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炳旭
【摘 要】本文通過對現在中職物理教學問題進行分析,論述了現如今的中職物理改革方向。
【關鍵詞】物理學 中職物理教學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世界最基本的結構、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運動規律及所使用的實驗手段和思維方法的一門自然科學。從內容上看,該門課程應該是比較生動的,但是在中職院校中卻果不其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使用教材的配置問題;另一方面也是和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行為、教學策略有關的。當然,中職學生相對于普通高中學生大都是基礎比較薄弱,自律能力差。所以這就要求中等職業院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以中等職業院校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規律為導向,利用比較科學的教學方法為手段,高質量、高效率地實施物理教學過程。
現如今中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在生產、服務、技術以及管理等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中職物理作為一門承繼專業基礎和專業課的課程,對中職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當前中職物理教學存在的幾個問題:
重視程度不高:現在部分的中職學校不夠重視物理課程的開設,同時受到時間和物理教學設備的制約。有的中職院校甚至取消了物理課程的開設,最后物理課中非常重要的實驗課程也不夠重視,沒有設置相應的實驗室設施的配置。
教材配置問題:大多數的學院仍然使用的是本科課本壓縮的教材,這樣就導致教材的理論偏深偏難,實踐教學不能與理論教學有機結合起來。
教學方法單一:現行的大多數的開設物理課程的中職院校中,部分教師還是保留了原有的、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中心,注重教師的教,而忽視了學生學的問題。其教學往往是為了完成主觀設計好的教學計劃,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失去了自主探究的能力,讓學習成為學生“包袱”,這樣久而久之就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首先中職的物理教育要符合中職物理改革的需要。國家教育部頒布《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教育教學改革是職業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實現職業教育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環節。深化課程改革,努力形成就業導向的課程體系。推動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從學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轉變,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導向,調整課程結構,合理確定各類課程的學時比例,規范教學。積極推進多種模式的課程改革,促進課程內容綜合化、模塊化,提高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水平。”
其次中職物理教學要符合學生就業。根據近來教育部調查顯示,用人單位在錄用一線崗位從業者時,對求職者的能力高度重視,在學歷和能力之間的選擇,有92.8%的用人單位傾向能力。特別是爆發的金融危機,導致就業形勢異常嚴峻,對于注重技能水平,具有扎實技能本領的中職生來說,更加容易找到一份好工作。
最后教學改革要符合提高中職生技能水平的需要。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在實驗的過程當中,學生的操作能力可以得到不斷的提升,學生的認識能力也得到很好的提高。在中職物理教學中,應該針對中職生的實際情況,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將原先的教師帶著學生去學習,轉變為學生自己去探索學習。
在中職物理教學改革中,首先要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讓教師從“單師”型教師向“多師型”教師的轉變。這就要求教師不僅僅需要具有較高的文化和專業理論水平,有較強的教學、教研及教學能力和素質,還需要有廣博的專業基礎知識,熟練的專業實踐技能,一定的組織生產經營和科技推廣能力,以及指導學生創業的能力和素質。
在向“雙師型”教師轉變的同時,也要改進我們現行物理的教學方法。比如說現行的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的基本模式包括:作為出發點的項目創意;為研究項目創意而產生的方案;確定行為步驟的計劃;實施項目結束等。這種教學方法注重實踐教學,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從而解決了學生動手能力不強的問題。現行教學中最長用的教學方法就是演示教學法。演示教學能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把要研究的物理規律清晰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能充分地引起學生進行思考,從而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現在有些教育比較發達的地區已經開展探究實驗教學。中職教師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整個實驗過程設計都是按照規定的步驟和方法進行的。在這種教學方法中,學生只是按規定做實驗,根本不能領會實驗的原理、思想和方法,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我認為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試著自己去設計實驗方案。從而提高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訓練和培養學生對物理現象的創造性思考。這樣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發展學生的個性,活躍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社會能力。
物理教學的改革是一個長期性的問題,需要學校等各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要求教師在明確中職物理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有意識地體現專業特色,重新整合與專業有關的物理知識,要發揚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依據,制定科學的講授內容,改進教師教學行為,注重物理實驗教學,建立合理的教學效果評價體系,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讓枯燥無味的物理教學走出困境。
【參考文獻】
[1]傅道春.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袁振國.教育新理念 [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3]國家教育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2008.
[4]應向東.物理課程與教學論[M]. 科學出版社, 2013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