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壽英
【摘要】心理社團作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在介紹我校心理社團實踐活動的基礎上分析了心理社團對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并提出加強社團建設的兩點思考。
【關鍵詞】心理社團 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社團
進年來,因學生心理問題引發的各類學校事故頻發,社會各界都十分關注學校的心理健康問題,各教育部門都在積極探索符合我國實情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途徑,如:成立心理咨詢室、設立心理輔導課程,定期開展心理講座等。但這些途徑都存在著需要進一步探索的地方,比如:成立心理咨詢室雖只可以幫助那些主動前來尋求心理援助的學生,而目前主動積極到心理咨詢室尋求老師幫助的學生并不普遍;設立心理輔導課程和開展講座,可以面向全體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開展指導,但目前各校由于教育觀念和師資等問題,往往課時受限或流于形式。我們在充分發揮好上述常規途徑的作用外,積極探索通過心理社團這一新途徑用以彌補常規途徑的局限性。
二、我校心理社團的實踐與探索
1.開通心理廣播“傾聽心泉”,定期播送心理保健知識。廣播組成員每周一次針對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精心編寫廣播稿、認真播音。廣播內容密切聯系學生,比如:開學初的話題一般如下:人際關系、適應學習和老師、目標計劃等;期中期末考試前后一般設計話題:考試、成功與成才、勇氣等;每逢重大節日,就會根據節日設計話題。
2.利用櫥窗、展板等形式普及宣傳心理知識。心理社通過定期更新櫥窗、展板等形式為全體學生提供心理衛生和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識。內容涉及很多話題如:考試如何應對、如何克服少年孤獨、利用好自己的嫉妒心理、別怕慢慢來等;為了增強櫥窗內容的趣味性、互動性,心理社開展心理圖片征集與展示活動,用圖片的形式普及心理知識,點評心理現象,此外,心理櫥窗不定期介紹一些心理測驗如氣質、人格、興趣測驗、投射測驗等,由于內容比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很多學生在櫥窗面前看了有看,久久不舍離去。
3.每月出版心理社刊《心海揚帆》,給學生提供心靈交流的平臺。心理社社刊取名為《心海揚帆》,意思為“心理成長由此揚帆起航”,社刊設置許多版塊,例如:心靈雞湯、開心一笑、心理百科、趣味測驗、心理電影以及社團活動資訊等。每一期的內容除了全面介紹心理社團活動以提高社團影響力外,都會介紹經典的勵志類心理電影或心理書籍;每一期的社刊上都會刊登一些學生們寫的觀后感。
4.排演校園心理情景劇,寓教于樂,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校園心理情景劇是把學生在生活、學習、交往中的沖突、煩惱、困惑等,以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對話等方式進行表演,讓參演學生從中體驗角色心理的細微變化,領悟其中的道理,讓觀看學生在觀看劇情的同時潛移默化的接收到一些心理知識。每一學期,心理社表演者組的學生都在這方面進行了一些積極的探索:首先是在學生間征集心靈成長故事或經歷,然后由心理社成員將這些故事編成劇本,最后組織學生進行表演。當劇本積少成多后,進行一場較大規模的匯演。
5.開設心靈劇場、心靈書吧,豐富社員的精神世界。心理社指導老師定期推薦一些經典的勵志電影給社員看,如:《美麗心靈》《哈弗女生》《肖申克的救贖》《海洋天堂》等等,并指導社員寫觀后感并組織交流,最后由專業老師進行精彩點評。此外,心理老師還給社員推薦一些經典的心理書籍,并組織社員建立自己的圖書角,定期組織一些讀書交流活動。對于學生寫出較好的讀后感和觀后感都會被推薦到社刊發表。
6.開展心理調查、心理訪談,了解校園心理動向,培養社員探究實踐能力。心理社成員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對一些學生普遍關注的心理現象進行問卷調查或心理訪談話。如中學生的消費行為調查研究、中學生的網絡行為、學生學習狀態調查研究等等,又如就我校心理教育的現狀訪談了學校主管校長,就新生如何適應學校的學習和生活,訪談了學校德育處主任;就學習方法學習經驗這一話題,訪談了各年級的優秀學生,所有這些訪談和調查結果都整理成文并在社刊上發表。
7.開展團體輔導活動,促進社員心理成長。在心理社團常規活動中,每學期都會安排幾次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活動內容如“認識自我,塑造自我”“真我風采”“我的生命線”“盲人與拐杖”“我的情緒我做主”等。通過這些活動,全體社員在分析解決問題中體驗感悟,對自己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對自己心理健康有了更積極樂觀的關注心態,同時,社團成員之間心理距離縮短,組織凝聚力更強了。
三、對心理社團作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徑的思考
1.心理社團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我校心理社開展了豐富的活動,成為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渠道。在幾年的實踐活動中,筆者深切體會到心理社團對于學校健康教育具有獨到的作用:
(1)心理社團有助于促進社員的心理成長。心理社團是由志趣相投的學生自愿組合而成的群眾性學生團體,在社團中,很多人都可找到志趣相投的知心朋友,這可以讓他們的心靈得到友情的慰藉,從而對學校、生活、人生和社會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此外,心理社的系列活動給每一個成員提供了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活動過程可以鍛煉和提高社員的活動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等鞥。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投入自己感興趣的活動,社員的自我價值感增強了,自信心增強了,這無疑能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2)心理社是學校普及心理知識的后備軍。目前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師資不足,很多學校的心理境師往往有其他學科教師兼任,所以,很多心理教師的知識儲備、時間精力很有限,心理社可不僅可以通過調查訪談協助教師了解學生心理動向、收集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使學校心理教育具有較強的針對性,還可以通過出板報櫥窗、廣播等方式成為普及和宣傳心理知識的重要力量。
(3)心理社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心理社以“助人自助”為宗旨、以促進全體學生的健康成長為最終目標、活動是心理社的生命線,而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不僅是校園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它群眾性、自主性的特點可以使它起到引領校園文化的作用。
2.加強心理社團建設的設想。從我校心理社團實踐來看,要充分發揮心理社團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促進作用,還有以下工作需要加強。
(1)社團管理方面。我校心理社團成立之初,社員滿腔熱情,意氣風發,準備大展身手。但是由于社團缺乏物質和制度方面的保障,致使許多社團活動無法正常開展,久而久之,不少成員的活動熱情隨之降低。這個教訓告訴我們心理社團不是光憑社團成員的一腔熱情就可以維持運轉的,一定要加強社團管理。
加強社團管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要注意:1)主管領導要給與足夠的重視,要在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給予大力的支持。2)要挑選積極能干、有開拓奉獻精神的教師擔任社團指導教師。3)要建立和健全社團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保障社團活動正常進行。
(2)社團活動方面。我校心理社活動形式和內容雖然比較豐富,但層次較低,許多方面還僅僅是淺嘗輒止,所以要在提高活動的層次上下工夫。
筆者認為可以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1)制定社團建設總體規劃,明確社團發展方向和目標。2)要在社團骨干的選拔和培養上花大力氣,通過各種途徑幫助他們提高領導管理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3)加強與其他學校的社團組織的溝通聯系,取長補短。
參考文獻:
[1]潘蓓蕾.高中生心理社團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索與實踐[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9(07).
[2]錢悠婷.校園心理劇在朋輩心理輔導中的實踐探究[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