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娟娟
【摘要】由于盲生視力的局限、盲校環境相對封閉,盲生學習按摩專業課有一定困難,通過病案的引入,能有效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同時能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病案主要應用于臨床課程的教學及實踐中,能更好的提高盲生專業技能和對社會的適應能力。
【關鍵詞】病案引入 盲校 傷科按摩學
盲生特點、盲校環境及課程設置導致無法將按摩專業課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使盲生在學習時感覺枯燥乏味,難以理解,或者只會背誦課本中的內容,不能靈活應用,形成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狀況。將現實生活中的病案引入課程,通過對病案分析討論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并能聯系實際,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提高技能與療效。本文以《傷科按摩學》為例,講述病案在按摩專業臨床課中的應用。病案,指按規范客觀、完整的記錄病人疾病表現、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及診療情況的檔案。病案引入是將病案直接或典型化處理后用于教學,供學生思考分析和判斷,通過獨立研究和相互間的交流討論,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應用。用于醫學臨床課程。
一、《傷科按摩學》需要病案引入原因分析
1.視力缺失造成盲生學習傷科按摩學困難
(1)生活經驗少,缺乏實踐。由于視力原因,學校和家長為了安全,不讓盲生干活或外出,導致他們生活經驗及對社會的認識不足。校內接觸病例少,外出實踐機會少,局限了盲生對傷科疾病的認識、經驗的積累。
(2)操作能力和應變能力弱。視力障礙導致盲生不愿意動,運動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應變能力差。尤其是全盲生。對疾病的按摩治療難以很好的協調操作。
(3)整體性缺乏。視力障礙造成盲生在認知廣度、速度和深度的局限,對事物的整體性難以把握。疾病是一個變化的整體,按摩手法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整體性的缺乏會導致盲生不能很好地認識疾病,使用按摩手法,從而影響治療效果。
2.課程特點需要病案引入。盲校按摩專業專業課程包括基礎課程和臨床課程。基礎課程主要講述基本理論知識,內容相對枯燥,一年的學習后,盲生已經沒有了最初接觸醫學的興奮和學習興趣,學習臨床課程的動力和積極性逐漸降低。臨床課程涉及疾病診斷和治療,要求盲生對疾病有一定認識,能將理論知識結合經驗應用于實踐,診斷、治療疾病。所以盲生的專業技術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臨床課程的學習。教師必須激發盲生的學習興趣,引導盲生認識疾病,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提高專業技能。
3.病案的作用。病案是一個完整的診療過程,所含信息量較大,接近生活,能加強盲生整體性,擴展知識面,提高學習興趣,有效彌補實踐少,與理論知識不能有效結合的缺陷,而且能使盲生充分應用知識的同時提高分析的能力、合作能力,愿意在實踐中驗證,從而提高操作技能。
二、在傷科按摩學中應用“病案”的策略
1.用典型病案或生活中的病案進行課前導入,激發學習興趣。“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生動又接近生活的病案能讓盲生瞬間充滿興趣,通過對病案的分析、思考,進一步激發求知欲,愿意摸讀課本,希望盡快找到答案。能用自己的語言解答問題,知識就掌握了。導入新課的病案要選取簡單經典、接近生活的,不能太陌生復雜,否則會因太難而讓盲生失去探索興趣。
如落枕,部分盲生得過落枕,可以先讓盲生將自己生病的經歷總結成病案講述給大家,教師進行適當引導。沈同學說早上起床后感覺脖子僵硬,不能向一側彎曲旋轉,觸摸肌肉僵硬,活動受限。老師追問病因病史,治療經過,沈同學補充完善。大家的經驗能夠初步診斷,經過引導、分析討論病案及摸讀課本,完善了對落枕原因、癥狀、檢查、治療的認識。
