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平
【摘要】文章以學科綜合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意義為分析對象,并根據學科綜合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介紹,最后討論了加強音樂教育在學科綜合中發展。
【關鍵詞】學科綜合;初中音樂教學;音樂教育;學科歸納;音樂藝術
教育專業中的音樂教育的浸透是一項必然的進程。音樂教育是綜合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和載體,也是教育專業所設課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因而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可以達到較好的音樂教育作用,要得到高度的重視。
一、學科歸納在初中音樂教育中的含義
(一)歸納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形成理念
歸納是現代教育的開展方式中的一種趨勢,同時也是作為學科間知識點相互交匯的一個契機,還是所謂高級文明向大眾文化的一種回流。音樂的跨學科的性質說明其實際上是由多學科融匯組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一門獨立的、感性的實用學科。審美教育是基礎音樂教育的宗旨,而“歸納”概念的提倡意味著基礎,在“歸納”的概念下的有益于人物品格積極變化與調和,在學生人格開發的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二)音樂藝術是重要學科的組成部分
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人綜合素質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就是藝術素養。往深處講,所有的藝術是靈魂的藝術,只用各自的主體是不一樣的,從而造成了不一樣的形式。從科學的觀點來看,各類的藝術是綜合的一門藝術,其各部分強烈地融合在一起。“通感”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形容這樣的現象。這種通感的現象使得無論從空間還是時間的角度,所有差別的藝術都有著融匯的可能性。
二、學科綜合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一)把音樂教學的各方面內容充分結合教學
從音樂教學各方面充實角度來講,舉例說明能更好理解。例如,音樂的文化知識可以創造學生參與的機會,在各種實際的音樂活動穿插對于活動理論的講解;通過各種音樂形式來展示學習成果,從而深化體驗,加深了解。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注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引起學生對音樂的興趣,用生動有趣的表現方式來闡釋音樂內容、藝術形式以及音樂情感等內容。在學習樂曲《百鳥朝鳳》這一課中,將欣賞、講解、演奏等多種教學形式進行有組織的結合。
(二)把音樂與其他藝術有機結合進行教學
舞蹈、美術、戲劇等在本質上,無論是與音樂藝術,還是與其他各種藝術形式相結合教學都有相輔相成的效果。早在我國遠古時期,“樂教”的含義是詩歌、音樂與舞蹈的綜合行為。古代藝術活動,歌唱的語言可以與跳舞自然融合。現在新課標中也明確要重視音樂學習與其他藝術的結合。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讓學生通過舞蹈的音樂節奏來表達線條、色彩的音樂,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的形象。在音樂課上,也可以讓學生聽到音樂后,用色彩和情緒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或者是聽著旋律,讓學生畫出旋律音符聽到的詞語,說出的旋律線方向,然后在伴奏下唱歌。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們無論是聽說能力還是讀寫能力都可以同時調整訓練,將有助于提高整體藝術質量水平。再舉一例:在欣賞或學唱民族的音樂類型時,讓學生聽音樂的同時,還加上些民族舞蹈表演的特點,在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音樂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其創新的能力。但是要注意音樂與其他藝術形式的結合不是生硬的結合,結合是建立在藝術的本質基礎之上的。
(三)音樂與非藝術課程巧妙結合進行教學
