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紅 周文成
摘 要:生本教育因其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而獲得無窮的生命力,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簡介了在探索高效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面的一些做法、初步成效及心得體會。
關鍵詞:預習;活動;復習
郭思樂教授指出,學生是教學過程的終端,是教育的主體,教育是為學生服務的,要以學生為本,以學定教。那么如何在英語課堂中運用“生本”理念,打造英語高效課堂?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明確任務,指導學生主動預習,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眾所周知,要想提高課堂效率,就必須要求學生做到課前充分預習。然而,很多時候預習并沒有落到實處。在生本理念的指導下,我非常注重學生的預習指導。我通常在課前給學生布置好預習任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明確預習目標。
比如:在閱讀課的教學中,我經常給學生分配各種任務,如找出已學過的短語、根據短文內容提問等。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我發現學生都非常積極,通過主動積極的預習,學生不僅掃清了詞句障礙,同時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在正式上課時,學生都非常踴躍地參與課堂,用自己的語言講解自己了解到的知識點,說得頭頭是道,這樣就達到了“不教而教”的效果。
二、設計貼近生活的多種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提高課堂效率
針對學生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高的現狀,在生本理念的引導下,我以激勵學生為導向,以開展活動為載體,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鼓勵學生參加不同的學習探究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參與中得到提高,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比如:在新目標2013新版八年級上冊英語課本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這個單元的授課中,需要學生掌握最高級的用法。由于教材中出現的話題是電影院,而我們地處偏遠地區,大部分學生從未見過城市中的電影院,也想象不出它的真實面貌。針對這種情況,我在授課過程中給學生提供的話題是:Whats the best book store/clothes store/supermarket in our town ...?由于話題接近學生生活,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得非常積極主動,在討論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最高級的用法。
三、給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體現語言應用的高效
生本教育提倡前置作業、小組討論與小組展示,課堂成為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臺,那會不會是課前準備好一切,課堂上就只是展示呢,那樣學生學習的過程難道在課下嗎?答案是否認的,郭教授講到課堂應該是“學生思維交流、碰撞的過程,”這種思維的碰撞就是解惑,使思維由混亂變清晰的過程,就是高效的學習過程。課前的準備是為了課堂上的學習更加積極主動,更加有效。
比如:在新目標2013新版八年級上冊英語課本中每個單元都設計了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往往是分組朗讀一下,然后解決知識點,再要求學生背誦……但是在生本理念的指導下,我嘗試了新的方式,即:課前先讓學生預習,然后小組合作,模仿編出新的對話,在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上臺展示。我發現學生很珍惜這樣的機會,盡管有時也會出現錯誤,但每遇到這樣的機會,平時不太喜歡發言的學生都會積極上臺來展示自己的成果。所以,舞臺給了學生機會,也給課堂帶來了生機。
四、指導學生主動復習,鞏固課堂教學效果
在生本理念的指導下,我開始注重對學生課后復習的指導,引導學生課后主動積極地對學過的知識及時歸納總結,讓學生明確復習目標,有的放矢。
在每個單元的教學任務結束后我都會指導學生做三件事:
(一)整理課堂筆記
課后整理課堂筆記的過程,是學生通過回顧上課的內容,再次“品味”課堂上的重點內容,不僅加深了印象,而且也有利于溫故而知新。如果學生能有效地整理記錄,那么他的復習思路自然很清楚。
(二)必須準備的改錯本
讓學生把每次練習、作業、測試中做錯的習題摘錄在改錯本上,并對出錯的原因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并在課后反復復習,每次考試前重新翻閱改錯本以加深印象,就能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這樣經過多次反復記憶,久而久之,就會養成做題時認真思考的習慣。
(三)做到詞、句、文全面歸納整理
英語復習紛繁瑣碎,許多學生會覺得無從下手。我認為抓住單詞這個“點”,就能帶動詞組、句型這根“線”,撐開文章的閱讀和理解這個“面”。單詞是學習英語的基礎。單詞的復習重點在拼寫和運用,特別是一些重點詞的用法,如詞形變換、單詞辨音、詞的構成等要更加重視。復習單詞、詞組、句型的過程是一個漸漸積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常歸納整理,不斷把所學的新知識融入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中,使之渾然一體。
以上就是我在如何運用生本理念構建有效英語課堂中的一些思考和初步教學實踐,雖然不甚成熟,但我確實感受到生本教育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以學生為本,大膽依靠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必將在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上有新的突破,有效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06.
(作者單位 甘肅省山丹縣南關學校)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