。
3.1.4 護理人員責任心不足
具有較高的責任感是做好每項工作的基礎[3]。一些普外科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缺乏責任心,未按照規定對患者進行護理,有些藥物使用失誤引發患者不良反應,不僅沒有幫助患者康復,反而使其病情加重。有些護理人員對有關護理記錄未仔細認真記錄,做事不嚴謹,引發一些問題。護理人員對護理記錄未做到及時整理檢查,致使記錄錯誤或記錄殘缺情況出現。有部分護理人員未對患者病情做到及時觀察及情況反饋,不利于對患者進行良好的治療,而有些護理人員的護理記錄太過雜亂,影響醫師對護理效果的查看。部分護理人員的種種不負責任的表現,極易引發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不信任及其護理工作的不滿,致使醫患之間產生矛盾,影響醫護人員工作及患者的康復。
3.1.5 排班制度不合理
普外科的患者往往人流量大使得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偏大。對護理人員的排班分配的不合理影響護理人員對患者的服務,往往容易出現病情觀察不完整準確、患者情況了解不足、護理出現差錯等情況,嚴重影響護理人員的護理效果,還易對患者造成不良影響,不利于患者的治療及恢復。
3.2 針對普外科護理不安全因素的解決措施
3.2.1 提高護理人員專業技術及業務能力
醫院應對普外科護理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對其專業理論知識及業務能力進行提高并制定考核制度。護理管理人員應每月對護理人員進行考核,對護理人員有差錯的地方進行指導糾正,幫助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及業務能力。
醫院可以為護理人員提供一些進修機會,幫助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對積極參與進修的護理人員實行獎勵措施,推行護理人員專業能力考核并納入薪資范疇,以此激勵護理人員自發的學習并定期舉行護理人員業務能力大賽[4]。護理人員應對基本的藥物知識及設備的必要操作方法有所了解及掌握。 醫院應積極組織一些相關的學術活動,幫助普外科護理人員從容面對患者的各類突發情況,提高護理人員的心理素質,使護理人員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3.2.2 加強醫患之間溝通交流
護理工作比之其它一般的工作更需要護理人員的耐心與對患者的人文關懷。護理工作一旦出現差錯極有可能對患者造成巨大影響,因此,護理人員更需要耐心地對待患者,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普外科護理人員不應該僅僅把患者當成自己的一個工作對象,而是應該把每一個患者當作自己的家人去悉心地照顧。護理人員應站在患者及其家人的角度,對患者的心理注重關注,并給予患者適當的安慰及開導,拉近與患者之間的距離,更好地對患者進行照顧,幫助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復。
3.2.3 科學合理調整排班制度
普外科管理人員應對護理工作情況進行全面地考慮,對人員交接制度進行嚴格規范管理。尤其是在重點時段及高峰期,應配備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幫助進行管理,以此確保護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面對人員在一個周期內輪換班頻繁,護理人員普遍疲勞的情況,應積極安排增加相應的人手,幫助更好地完成護理工作。
3.2.4 規范完善管理制度
對普外科護理工作的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和規范,能夠及時有效地發現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不足,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幫助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法,改善自身不足。想要做好護理工作,應對各項相關的制度進行落實及情況反饋,對核對及護理記錄書寫進行嚴格規范及要求,對護理人員進行規范科學化的管理,完善各項管理制度,改善自身不足。
綜上所述,對普外科護理人員進行研究調查可以看到,在普外科護理中會出現一些不安全的因素,而這些不安全因素會直接影響普外科護理人員工作效率及其在患者心中的形象。因此,為了做好普外科護理工作,應對普外科護理中出現的不安全因素進行分析研究,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法,以此幫助提高普外科護理人員工作效率,為患者帶去更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梁鼎英.普外科護理不安全因素管理制度分析[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12):141-142
[2]楊鳳英.普外科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與對策[J].當代醫學,2012(30)121-122
[3]劉玉芳.普外科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對策措施[J].中國醫藥指南,2012(22):319-320
[4]李文秀.普外科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干預措施思考[J].現代護理,2013(21):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