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水秀 全艷 趙翼 舒蕾穎
【摘要】探討護理移動系統PDA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病區隨機劃分為使用組(1-34床)和傳統組(35-60床),使用組每10-12張床位配備一個PDA,觀察兩組的護理工作量、護理差錯發生率和患者滿意度。結果:使用組的護理工作量、護理差錯發生明顯低于傳統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傳統組。結論:護理移動系統PDA是醫院信息化和數字化共享,發生革命性改變的新型護理工作模式,它具有持續推進優質護理,優化工作流程,提高護理質量,減少護理差錯,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科室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護理移動系統 PDA 信息化 數字化 優質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278-01
依托信息化平臺,不斷發展各種新技術和新方法,是醫院發展的必然趨勢[1]。護理移動信息系統是護士工作站在患者床邊的擴展和延伸,全程監測醫囑生命周期,徹底實現“在正確的時間、對正確的對象、通過正確的方法與途徑給予正確的藥物與治療”,成為真正的臨床系統。PDA應用方便、快捷、小巧、便于攜帶,系統操作性和實用性強,它改變了原有醫囑系統的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地拉近了護士與病人的距離,實現電子信息的部分共享,保證護理安全,規范護理行為,增強護理人員法制意識。我院自2014年1月在我科首先試點使用護理移動系統 PDA,它基于無線移動技術、電子病歷、PDA和腕帶等技術,取得了一定的應用效果,現將資料整理,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科為消化和血液專科內科,共60張床位,隨機分為兩組:使用組1-34床,傳統組35-60床,使用組每10-12張床位配備一個PDA,傳統組采用傳統的醫囑執行模式。
1.2工作模式護理移動系統PDA界面包括:今日工作;醫囑查詢與執行;輸液巡視;費用查詢;體征錄入;檢驗檢查;檢驗采集;護理常規;病人巡視與宣教。現以收治新病人為例介紹PDA醫囑執行工作模式,收治新病人--第一時間佩戴二維條形碼腕帶--醫生下達醫囑復核提交后,打印輸液瓶簽、抽血瓶簽,登陸PDA(填入用戶名、密碼、點擊登陸) ,核對準備輸液用物--攜用物至床旁,按住PDA黃色大按鈕,將PDA前端紅光對準病人腕帶條碼,聽到“滴”的一聲即可--點擊醫囑執行進入該病人醫囑界面,掃描輸液瓶簽(出現綠色執行成功,醫囑前有“→”符號,代表正在執行醫囑)--加下一組液體時,掃描腕帶、輸液瓶簽,上一組液體即刻消失,下一組醫囑前出現“→”(相鄰醫囑以淡黃、灰色相間)--輸液完畢時,掃描腕帶、輸液瓶簽,醫囑執行界面無醫囑后封管—出院后打印醫囑執行單。
1.3方法 觀察使用組和傳統組的護理工作量、護理差錯發生,患者滿意度情況。
2、結果 使用組在護理工作量、護理差錯發生明顯低于傳統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傳統組,見表1。
兩組護理工作量、護理差錯、患者滿意度比較表1
組別
(半年) 人數 護理工作量(分鐘/
10人/6組液體) 護理
差錯(例) 滿意度
(11項/人) 瓶簽 身份識別 節約 錯、漏用藥 錯、漏采集標本 滿意(項) %使用組 342 5↑330 0 370 98.9傳統組 25 10 30 7 8 25592.73、討論
將無線移動技術引入現代護理工作中是對傳統護理工作模式的一場變革,掌上電腦(PDA)顯示了其強大的生命力,倡導“把護士還給病人”的理念,完善了醫院管理信息系統的不足,由定量管理向定性管理轉變、由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轉變。其解決方案以醫院信息系統為支撐平臺,以掌上電腦PDA為硬件平臺,以無線局域網為網絡平臺,實現了護士工作的實時、適時、限時、延時、量化的管理,同時促進醫院信息化建設向“無紙化、無膠片化和無線網絡化”的目標邁進。移動護理信息系統對護理工作的作用包括:優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建立標識系統,減少護理差錯;解決簽字問題,規范文書書寫;加強質量控制,杜絕護理差錯;規范護理行為,增強法制觀念;提供法律證據,避免護患糾紛;加強醫護配合,提高患者滿意度;促進管理創新,樹立護理品牌。護士在床旁為患者進行治療護理時,用PDA對患者手上的腕帶掃描進行患者身份識別與確認,杜絕了傳統身份識別時的人為差錯,半年內由于字跡不清、床號姓名錯誤、醫患語言溝通錯誤、護理人員核對流程錯誤等錯、漏用藥7次和錯、漏采集標本8次。臨床移動護理信息系統的成功實施,確保了治療過程中患者、時間、診療行為的準確性,徹底解決了在源頭出錯而造成醫療糾紛的問題。而且使用PDA明顯減輕了護理人員工作量,責任護士主管10張床位,每天可以節約33分鐘,用在與患者溝通、健康教育等領域上,使患者滿意度顯著提高,使用組為98.9%,傳統組為92.7%。
盡管護理移動系統具有上述優點,但在我國醫療行業起步較晚,在發展、普及過程中還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軟件缺陷或網絡中斷造成數據連接失敗;護士未正確執行PDA致工作缺漏;患者未佩戴腕帶致信息掃描出錯;護士未重視維護與日常充電保養等。我科特此建立移動護理系統護理質量控制標準,保證移動護理系統配套設備日常使用處于良性運轉狀態,制定操作故障24 h內及時上報制等;健全層層質量監控體系,全員參與、全程控制,實現各個環節的質量控制;注意問題的積累,加強與軟件專業技術人員的溝通不斷完善功能;加強配套設備的日常維護,促進功能的實現等。
綜上上述,隨著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快速發展,PDA護理移動系統有效整合了無線、網絡、存儲、安全、軟件、集成等領域,通過摸索在應用中的問題與建議,逐步修正達到最適合本醫院的移動護理信息系統。參考文獻
[1] 周嫣 劉博 張薇 陳昭賢 季飛飛 肖松梅 劉薇群;國內外移動護理系統在臨床開發和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中國護理管理》 2012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