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班主任工作是繁瑣的,有時會讓人眼花繚亂。高一上半學期,由于學生們是新入學,新環境,新老師,新同學,各方面都相對陌生,比較老實聽話,管理起來還算得心應手。下半學期,文理分班后,人數“暴增”,來源“復雜”,工作起來頗費腦力。
第一個月還好,雖是剛分班,學生老師之間都處于磨合期,但也是互相觀察的階段,彼此相安無事,除了認真學習,沒有什么可做和敢做的,第一次月考成績不錯。第二個月,風波漸起,同學之間關系其樂融融,課間打鬧蔚然成風,紀律松散,我先觀察記錄,等到各種問題和各路人才暴露、出頭得差不多時,我一次性收網,效果不錯。第二次月考考進年級前100名也有五人,還算不錯。
以前發現學生有問題立即找其談話,翻來覆去,學生疲憊,當面一套背后一套,效果甚微。如果直接處罰,學生雖然害怕,但是心中抵觸,一兩次還好,卻不是長久之計。而且,我長跟學生強調,懲罰不是目的,目的是知錯能改。
認真聽講的孩子偶爾成績好,認真自學的孩子永遠成績好。所以,這次當我發覺班級風氣變動時,心中雖然著急,但一開始也只是按兵不動,因為“班風”問題不是單純依靠一個兩個人就能建立起來的,如果過多地指責,只會讓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關系背道離馳,得不償失。
我在搜集資料,雖然孩子們在我面前表現的還好,差別不大,但是變化我還是能感覺到,從我掌握到的情報看,讓我對他們的行為哭笑不得。如互相撇粉筆頭,往凳子上倒水,往臉上劃道道之類,竟是一些連幼兒班小朋友都不屑的小把戲,并每天以此為樂,沾沾自喜。這些雖然都是小事,但是每天沉浸其中,只會導致班級軍心渙散,無心學習,成績下滑都是可以預料到的。
我一直很喜歡毛主席的這句話:“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蔽译m然也能理解孩子們的天性活潑,及在學習壓力下的一些發泄,但是我更知道,他們來到一中的目的是什么,學生小,偶有迷失,但我必須為他們把握方向,及時“撥亂反正”。
終于,在一天晚自習的時候,由于遲到人數過多,我爆發了。一開始他們在講理由,說下午由于考試,放學晚,時間緊張,不是故意要遲到。但是我說,整個年級都考試為什么我們班的同學遲到的最多,而且一開始居然還能不以為然,覺得是老師在無事生非。為什么明明相同的時間,有的同學就能夠早早回到教室開始學習,而你們卻連按時進班都做不到呢?根本原因不是時間的問題,而是你們思想上已經放松的問題,沒有把學習放在第一位,沒有把紀律當回事,也沒有顧及班級的榮譽和集體的利益,是一種極其自私的表現。接下來,我就把我所掌握的情況都說了出來,把班級的整體情況都和他們講明。其實他們比我更了解,我說班級風氣下滑,不是班長一個人的責任,是每一個人的責任,每個人都是班級的主人,有人雖然沒有參與打鬧,但是也沒有制止,不作為就等于縱容。我不希望十二班是一個需要人管人的班級體,而應該是一個自律、自強的班級,如果每個人都能對自己的言行負責,那我們就不會每天活在別人的指責和批評之中。而且做人不能當面一套背后一套,要做誠實勇敢、敢于擔當的人。
由于我從建班之初就一直在向他們灌輸一個道理,就是,十二班是一個整體,每個人的言行都代表十二班,我們要做到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個觀念在他們心中已經根深蒂固,班級一向團結,同學關系也一向友愛和平。
所以,聽到我這么說后,很多學生都羞赧地低下了頭。我看也差不多了,最后讓他們針對近期班級的問題說出自己的看法,以作文的形式上交。都收上來后,出乎我意料,沒有一個應付的情況,每個人都認認真真地在寫,最少的也有一大張。我看到了半夜1點,都看完了,很感動,每個人都從自己出發,認真檢討,沒有互相推諉、指責抱怨,言辭懇切,并對班級現狀及未來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讓我深受感動,覺得辛苦沒白費,學生們還是貼心的,還是懂得我的。
因為學生們都從根本上認識到了問題,所以,我也沒有出臺具體懲罰措施,但是上述問題得到了根本上的改善,收效很好。
也許你并不了解,打罵就是管制;壞脾氣就是管制;冷嘲熱諷的語言就是管制;沒有原則的溺愛就是管制;不懂言傳身教的心態就是管制……因為,當你作出這一切時,你就已經關閉了與孩子平等交流的大門,僅憑“想當然”來教育孩子。這,不是管制又是什么?
中國教育的現代性是開放的結果,其市場化特征似無法避免,但這不可以成為其拋卻關懷精神的理由,更不可以成為其放棄為學生自由人格奠基的基本功能的理由,否則,校園就放棄了倫理性追求。
一個父母,寬容才是硬道理。讓孩子擁有自由的空間,這時你會發現:其實孩子沒那么可惡!同樣,一個老師對待自己的學生也應如此。
教育不是靠管,也不是不管,有種教育叫做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