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亮
棗莊市遠達公路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 277800
摘要:隨著我國公路工程的施工量的增加,我國的公路工程施工技術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和進步,但是在施工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缺陷,嚴重的影響了公路工程的質量。文中,筆者就將結合自己的施工經驗,對公路工程的路基施工的技術要點進行淺析,并提出一些質量問題的產生原因和應對措施,希望為我國公路工程的路基施工的發展盡一份力。
關鍵詞:公路;路基施工;技術;實施
1 路基施工技術要點
1.1 施工準備階段
所謂路基施工的準備階段,就是在路基施工項目的正常展開前,為了更好的完成工程計劃和任務,所從事的前期籌備工作。通常來講,準備階段要完成以下任務:即路基放樣、取土試驗、場地清理以及排水設施的設置。下面筆者將逐一簡述:
(1)首先,路基放樣就是將路基是施工過程中所涉及到的路堤坡腳位置以及路塹頂、邊溝等地方的土樣,取回可用部分,作為填料的原材料。
(2)其次,場地清理指的是在路基施工前要采用一定的標志位將截水溝的位置和流向標出,以免路基施工中破壞地下水的排水。
(3)再次,取土試驗主要包括填土路基的壓實和分層回填壓實兩個內容。二者都是為了保證路基完工后的質量而進行的工程準備,主要目的在于增強路基土層的密實度。
(4)最后,排水設施的建設,主要指的是邊溝和截水溝的建設。其施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地下水排水工作的順利進行和防止施工中的降雨對路基質量造成的不利影響。
1.2 路塹開挖
路塹開挖是路基施工的最重要的步驟之一,因為路塹的挖掘深度和寬度,將直接影響著路基施工的位置與設計圖的相符度。一般來講,路塹的挖掘由于工程量較大所以要采用大型的挖掘機進行,真個挖掘過程中不僅要注意保持排水設施的通暢,還要嚴格的執行設計圖紙的既定路線。此外,在路塹挖掘的過程中,還注意重視開挖地段地基密實度的檢測。
1.3 路基填壓
1.3.1 路基填料。路基填料的選擇不僅要嚴格的按照國家的相關規范予以執行,還要結合公路路基的實際施工情況予以確定。一般來說,路基填料的選擇要從兩個方面予以衡量,即填料的強度和粒徑,對于材料的強度來說,也就是CBR值以小于等于八為最佳;而對于填料的粒徑來說,一般應該保持在二點一公分到三點四公分之間。如果填料自身到不到上述強度要求,應該輔以粗粒料、或石灰等比較穩定的材料對填料進行混合補充。
1.3.2 路基壓實。路基壓實是對路基材料進行的初步處理,旨在固化其穩定性,增強其荷載能力,防止車輛運行過程中的施壓導致的不均勻沉降。目前來看,路基的壓實作業一般都要靠大噸位的壓路機來完成,通過壓路機的碾壓可以有效的增強材料的密實度和強度。我國的相關路基施工規范中對于路基的壓實有著比較詳細的規定,即特級公路和一級公路的路堤壓實度不得小于百分之九十五,而基底壓實度和普通公路的壓實度不得小于百分之九十三。
路基壓實中的常見問題主要表現為對軟土層的處理,隨著我國公路工程的不斷開展,該項工藝也在逐步完善,目前來看,軟土層處理可以通過灰土擠密樁和土工合成材料加固兩種方式來實現。
對于地基土的表層軟土現象的處理可以首先在深度小于三米處的位置鋪筑上工布,以起到隔離排水的作用,從而達到土質的密實效果。
如果軟土層的厚度在三米以上、五米以下,則可以采用土工布與砂墊層聯合敷設的辦法對其進行加固處理,土工布起到的作用仍然是以排水隔離為主,再輔以透水性能較好的砂墊層可以更好的增強軟土層的硬度和剪力。
1.4 路基排水
路基的排水作業可以根據目的的不同劃分為兩類:一是為了排除地基土中的多余水分,增強地基土的穩定性而進行的排水,成為一類排水;二是為了將由于自然降水等原因生成的路表水排出立即,以減少其對路基施工造成的不利影響,稱為二類排水下面將分別進行闡述:
一類排水的實施,一般是通過提高路基的填土材料的高度來實現的,當然填料的高度上升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否則會影響排水溝槽的挖掘。實踐中,工作人員發現在溝槽中加入一些低劑量的石灰或者增設一個四十公分左右的穩定層,可以更好的實現一類排水。
