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淵
摘 要 企業工商管理類人才的培養與社會經濟的發展有緊密的聯系。隨著高等教育發展的日益大眾化、經濟化、科學化,對企業工商管理類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理論層次提高、技術含量提升,管理人才的綜合能力呈現出了多元化的趨勢。由于傳統的工商管理模式已經不適應現代市場的需求,所以本文立足于新的經濟形勢下,就如進一步提高工企業商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談了自己的一些粗淺的看法。
關鍵詞 工商管理 能力培養 社會經濟
人類的綜合素質隨著高新精技術產業的發展而不斷得到提高,企業中工商管理類人才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要求也需要加快提高,尤其是工商管理人才的團結協作能力、信息數據收集和管理能力、以及改革和創新能力,因為它直接影響著一個企業集團未來的發展前景和生命力。針對目前全球市場經濟發展的新走勢,企業如何脫穎而出,培養一批綜合能力頂尖的市場需要的工商管理類精英人才,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目前企業工商管理類人才現狀
第一,目標培養定位不精準。這樣的定位不能有效的將技術型和理論型人才準確的區分開來,實際工作在開展中不能有效的完成。隨著國家高等教育的不斷完善,精英教育必將逐步走向大眾化的普通教育,更加劇了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與市場供需之間的矛盾程度,工商管理人才目前的著眼定位完全不能夠滿足市場發展的要求。
第二,課程培養結構體系存在缺陷。首先,基于在定位時企業將工商管理人才都普遍和籠統的定位成高級型管理類人才,產生了在培養過程中目標雷同性。造成培養設置和培養課程都沒有明顯的特色,課程結構體系雷同相似度較大,沒有可以變化的靈活性,致使培養的目標與市場需求的沒有融合性,走上工作崗位的工商管理人才結構知識體系簡單,不具備市場核心競爭力。其次,實踐環節和理論環節的相互不銜接更是課程結構體系的又一漏洞和缺陷。因為企業的工商管理是一項非常注重實用性和實踐性的課程,然而目前的工商管理課程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嚴重的缺乏項目應用性,即使部分企業有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的環節,但是還是缺乏有完備性和針對性的結構體系設計和實踐操作體系,造成工商管理人員的真正動手技能不夠優秀,適應相對崗位職業發展非常遲緩。最后,理論知識在課程設置中偏于重視,隨著長期的不斷發展,工商管理人才在企業培養過程中僅僅只注重理論性知識的灌輸,自始至終都堅持以理論知識為培養方針的的課程體系,即使課程內容相對豐滿,總課時不斷膨脹,但是學員的實際操作能力并沒有獲得多少。
第三,創新能力不足,缺乏培養。一對多的傳統培養模式已經不能夠有效的實現企業工商管理人才的創新型技能培養。“填鴨式”的理論教學方法,大多都已教師為中心,忽視了學生的自我能動意識,嚴重阻礙了學生對問題的主動分析和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走上社會,不具備熟練的組織和協調能力。因此一直以來培養企業工商管理人才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舉步維艱。不牢固的結合實際運用,不發揮培養對象的創新自主意識,最終培養的管理人才都是機械式的“批量生產產品”。
二、加強企業工商管理人才的創新能力培養
第一,培養目標要精準定位。現在,我國的管理人才培養大多分成研究型和學術型。因此在進行企業工商管理人才培養上也應該具有針對性。理論型的管理人才應該重視理論基本知識的培養和學習,并運用專業理論知識培養來側重指導學生的實踐;應用型的企業管理人才則注重管理者熟練的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方法,并且具有熟練運用所掌握的知識體系去解決和發現問題的能力,于此同時還要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所以,在整個目標培養上,企業要有針對性的做一區別對待:“培養出能夠熟練掌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理論基礎知識與實用技能,并且會運用法律、生產技術和經濟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具備外語交流和信息處理技術的實用性能力,能夠在工商企業各職能部門從事專業化生產經營、綜合服務管理,具有創新能力以及創業思路和實務性研究的高級應用型和復合型管理人才。”
第二,建立完善的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方案。首先,依托人才培養計劃和標準,以市場的需求為出發點,分析現有工商管理專業課程的不同設置,滿足企業不同管理職能部門的職業要求,設置培養計劃和課程體系。同時在基礎學科的教學過程中,“適當簡化和整合專業基礎課程的授課學時,而相對加強與專業職能直接相關的、應用性強、具有操作性課程的比例和學時。”其次,完善學科交叉的培養計劃。同時優化生產經營一線的業務流程、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逐步完善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操作性、適用性較強的部分課程,實施的學科全方位立體交叉,不斷拓展工商管理人才的就業知識面。實現多種應用技能的統一結合。最后,建立完善整體的模塊培養教學體系。
第三,加大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只有人才的不斷的創新才能不斷的促進和加快企業的前進步伐,才能與時代同進步同呼吸。因此,培養企業工商管理人才的整個過程,必定要牢牢抓住其人才創新意識的培養。如何才能有效的實現管理人才創新意識的培養,這就要求企業的領軍者要有放眼世界的目光以及深入學習和借鑒的能力,完善企業的管理理念,采用電子信息化的技術方法進行滲透。其次,在課程設置上要注重創新能力的教學模塊教學,用理論指導實踐,同時在實踐中不斷的創新理論。加強完善實踐性應用型學科體系的建立,注重時間的探索、積累和驗證。在培養工商管理人才的計劃目標上,進行整體思維創新:以學科為基點,職業技能為導向,創造性的發揮培養目標的能動意識,充分發揮培養目標的創新能力。最后,以職業能力為導向加強完善培養工商管理人才。通過現有市場充分的調研和論證分析,契合企業經營生產管理職能崗位需要,有目的的培養其所急需的技能和知識型人才,并加強企業工商管理人才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社會交流溝通能力。通過上述人才培養戰略的實施,一定能夠培養出一批特色和就業能力強、創業競爭力高,并具備后續可發展能力的技術應用型和復合型工商企業管理人才。
參考文獻:
[1]唐時俊.探索工商管理專業新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J].物流工程與管理,2009(1).
[2]張紅專.一般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培養模式的分析與選擇[J].商場現代化,2008.
[3]金春花,黃方.高等學校工商管理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中國成人教育,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