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璐璐 熊彩蘭
摘 要:少數民族學生由于受地域、當地經濟、民族文化的影響,英語學習呈現鮮明的特點。與漢族學生相比,少數民族大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學習方法單一,受到客觀教學條件的限制,缺乏英語聽說實踐的機會,嚴重限制了少數民族學生英語應用水平的提高。當前,國家高度重視少數民族教育問題,作為一名少數民族大學預科教育的一線教師,針對少數民族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一些滯后因素,提出一些相應的對策以提高民族學生英語學習效果。
關鍵詞:少數民族英語教學;現狀分析;有力對策
由于歷史、地域、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各項差異,我國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嚴重影響了區域教育水平的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阻礙了教育水平的提高,嚴重制約了經濟的發展。現階段,少數民族地區的英語教學,缺乏健全的教育模式,合理的教學安排,使得少數民族學生的英語水平一直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基于少數民族學生的特點,探索出一系列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的策略,顯得尤為重要。提高少數民族學生的英語水平,促進民族教育的發展,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
一、少數民族學生英語學習現狀
(一)英語學習起步晚,起點低
少數民族地區特別是偏遠地區,經濟發展速度緩慢,英語在經濟建設中所起的作用較小,英語教學也就顯得不那么重要。學校英語課程的開設較晚,相對于內地的英語教育,教師資源嚴重不足,教師團隊力量薄弱。由于少數民族地區交通不便、語言交流障礙和自然環境惡劣等因素,英語教學以當地教師為主,難以吸引資深英語教育專家前往授課,而當地英語授課常常采用少數民族語言或方言輔助授課,語言、文字以及口音嚴重阻礙了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二)學生基礎參差不齊
當前,大多數本科院校的英語教學采用了分層教學模式,即根據學生入校英語水平將學生分成A、B、C三層或A、B兩層進行“因材施教”。而在入校的考核中,大多數少數民族學生都被分在基礎較差的B層或C層,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遠遠落后于其他地區學生。民族地區學生接觸英語晚,學習條件比較艱苦,采用傳統的教學和學習方法,以及漢語應用能力的差異性,都造成學生學習基礎和能力參差不齊。這種現象在我校本科預科的教學中尤為突出,基礎好的學生很快理解并掌握老師所授知識,基礎薄弱的學生往往要花費更多精力和時間,有時還不一定完全弄懂,這樣就極大地打擊了學習的積極性。
(三)應試壓力和文化差異
在目前的英語教學中存在著一個普遍的現象,大多數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不明確,常常將注意力放在通過相關的考試上,忽視了英語學習對求職、擇業以及現代生活的實用性需要。英語聽說,由于實踐環節的缺乏,長期困擾著很多的學生。同時,少數民族學生學習英語時面臨三種文化的沖突,少數民族獨特的文化和宗教信仰會加劇這種沖突,對英語學習產生額外的困難。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一般情況下,由于宗教和民族文化的影響,其與外界的接觸機會較少,觀念比較保守,不易接受外來文化。即使是對英語感興趣的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會發現自身發音缺陷,詞匯量不足,口語能力差,逐漸使其陷入自卑中,害怕開口說英語。
二、提高少數民族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對策
(一)加大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投資,創造良好的英語教學環境
少數民族地區英語教育事業的發展,應該得到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以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扶持。第一、制定切合實際的民族地區英語教育方案,保證給予充分穩定的資金支持,優化英語教學環境,購買必需的教學設備和材料;第二、編寫適合少數民族學生接受能力,又具有社會實用性的少數民族英語教材,有效地因材施教。第三、制定積極的人才引進政策,鼓勵更多有經驗的老師到少數民族地區進行教學交流和指導,幫助當地師資水平的提高和教學方法的有效改革。
(二)加強對少數民族文化和習俗的理解
我國少數民族文化歷史悠久,底蘊豐富。筆者所在的學校就是一個少數民族大融合的高校,五十多個少數民族聚集在一起,民族文化特色鮮明。作為教學者,應積極主動地去了解所教授學生的民族文化,尊重他們的宗教信仰,為實現英語教學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了解各民族學生的文化,可以更好地掌握學生學習英語的基本情況,制定合適的教學策略,使得英語教學順利進行。
(三)加強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
少數民族地區學生普遍英語基礎差,英語學習受到本民族語言的影響,很多少數民族學生在語音、語法學習方面存在困難。
例如:發音不準確,生詞不會讀,不懂英語語法,常常按照本民族的習慣表達英語句子,等等。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教會學生基礎的音標,基本的句型結構,加強練習,鞏固學習效果,幫助學生培養基本的自學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大學學習。
(四)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激發學習動機
在課堂上,教師創造更多的發言機會,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即使出錯,也應給予肯定,或逐漸引導學生回答出正確的答案,幫助增強英語學習的自信心。教學過程中,多采用多媒體教學,通過視聽材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三、結語
英語學習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大學階段,提高少數民族學生的英語基礎,自主學習和實際應用能力,是每一個民族高校英語教師的使命。我們應該加強對少數民族學生的關心,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提出切合實際的教學策略,不斷促進少數民族英語教學。
參考文獻:
[1]張潔.西北少數民族英語教學的困難與對策[J].考試周刊,2014(7)
[2]多守明.我國少數民族英語教學模式分析[J].大學教育,2014(9)
[3]程鑫頤.西北少數民族英語教學的困難與對策[J].出國與就業,2011(22)
作者簡介:
許璐璐(1984~ ?)女,南昌工學院民族教育一分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熊彩蘭(1981~ ?)女,南昌工學院民族教育一分院,講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
速讀·下旬201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