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平
【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的應用價值。方法:回顧分析98例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采用單盲法將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在圍術期間給予常規護理,治療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人性化護理。分析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評價。結果:治療組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評價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評價,兩組數據有顯著性差異(P < 0.05)。結論:人性化護理能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使患者更配合治療,人性化護理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手術;質量評價
【中圖分類號】R472.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281-01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我國的公立醫院是經營性事業單位,公益性甚少。由于近幾年,醫患關系十分緊張[1],醫院在百姓眼中是盈利企業,利益至上。因此患者在醫院接受治療時的焦慮不安感加劇,對醫護人員產生不信賴,從而影響治療質量。人性化護理指以人為本,注重人的精神、心理、思想、情緒、環境、社會等多方面因素的護理[2]。人性化護理可給患者安全感、舒適感、體貼感和親切感,從而降低患者在圍術期的焦慮不安、加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從而提高治療質量。另一方面,醫院也可以改善自身形象,提高服務質量,深化醫療改革。
1 資料
1.1 基本資料
選取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98例。98例均無精神病史,意識清醒。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57例;年齡分布27~67歲,平均年齡46.23 ± 5.46歲。其中骨科患者21例,婦產科23例,普外科17例,腸肛科17例,泌尿科12例,胸外科8例。將98例患者采用單盲法隨機分成治療組與對照組,兩組各49人。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上無顯著性差異,所有患者均無嚴重肝、腎等方面的疾病史,無藥物過敏記錄。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治療組在常規的護理方法上加以人性化護理。
常規護理方法:手術前對患者訪視,了解患者情況、向患者告訴手術的重要性及危險性,緩解患者的焦慮感。核對患者的姓名,手術項目,手術部位和手術工具。手術中,及時觀察患者的病情及生命體征,必要時采取搶救措施。手術后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使患者身體保暖及調整患者體位等。
人性化護理方法:手術前期,護理人員每天均對患者進行探訪。探訪前護理人員必需整理儀容儀表,交流時不僅要親切和藹,而且表現專業性。從交流中了解患者對手術的認知程度和焦慮程度。不僅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惑,而且還要和患者家屬多加交流。向患者介紹主治醫生及其過往手術成功案例。還應盡量營造安靜舒適的環境。手術前,醫護人員應認真查閱患者病歷,降低手術風險。
手術時,醫護人員整齊擺放手術用具。麻醉前,主治醫生應與患者相互問候和交談。麻醉后,平穩移動患者,調整最適宜體位,同時對患者進行慰問,慰問患者當時有何感覺、對患者進行言語鼓勵、并低聲告知患者手術正在順利進行。在不影響手術的情況下應盡量遮蓋患者身體,減少暴露,減少患者的尷尬感。對需要進行導尿的患者,保持導尿暢通,減少不適感。
手術過后,用溫鹽水清理患者身上的血跡和消毒液,移動患者者時動作輕柔,減少患者疼痛。及時告知患者及其家屬的手術情況,護理人員每天對患者進行親切的問候。出院后,對患者進行電話回訪,了解患者康復情況,若有異常,應通知及早復診。
1.3 護理評價
患者康復出院時,醫護人員會對患者進行簡單的問卷調查,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評價。該問卷由我院自制,共有10個關于護理的評分項目,每個評分項目滿分分值為10分,合計100分。1道關于醫護人員服務態度的選擇題。統計出每個分數段的人數、兩組平均分及對醫護人員服務態度滿意的人數,以此作為分析對象。
1.4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以均值 ± 標準差標示,用SPSS進行統計學分析。兩組數據之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P > 0.05 表示兩組數據有顯著性差異
2 結果
治療組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評價平均分為87.78 ± 6.21分,對照組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評價76.35± 8.29分。治療組患者評分明顯高于對照,兩組數據有顯著性差異(P < 0.05)。各分數段人數具體見表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對護理質量的評分
組別 評價分數 60~70(例) 70~80(例) 80~90(例) > 90(例) 平均分治療組 0 15 27 7 87.78 ± 6.21對照組 1 23 22 3 76.35 ± 8.29治療組患者對醫護人員服務態度滿意的共有47人,不滿意的共有2人,滿意率為95.93%。對照組患者對醫護人員服務態度滿意的共有41人,不滿意的共有6人,滿意率為83.67%。治療組患者的對醫護人員的服務態度高于對照組。
3討論
給予患者人性化護理后,患者對醫護人員的服務態度更為滿意。可側面反映人性化護理有助患者對醫護人員的改觀,一定程度上緩解醫患關系。治療組對護理質量的評價分數較高,其實也就是人性化護理的質量更優,患者更愿意接受。兩組患者的評價分數均集中在70~90分分數段,側面反映患者的客觀性。
雖然采用人性化護理,患者的對服務態度滿意率較高,但樣本數據不夠大,并不能明確人性化護理的患者與常規護理患者對服務態度評價有顯著性差異。因為手術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的影響因素還與患者本身的學歷、職業、經濟狀況及離開手術室時的疼痛記憶[3]有關,也就是人性化護理與常規護理只是影響滿意率的因素之一。
人性化護理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微笑,微笑是人性化的基礎,同時微笑也貫穿人性化護理的始終[4]。歡樂的氣氛,和諧的環境有助于抵抗疾病。人性化護理不僅應用手術室中,而且也可應用于手術室外,如人性化護理用于抵抗癌細胞及冠心病[5-6]。
參考文獻
[1] 李正關,冷明祥. 醫患關系研究進展綜述[J]. 中國醫院管理,2009,03:40-43.
[2] 黃桂琴. 淺談人性化護理服務[J]. 生物磁學,2005,04:83.
[3] 趙體玉,陳銳,胡雪飛,尹平. 手術患者對手術室護理質量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 護理學雜志,2009,22:19-21.
[4] 楊小紅,阮愛娟,桂賽銀. 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 護士進修雜志,2007,02:121-122.
[5] 辛秀玲. 人性化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和焦慮情緒的影響[J]. 中國醫藥指南,2013,29:268-269.
[6] 王寧,韓宇洲,賀敏,康馨勻,熊露寧,盧偉燕. 人性化護理對惡性腫瘤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 實用預防醫學,2013,02: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