音樂藝術的廣泛表達性使得音樂課程與其他課程結合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以初中的課程為例子,音樂的文化背景與語文知識(詩歌、戲劇、段落等)有著聯系;數學的數目概念可以與音樂課程上的計數內容相關聯;體育課上在活動的時候播放的音樂可以用節奏和韻律配合身體的協調性;另外,音樂內涵的文化背景底蘊不僅可以和文科的知識聯系起來,與理科也有感性的連接。由此可以看出音樂課程的拓展性之廣泛。例如:《上學歌》一課,可以原創成形式多樣的音樂課,拓展到歌曲表演和打擊樂以及現在的上學實際。可以創作情景,讓學生表演。朗誦詩歌,朗誦兒歌,欣賞上學過程中的風景,孩子們觀察后,聯系自己實際,甚至在網上找關于上學路上相關的有許多非專業藝術形式的內容。教師的思路也得以拓展,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重要的不是枯燥的理論講解,而是學生的創造力、觀察力的提高,引起學生的生活熱情。音樂學科的其他非音樂學科的整合,從表面上看音樂和其他藝術門類是相互矛盾的教學內容,但是并不脫離實現的可能性,因為無論是藝術學科還是其他非藝術類學科,最根本的問題是人文,處理好各類學科在人文角度上的結合,可以更加開放自主地發展教學。
三、促進音樂教學在學科歸納中的開展
(一)將音樂和民族化語言合理結合
音樂的特點在于情感的強烈性與傳達性,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動聽者的情緒。引導學生通過提高認識、理解和關懷,使學生感受到通過音樂體現了多種建筑風格。引導學生通過音樂對于文字的感知、理解和關懷,可以進行以一系列的游戲、背誦課文、說故事等課堂活動感受到音美、形美、意美等特點。
(二)將音樂同信息化教學創新結合
在學習過程結束后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果是學習活動的興趣。學生們的幸福、滿足都會是學習新的知識的最大動力,也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畢加索說過“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如果能得到自由發揮的空間,學生們將通過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來描繪自己想的東西。雖然有些學生的畫面描繪的是適當的實際,但是未來的變化誰也不知道,孩子們描繪的現在看來不合理的或許會在將來習以為常。教師不要強加自己的思維方式在學生上,這樣的做法是非常不正確的,不僅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剝奪了孩子最寶貴的想象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教給學生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引導學生的審美的能力,審美的能力不是建立在高的基礎之上,而是發現美的能力,引起學生們對于世界的好奇并且善于用美的眼光去挖掘。尊重孩子想的事情和世界,讓他們自己去發現。
(三)將音樂與現代化藝術形式結合
專注于學校的藝術教育和音樂藝術學科,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的主要途徑的內容,在大部分音樂教師的眼里藝術是流動的音樂,音樂融匯在藝術之中,這兩者是緊密相連的。藝術學習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學科,它起到了較為獨特的作用:第一,與審美和道德教育課程同時進彳亍;第二,這門課程讓學生獲得身心的愉悅,是一種創造性的實踐課程。在教學中,學生在學到藝術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引導學生逐步體現世界在心中的生命之美,并且自發地進行學習。
在課堂上,老師應在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中起到引導的作用,利用多媒體技術等教學活動,開展各種學習班的指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讓他們體驗生活之美。有一句話說: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讓音樂老師以作為學生的一盞燈的方式來照亮他們的道路,引導他們前進。
(四)將音樂同理論類課程整體結合
音樂是藝術學科的重要學科,有一個文化的廣闊領域,這也增加了音樂課和其他非藝術課程之間相互融合的可能性以及學科之間密切合作的天然聯系。音樂學科與其他非藝術類學科的融合不是指音樂學科的單向流動而是各學科之間相似的部分的重新整合,在這一階段還可以拓展整個學科的發展空間,實現創新式的教育。
(五)將音樂與綜合性材料合理結合
在公開課的情況下,教師不管是出于豐富自己的課堂內容還是展現音樂的綜合魅力的角度考慮,非常喜歡使用大量的綜合性材料,但造成了占用時間學生的音樂活動時間,往往取得相反的負面效果,在大量枯燥材料的講解下,學生會對課堂漸漸失去興趣。由此可以總結出,教師在綜合材料的時候選擇遵循簡潔的標準,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考慮到為開展音樂教學的主要學科的特點。在綜合材料的時候詳細考慮地選擇,可以利用有利的材料做一個大膽的嘗試,而遇到效果不理想的材料,要舍得放棄,要始終貫穿以音樂活動為主要內容的思想。
四、結束語
音樂教育在學生的教育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教育者要努力研討學生音樂教育的規則,不斷考察和調整教育觀念和教育行動,所以教育專業中音樂才能的培養與研討,還有許多課題等候大家去進行更加深入的研討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