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明
【摘要】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在教學中占據了很大的地位,中學物理作為一門科學學科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它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等科學素養。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驗活動和教師的實驗教學已成為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深入,物理實驗教學已經在物理教學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新課程教材非常重視實驗,力爭引進的實驗探究的概念,得出規律,通過實驗測試的猜測,通過實驗培養興趣,體現了初中物理教學以實驗為基礎的特點。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實驗教學如何實施《標準》的要求,要結合自己物理實驗教學的實踐,進行探討。
【關鍵詞】物理 實驗教學 創新 探索精神
一、重視演示實驗,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
利用演示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將抽象復雜的物理概念淋漓盡致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演示實驗能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使學生易懂,易掌握。因此,教師應根據教材的要求和特點,對每一個實驗準備良好的演示器材。物理演示實驗的真實,生動,有趣的特點,可以為學生創造最直觀的物理情境,給學生以感性認識,能為學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規律等方面作出最直觀的鋪墊。演示實驗必須與思維相結合,傳統的教學方法更強調直觀,直觀教學為學生提供了建立概念所必要的感性認識的材料.然而確定事物或現象之間的因果聯系需要結合思維,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注重運用演示的技巧和正確的實驗操作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并確保學生綜合思維的正確性。流程演示實驗是短暫的,而且多數也只能反映事物的一個側面,至于事物的發展過程、事物實質等,則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空間想象力。課堂演示實驗主要是由教師操作表演,有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到講臺輔助老師或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己進行操作。要使實驗演示成功首要的條件就是要掌握實驗原理,這樣,學生才能準確地抓住關鍵。在實驗之前,要預想到可能出現的不利因素,提前做好充分準備,以確保成功地演示。課前必須進行試做,試做時,不僅要考慮實驗是怎么成功的,還要考慮教學的有效性。所以演示實驗要求簡易方便,包括儀器結構簡單、操作簡單和演示現象導出結論時解釋或推理簡單。
二、讓學生自己進行實驗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以前的實驗,都是教師根據教材要求準備實驗設備,學生則根據實驗桌上的實驗用品和教材步驟進行實驗操作,學生實驗基本上是一個純粹的技能培訓,停留在表面層次,缺乏足夠的思想。新課程標準明確地要求:“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擬定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明確探究的目的和已有條件,經歷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的過程;嘗試選擇科學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苯滩闹幸灿泻芏嘣O計實驗的內容,例如: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時,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步驟,并進行交流,最后確定一種最好的測量方法;又如傳統教材得到阿基米德原理的是“排水法”, 即把物體排開的水收集起來稱量,你會發現,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剛好相等。這個實驗很普遍,也很巧妙,但學生自己卻很難設計出來。為此,我們研究了阿基米德發現了這個定律的想法,設計把一小袋水浸沒水中的小實驗,從而激發學生的理論推導,得出阿基米德定律,再由排水法進行驗證。這些實驗的開展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驗能力。
三、完善實驗組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實驗教學中讓學生體驗探究過程,學習探究方法,培養探索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在學生分組實驗中我們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有一定的成效。例如:在探究“ 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首先分組討論,猜想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然后去驗證猜想。由于學生合理猜測有多個,例如:壓力,接觸面的粗糙度,接觸面積的大小,接觸面的材料,接觸面的濕度,逐個地去驗證需要的時間較長,這時候就可以小組為單位,分別去落實驗證以上的一個因素或兩個因素,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自己動手實驗,對數據的進一步分析,比較,概括,然后在一個或多個組之間進行討論,并將最終的結論歸納在一起。教師要為學生建立探究實驗的必要條件,努力挖掘蘊含于教材中可供探究的素材。由學生自行提問,設計實驗方案,親手實驗操作,小組評估和交流,親身去體驗實驗探究。教師應幫助學生打好科學探究必要的知識基礎,指明小組實驗探究的方向,讓學生積極參與評估和交流活動,對學生小組的實驗進行評價,指出成功與不足。還應注意以表揚為主,實驗探究的問題難度要適中,要符合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要從根本上轉變觀念,意識到學生的思維發展的重要性,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思維,為學生做每一個小組探究實驗當好助理和服務者。通過分組實驗,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探索精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的能力。
總之,物理學的特點決定了其實驗性和操作性,如果真正把實驗教學進行下去,引導學生認知的興趣和愿望,使他們在參與的過程中獲得情感體驗,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感受物理,在探究中進步與成長, 覺得物理知識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真正做到讓物理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讓物理知識服務于生活,這將是教育的最大的收獲,也是教師最大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