二類排水設計一般包括:①通過路面橫坡、邊溝、邊溝急流槽等,將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以外;②設計中央分隔帶縱向碎石盲溝、軟式透水管及橫向排水管,將施工期進入中央分隔帶的雨水及運營期中央分隔帶的下滲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③設計泄水孔以迅速排除橋面水;④設計中采用瀝青封層、土路肩縱橫向碎石盲溝或排水管,將滲入路面面層的水引出路基之外。
2 路基常見病因分析
2.1 路基沉陷。路基沉陷出現的原因主要有:填方路基由于壓實不足而下沉;橋涵通道等構造物與路基銜接處由于所用材料不當或碾壓時比較困難而無法充分壓實,造成路基逐步下沉;軟土地基未加處置或方法不妥當造成路基沉降。目前,修建高速公路,建設周期一般較短,路基沒有足夠的自然沉降時間,但是因趕工期在未自然沉降充分的路基上修建路面,路基的沉降也會反映到路面之上;路基施工時,土壤含水量過大,填土無法達到規范要求的壓密度,從而給路基留下沉降的隱患。
2.2 縱向裂縫。路基起始填筑寬度不夠,到填至一定高度時經檢查才發現填土不夠寬,或中線偏位,進行填補鑲邊,在鑲邊時,又沒有按規定挖臺階和由下而上的分層填筑碾壓,造成工程竣工后鑲邊下沉,產生縱向裂縫;清淤不到位,在清除植被或軟基清挖時,在左邊還有1~2m寬未清到,或堆放的淤泥尚未完全運到路外,就進行填土施工致使路基邊緣下沉,產生縱向裂縫;半填半挖路段的路基,在填挖交界處未按規定挖臺階進行分層填筑壓實,也易產生縱向裂縫;路基壓實不到位,致使產生縱向裂縫,在路基施工中,應適當加寬填土,一般每邊需加寬50cm。
3 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及病害防治
3.1 路基質量控制。在公路路基結構設計中土基的回彈模量影響結構層。路基上的控制,壓實度控制保證土的最佳含水量,強度控制路基工程。
3.2 水破壞的控制。水對公路路基使用性能的影響較大,它降低路基的強度,特別是夏天高溫天氣,雨水滲入整體道床。形成高溫水,在行車荷載作用下,碎石剝落下來,兩者分離,在行車作用下形成坑澗。因此表層施工要按防水層處理,使水進人不到結構層內部,從而避免出現這樣的破壞。
3.3 裂縫的防治。公路通常采用整體道床,整體道床裂縫的種類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基層開裂所形成的反射裂縫和面層自身產生的溫縮裂縫,這是第一類屬于非荷載裂縫:另一方類是行車荷載反復作用而產生的裂縫,它是由于整體道床基層承受的拉應力超出其抗彎強度而產生的網狀不規則的裂縫,這要在設計時充分考慮。施工時控制好質量就是為了解決第一類裂縫。整體道床基層裂縫的控制。此外,在選擇收縮性小的水泥穩定類結構做基層,施工時要考慮到水泥類穩定材料產生裂縫的機理。
綜上所述,公路的路基質量對公路的使用性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要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在進行路基施工時,工程人員要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針對不同的路基項目采取不同的具體措施。本文對路基施工技術進行了簡要的概述,提出了一些常見的問題及控制施工質量的措施,供同行參考借鑒,諸多不足,還望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周軍.路堤軟士地基沉降數值分析[D]福州:福州大學,2002
[2]劉松王,方磊,劉小敏.軟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建設的主要巖土工程問題與對策[J].地基處理,1999,10(2):3-18
[3]許江南.市政道路工程軟土地基三種最終沉降推算方法的比較[J].浙江水利科技,2000,(1):7-8
[4]JTGF80/122004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