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福進 徐勤友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綜合實踐課作為一個新興科目被引入到中學教學課堂,歷經教育人士的研究、探索逐漸走向成熟與完善,教學實踐證明綜合實踐課提高了學生的課外活動實踐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帶動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高。然而好的教學效果需要科學的教學方法與策略的支持,本文針對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分析了初中綜合實踐課教學方法。
【關鍵詞】綜合實踐課 教學 探究
初中階段是學生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是思想意識、價值觀念逐步形成時期,也是貫徹素質教育、培養綜合能力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學生的學習不應該局限于課內理論知識的解讀,更重要的是應該深入實際,引導學生走向現實生活,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培養他們在實踐活動中的動手能力,從實踐中總結知識,再將知識應用到實踐活動中去,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與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使其成為具有綜合素質與能力的現代化人才。
一、選好主題,明確方向
1.啟示學生善于深入生活,找到恰當合適的實踐課主題。教師要多與學生及其家長溝通、交流,綜合多方意見去逐步理解和判斷有價值的生活事件,試著將這些生活事件同學生所學知識聯系起來,由此來調動學生對綜合實踐科目的學習興趣。
2.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目標選擇主題。綜合實踐課也要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所選主題要盡量適應初中學生天真爛漫、異想天開的性格特征,注重實踐主題的新穎、獨特,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和熱情,試著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提高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確保所選主題可操作性強。綜合實踐課程就是通過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所選主題要切實可行、容易操作,教師要從學生的認知與接受能力等入手選擇可操作性強的實踐活動。
二、科學引導,貫徹教學
1.走向實踐,征集信息。實踐課要以主題為核心開展,首先要征集與主題相關的材料資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試著放手讓學生去自行獲取材料,這樣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借助現代化技術,例如:走訪、問卷調查、實地考察等等,這些征集信息的過程就是學生參加實踐的過程,它伴隨著學生對現代化信息技術設備的使用,也含有學生走向社會、與人交流、溝通的過程,實現學生社交能力的有效鍛煉,為他們未來走向社會積累實踐經驗。
2.學科滲透,以實踐帶動綜合學習。綜合實踐教學的貫徹實施不能脫離理論知識,要側重各個學科間知識的滲透,旁征博引,巧妙地將多元學科知識融入實踐教學中,也就是要在學生的實踐活動中貫徹對知識的研究、探索,以此來塑造、提高學生的能力和修養。
例如:在“拒絕白色污染”這一活動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通過信息技術來查詢“白色污染”的涵義,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什么是白色污染,其具體包含的物質,白色污染物的性質與特征等等,同時為了能夠使學生在實踐中真正獲得知識,教師也可以結合化學知識,利用化學原理來為學生詳細解釋其內部原理,這樣學生就能夠通過實踐活動來掌握和了解更多的學科知識,帶動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高。
3.豐富實踐教學方法,促進學習。綜合實踐教學依然要以學生為核心,強調學生的實踐主體地位,教師要不斷豐富、發展教學形式,采用興趣教學法來探討問題、組織活動,以適應全體學生的發展為目標,盡可能地豐富活動組織方式,可以采用合作互助教學、自主探究等并適當地引入游戲、競賽以及文藝表演等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活動參與熱情,為學生創造一個和諧、良好的氛圍,使學生能夠在快樂中活動、在活動中成長,通過實踐活動學到更多做人的道理,學習、做事的方法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才能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4.做好實踐活動成功的探討記錄。任何一項實踐活動的開展都必然會形成一些實質性材料,例如:圖像、文本等等,其中所記載的信息就體現了實踐活動的開展過程,教師要注意要求學生將這些實踐活動資料保存好,為日后的討論交流做好準備,將記錄收藏好的資料每隔一段時間進行集中思考、總結,鼓勵學生之間相互探討、相互啟發、互相學習,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自然意識到自身的缺點與不足,從廣大學生的實踐成果中,學生會逐漸學會賞識與認可他人的成功之處,從而促進自身的進步。
綜合實踐教學是一門以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為核心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教學目標和方法,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積極參加實踐活動的精神,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豐富學生的學習形式,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實踐活動,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確立學生投身實踐的信心,全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戴文和.談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21).
[2]高江梁.走近學生貼近生活—— 提升初中科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1(02).
[3]尉仕康.淺議初中科學課程的科學探究教學[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