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林
摘 要:在一個群體中無論是在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學業成績,必然存在優劣、高低之分,能力和水平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問題學生的存在具有必然性、客觀性和普遍性。特別是在新課改下,問題學生的范圍更加廣泛,教師如何去看待和解決,對學生的影響很大。
關鍵詞:新課改;問題學生;愛心;信心
新課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就意味著我們教師要把眼光轉移到每一個學生身上,關注他們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因此,我們應特別重視對“問題學生”的轉化工作,不單影響他個人的成長,也會影響整個班集體的共同進步,這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一、給他們以愛心
師德的核心是愛學生,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肯定,“問題生”也一樣,他們比較自卑,更渴望被尊重、肯定。“問題生”心理及情感都相當脆弱,所以,他們更渴望關懷,更渴望朋友,更需要愛護。教師應在思想上正確啟發,疏導他們,消除心理障礙,在學習上親手指導鼓勵他們,在生活上關心照顧他們,使他們體驗到老師的關愛,感受到教師既是良師又是益友,從而樹立信心和決心。
二、給他們以信心
教師要相信每個學生,不歧視“問題生”,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要用陽光的心態對待學生,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問題生”不一定什么都有問題,他們也有優點。首先,教師要在活動上接近“問題生”,善于發現他們的特長優點,并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優勢,使他們感到自己是有用之材,從而增強上進心。其次,教師更要從學習上接近“問題生”,課堂上教師要經常提問那些學習成績較差或性格較內向或經常違反紀律的學生。當然,要找一些適合他們回答的問題,當他們每答對一道問題或取得一點進步時,教師都要及時進行鼓勵,以增強他們的上進心和信心。再次,教師要從言語上接近“問題生”,經常說一些“你能行”“你很棒”“只要經過努力,你就能……”等激勵的話,為他們加油。總之,教師要尊重每位學生,特別是“問題生”,給他們以必要的尊嚴和肯定,幫助他們樹立信心。
三、給他們以幫助
給“問題學生”的幫助,應該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師方面,也有家長方面,同時,還有同學方面的。
1.教師方面
大多數問題生都是不能專注上課,不能橫下心來認真完成作業,還總喜歡搞些惡作劇擾亂課堂。為了杜絕此類現象,教師應將教學變得有趣味一點,更適應他們一些;讓我們多提醒他們而不是責罰;讓他們慢慢重建學習的信心。
2.家長方面
在對“問題生”的指導上,教師一定要做好家長的工作。教師可利用家長會的機會或與家長單獨面談,誠心實意地對孩子的看法及解決孩子問題的想法進行交流。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啟發父母注意對孩子的接觸方法,以便合作做好孩子的培養教育工作,使孩子能在生活上、學習上及思想上得到家長的關懷與幫助。
3.學生方面
班級的正確輿論,對“問題學生”的轉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此,我先對大家進行教育,讓大家知道,他們是我們集體的一員,我們有責任幫助他們改正錯誤,并對如何幫助他們進行了一些指導。同學們對他們的進步也自然而然地多了一些關注,并給予“問題生”許多的幫助,讓他們感到集體的溫暖,不斷向班集體靠攏。
總之,“問題學生”在各個班級都是客觀存在的,只要我們教育工作者都能對他們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態度,善待他們,幫助他們找出自己“問題”的真正癥結,就能使之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真正實現他們的轉化,使他們與班里的好學生共同進步。
(作者單位 青海省化隆縣第一小學)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