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男
【摘 要】中職班級職業化管理是提高中職學生職業化能力的有效途徑。本文結合筆者所任班級專業特點,在確定班級職業化管理內涵、指導學生進行職業規劃、班級管理體現職業特點等方面進行粗淺的探討。
【關鍵詞】中職學校;班級管理;職業化
中職教育是各類教育工作中與經濟和社會發展聯系最直接、最緊密的一部分,它直接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職業人才。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實際上是一個職業準備階段,因此在校期間使他們形成良好的職業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班級管理作為學校管理的重要細胞,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基層組織,對其實行職業化管理,能更好地提升中職生的職業能力。筆者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一直在探索班級管理職業化的實施方法,本文以本校學前教育專業班級為實施對象,對中職學校班級職業化管理進行粗淺的探討。
1 明確班級職業化管理的內涵,做好接班前的必修課
班級職業化管理就是指在班級管理和對學生的教育中吸收職業內具適用性、有特色的職業制度和職業文化,使學生在學校不但能夠學好文化知識,提高職業技能,同時也能夠感受職業氛圍,感知職業文化,感悟職業精神,提升職業化素養,規范職業化行為,提高就業能力。為順利對班級進行職業化管理,在接手學前教育專業班級前,筆者首先對該專業的發展前景、行業需求進行深入的了解,對幼兒心理學、幼兒衛生保健等相關學科知識進學習,對該專業學生應具備的愛心、耐心、責任心等必備的職業道德進行思考準備。
2 讓學生充分了解專業特點,進行職業規劃
新生入學,對所選擇專業有很多迷惑,班主任要及時的通俗而詳細的向學生說明,讓她們對本專業有充分的認識,進而明確努力的方向中。筆者對所管理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內容的介紹: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畢業后要從事什么工作?這份工作有什么特點?要求從業者有哪些能力?本地區該專業的發展前景及行業需求如何?等等。了解專業特點后,接下來要引導學生思考如下的問題:我要掌握哪些專業知識?要具備什么樣的專業素養?要怎樣學?這些思考通過班會、座談、多媒體視頻等多種形式進行,讓學生充分認識專業、行業及崗位特點與要求,確定學習目標,端正態度,指導學習行動。此后幫助學生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學習能力等制訂定個人職業規劃,并爭得家長同意,促進學生的穩定發展。
3 班級管理各個方面體現職業化特點
在日常管理的點滴中滲透職業理念,在班級生活中養成職業習慣是進行班級職業化管理的終級目標。班主任可在如下幾方面進行:
3.1 班級建設體現職業內涵
班級建設主要體現在環境和制度兩大方面,要從精神到物質,讓班級的每一個地方都成為教育學生的平臺,讓班級的每一個角落都會說話,從而使學生受到專業文化的熏染。
在這方面筆者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針對自身的專業特色和職業目標,醞釀出“德才兼備、優雅大方;學會贊美,傳播幸福”的有專業特色的班訓。(2)布置專業文化宣傳欄,引導學生宣傳本專業的知識、知名學園的狀況、專業優秀人才的情況、本專業需要的素質等材料。活動由學生自己組織、選材、設計、布置,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親歷親為,極大的培養了對本專業的情感,鞏固了專業理想。(3)注重寢室文化的建設,總體要求體現專業特色、張揚學生個性、注重育人功能、輔之以藝術氣息。(4)依據校紀校規,以班級的實際情況與學生專業學習的需要為核心,經過師生共同討論,制訂班級公約及量化考核細則,對學生日常行為的表現進行評價與監督 。(5)設置“學生成長記錄袋”,記錄學生在校期間的成長過程,由班主任指導學生干部進行記錄。整個檔案的建立過程能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建立檔案不是要記錄錯誤痕跡,而是給大家提供體現美譽度的機會。學校則把學生成長記錄袋中的資料作為評定獎學金、助學金、推薦優秀畢業生和推優入黨等的重要依據。
3.2 日常管理規范職業行為
職業化行為規范包括職業語言與職業行為。班級的日常管理主要是指紀律的維持、衛生保潔、信息的上傳下達、同學關系的處理等工作,瑣碎繁雜,要在這些生活瑣事中不斷規范職業語言與職業行為。
做為幼兒教師,文明、清晰、標準的語言能力是基本要求。日常生活中要求“請”、“你好”、“謝謝”、“對不起”、“沒關系”五句文明語言不離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語言行為習慣。提倡學生學會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早自習時間由一名同學教大家5個容易錯誤發音的詞語,每人每天輪流進行。
在紀律、衛生等管理上,筆者首先提出了“先律已,再律人;今日照顧好自己,明日照顧好學生”的口號,要求同學們首先要做到自律。之后以自我推薦、競選演講、全班無記名投票的方法選舉班干部,以人員相對穩定的宿舍為單位建立若干小團隊,構成“班主任——班長——班委會——小團隊——個人”的層級型班級組織機構,以班干部為核心,實施自管。這些做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班級管理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她們動腦筋、想辦法,從衛生清潔到紀律維護,從間操出席到宿舍管理,將班級各項工作管理精細化落實在人,讓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3.3 典型活動培養職業能力
職業化能力包括職業資質和職業化通用能力。職業資質就是從事本職業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求,是能夠勝任本職業的基本標準,是本職業在必備知識和專業經驗方面的基本要求。雖然學校已經有相應的專業課程設置、教學計劃以及專業教師等一整套的教育模式,但在班級管理中,仍需要強化培養職業技能,尤其是職業化通用能力。學前教育專業的職業化必備技能主要有溝通技巧、語言表達能力、情緒控制技巧等。
參加實踐活動是能力發展的重要條件,筆者在班級管理中,努力創造機會提供平臺讓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主要有:(1)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鍛煉,開展社會公益活動、社會調查、假期活動等,一方面開闊視野,活躍思維,培養人際交往和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促使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態度、品質、行為的根本改變。(2)成立各種特長小組,如繪畫組、書法組、聲樂組、舞蹈組等,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挖掘學生潛能,練好專業基本功。(3)組織進行學生儀容儀表、環保衛生、課間鍛煉、愛護公物、勤學守紀、安全法制、文明寢室等多項達標評比競賽活動。 (4)將角色扮演融入每節課的課堂教學,讓所學知識能夠相合本專業特點,最大限度的轉化為自身能力,便于以后在工作崗位上運用。 ?筆者是計算機專業教師,給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講授予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每節課一個幼兒園的實際案例包含本節課的所有知識要點,知識講授后的練、講、評都請同學們以幼兒教師的身份自主組織進行。角色扮演強調學生主體、突出職業特點,體現“學以至用”。
以上是筆者結合所任班級專業特點,在班級職業化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和建議,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做為中職學校的班主任,我們對待學生不僅要有愛心,關心他們的成長,更多要思考的是要如何成材,幫助中職生順利完成“學生——準職業人——職業人”的角色轉變。
【參考文獻】
[1]陸紅波.引導學生自我教育 提高班級管理水平[J].學苑教育,2010(21).
[2]李佳.“依法治班”:班級管理的必然趨勢[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B),2009(09):17-18.
[3]周靜.創新班級自我管理模式推動中職教育職業化進程[J].新課程學習(下),2012(04).
[4]吳旭丹.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
[責任編輯:薛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