2.典型多問題病案復習鞏固疾病知識。對于重點知識和較復雜的疾病,課后要多鞏固,加強對知識的理解,督促學生主動練習實踐,可以將病案作為課后作業或復習課中的小組討論。現實生活中的疾病復雜多變,不完全與課本內容相符,病案引入可以加深盲生對疾病的認識,使盲生在今后的實踐中考慮更全面、診治更準確。
如,腰椎間盤突出癥較復雜,可以引入病案加強學習。王先生, 54歲,腰部及左下肢疼痛2個月。臥床休息時減輕,咳嗽、打噴嚏時加重,翻身困難。無小便帶血和疼痛,站立行走時無間歇性跛行,但明顯影響日常生活,到當地醫院用中藥、外用膏藥無效,今來就診,X線顯示腰椎骨質增生。體檢發現脊柱向右側彎,左腰椎旁壓痛伴有放射痛,直腿抬高試驗左側50度,右側70度,左小腿前外側感覺減退,左伸拇肌肌力下降。問:考慮什么診斷?還需要做什么特殊檢查?怎樣治療?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什么?病案給出了疾病癥狀、部分檢查,學生可以進行初步診斷,完善專科檢查,并提出治療方案及注意事項。此病案在全面復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模擬了治療,提高了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認識和應用。
3.稍復雜病案綜合復習,鑒別診斷。疾病之間有很多相似之處,尤其是同一部位或系統疾病,如頸椎病和落枕,腰椎間盤突出、骶髂關節損傷和梨狀肌損傷綜合癥等,在生活中有時很難區別,這就需要在講解疾病異同的時候聯系實際情況,引入病案進行鑒別診斷。
如,張女士,從事近10年的伏案工作,最近出現肌肉酸痛,抬頭困難,時常感到肩膀酸痛。近來情況嚴重,早上起來發覺抬頭困難,有時脖子只能左轉不能右轉。休息幾天后未見好轉,來醫院就診。考慮診斷是什么?還應該做哪些特殊檢查?對該病案的診斷,盲生有的認為是頸椎病,有的認為是肩周炎或落枕,病案中給的資料較少,這就需要對頸椎病、落枕和肩周炎這三個病很熟悉,對它們進行鑒別。能鑒別清楚,診斷也就出來了,又同時復習了三個病。
4.實踐中驗證,收集新病案,分享總結。病案從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去。盲生在實踐中,可以充分應用所學知識,演練課本或病案中的治療方案,驗證效果。實踐中不斷進行的診斷、治療及修正過程,也是新病案的收集和積累。
有一次實踐,周同學懷疑患者是頸椎病,但不能確定是什么型,因患者除頸部有明顯癥狀,同時伴有頭暈和手指麻木。她便做了頸椎病特殊檢查,發現臂叢神經牽拉試驗陽性,椎間孔擠壓試驗陽性,旋頸試驗陰性,從而確診為神經根型。我讓她將其整理為病案。在詢問病人病史、主要癥狀、原因、診治經過時,得知患者有高血壓,解釋了頭暈的原因。收集病案的過程使她學到了新知識,按摩治療更有針對性了,更有效了。
三、引入病案后效果反饋
1.盲生的學習興趣和對專業的熱情度有很大提升。喜歡課余討論生活中的病案并積極尋找實踐機會,驗證效果,分享經驗。
2.分析思考能力、診斷及實踐水平得到了鍛煉和提高,養成了先診斷后治療,整體分析疾病的好習慣。專業知識得到整合和加強。在病案中制定治療方案,模擬操作,在實踐中驗證的模式更有效地練習了專業技能。
3.收集病案使盲生的交際能力得到了鍛煉,良好的溝通和有效的按摩治療使盲生得到了肯定,自信心及自我價值感提升,在學習和生活中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四、不足與反思
不足:病案來源范圍窄,部分疾病沒有相應的病案或者病案比較陳舊;教學時間的限制,不能達到一病一病案。需要教師優化教學模式,更好地應用病案。
反思:教學實踐證明,病案在教學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如何讓病案引入法在教學中更好地發揮作用,仍需教師和盲生的共同努力探索。另外,病案的積累很重要,需要教師和盲生及時收集整理典型病案并記錄,為今后的教學提供資源。
參考文獻:
[1]成為品等.傷科按摩學[M].中國盲文出版社出版.2007.
[2]鄧延滿,郭曉夏.傷科按摩學(全國盲人按摩專業統編教材)[M].中國盲文出版社.2003.
[3]郭振芳.傷科按摩學[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3]錢志亮.盲童的人格特點及其教育對策[J].心理發展與教育.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