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乾峰
【摘??要】隨著中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分層教學成為改革中的一個重點。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將分層教學的方式應用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體現了對學生的因材施教。本文從分層教學的內涵、優點出發,對初中生物分組實驗中應用分層教學的方法進行了詳細探索。
【關鍵詞】分層合作教學??初中生物??分組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4-0127-01
分層教學模式實質上是按照學生的能力傾向、個性特征及學習水平等方面將學生劃分為各個層次,然后再將每個層次的學生進行重新分組,組合成不同的實驗研究小組,并通過小組間的合作形式將因材施教這一具體教學模式應用到實踐教學活動中。在初中生物分組實驗中應用分層教學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既是考慮到學生在實驗方面個體水平的差異,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體合作意識。
一?分層教學的優點
首先,分層教學注重對學生能動性和智力、情感的共同發展,并對學生的水平差異及完成目標的能力類型做了全面考慮,讓學生在不同層次的環境下進行學習。使具有較高素質的學生能夠發展得更快,素質水平較低的學生能夠開發出潛能,分層教學具有一定的情感特性。其次,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對實驗材料和實驗目標進行自主選擇,進而能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教學方法的異質性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對觀察能力培養的要求,通過組間同質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自己與其他同學間的差異,發現自己存在的不足之處,從而能夠和其他同學共同進步。在分組實驗過程中,在培養學生認知性和技能性的同時,還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分層教學的方法更加適合在新體制下的課程要求。
二?在初中生物實驗中進行分層合作的實踐過程
1.對實驗小組成員進行多層次劃分,充分體現異質和同質的特點
分組教學中,實驗小組多以異質性小組為主,以組員間進行的合作活動為主要活動內容,并以實驗小組目標作為標準組織教學目標。實驗小組一般由4~6名不同性別、個性特征及能力水平都具有明顯異質性的學生組成。在小組內,體現出合理的差異性,成員組成做到基本均衡,使每個小組在基本公平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競爭。同時要求每個教師掌握小組成員學生的基礎水平,在學生不知情的情況下將智力發育類型相當、水平相當的學生歸在一個層次上教學。同時,教師還要根據每個學生對實驗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分類,再按照其能力水平的高低將其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學生對生物的基礎知識掌握得非常扎實,且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強,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也很高,對實驗的觀察和動手能力都掌握得很好;B層學生具有的生物基礎知識一般,但對待學習認真努力,對實驗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都表現一般;C層的學生對生物學習的基礎較差,且觀察能力也不強,相應的實驗動手能力也較弱。小組間同質性的學習,可以在一定程度實現學生間的公平競爭。對教師來說,根據學生對實驗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進行分組,能幫助教師采取優中差的組合方式進行教學,從而在生物實驗中發揮出每個學生的特長和優勢,使每個小組的總體水平基本上保持平衡,保證各小組間能進行公平競爭,最終使組內每個成員都能夠得到發展,從而激發學生競爭與合作的意識。
2.實驗過程中進行分組合作
初中分組進行的實驗有很多,在這里,以高倍顯微鏡下觀察植物的有絲分裂為例子,闡明在實驗過程中進行分層教學的方法。
首先,教師要依據植物根尖細胞在有絲分裂中的有關過程,明確在三個不同層面上對實驗的教學目標。第一個層次是基礎性目標,包括對本次實驗的實驗目的、原理、方法步驟進行初步理解,并掌握有關的操作技能。例如,學會使用顯微鏡、對觀察標本臨時玻片的制作等。第二個層次是提高性目標,即對有關實驗技能的掌握。例如,如何才能在顯微鏡下更好地對根尖細胞進行觀察等。第三個層次的目標是擴展性目標。在此層學習上要注重對學生自主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并能將此實驗用到的方法和技能應用到其他實驗中去。例如,對臨時玻片進行高質量的制作,并能對顯微鏡熟練地使用,并通過此次實驗進行實驗可行性分析等。與此同時,在進行實驗時,也要對實驗材料進行難易分層處理。針對此實驗,所采取的實驗材料大多為洋蔥根尖,此種材料的選取較簡單,且在制玻片時也較為容易,其具有染色體的條數少且大,在實驗時很容易觀察。而小麥、蠶豆、大蔥等植物的根尖細胞在進行有絲分裂時觀察難度較大。選取難易程度不同的實驗材料,不但能滿足學習水平不同的學生對實驗的不同需求,還會為目標分層提供根本性的保證。
三?結束語
作為一門實驗性的學科,實驗教學是生物課中最重要的部分。在生物實驗中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在一定程度上不但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還能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和知識共享意識,從而保證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最后形成共同進步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朱美林.如何在初中生物課堂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J].理科考試研究,2013(16)
[2]陳凱.初中生物實驗課多種教學形式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3(25)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