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辭 王春鴻
摘要:為突出職業教育特色,強化學生職業技能,近年來,全國、省市、校級職業技能大賽如火如荼的開展。要有效借力職業技能大賽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如何將職業技能大賽與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相融通顯得尤為關鍵。本文結合教學實踐,探討了將職業技能大賽與教學改革相融通的實現途徑。
關鍵詞:職業技能大賽;教學改革;實踐研究
職業教育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自 2007 年以來,全國、省、市各級職業技能大賽每年都如火如荼的舉行,現今“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技能大賽”的局面已經形成。職業技能大賽的舉行,既是高職院校展示教育教學成果的舞臺,又有利于助推職業院校的教學改革,加強與行業企業的合作,積極探索校企合作,工作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有效提高職業院校的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
一、職業技能大賽與教學改革相融通的實踐
職業技能大賽對參賽選手綜合能力與素質的考核,對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具有風向標的引領作用。因此,職業技能大賽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教育主管部門也對職業技能大賽寄予了新的厚望。但在具體的實踐中,由于每所高職院校對職業技能競賽所持有的目標不同,導致高職院校在將職業技能大賽與教學改革相融通的實踐方面存在不同的問題,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需要高職院校在實踐教學中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徑與方法。
1.以技能大賽為引領,創新教育教學方法
職業技能大賽項目設計要求的指導思想是適應國家產業結構調整與社會發展的需要,所有競賽項目是大賽組委會經過充分的市場調研、廣泛聽取行業企業專家對職業崗位的要求基礎之上分析論證而設置的,按職業崗位完成工作任務的實際需要策劃競賽項目,職業技能大賽在項目設置方面更加貼近市場。舉辦職業技能大賽是為了實現所培養的學生能將所學的知識轉化成實踐的能力,因此在職業技能大賽導向下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必須由“知識體系”向“工作體系”轉變,實現由“理論到實踐”轉變為“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使適應現代社會發展要求的任務驅動、行動導向的理實一體教學模式成為主體,以職業領域和典型工作任務為基礎,構建項目化課程體系,構建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
2.以技能大賽為契機,積極進行教學改革
縱觀近年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的項目,發現技能大賽的每個項目,都不是某一門課程或是某一個指導老師可以獨立完成的,大賽通常都是由行業企業根據生產服務一線的實際需要來設置職業技能競賽項目,以學生將來職業工作中的任務為載體,創設真實的或虛擬的工作情境,讓學生體悟工作的過程,以完成工作崗位的任務或相關內容確定比賽項目和規則。因此,通過吸取職業技能大賽的內容和標準對高職課程進行改革、提煉,不斷完善教學體系,將更加有利于高職院校的教學內容與企業的實際更加貼近,使課程體系更加趨向于校企合作、工作結合。
3.搭建良好競賽平臺,營造濃厚賽學氛圍
舉辦職業技能大賽在于通過競賽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與專長,選擇自己所擅長的模塊進行參賽,從而發揮自己的特長與優勢,盡顯身手。通過 IT 文化節競賽活動的組織、培訓、參賽等一系列環節,建立起了有效的 IT 人才脫穎而出的激勵機制,大賽為獲獎選手營造了榮譽感、鋪就了成才路,學生中崇尚科學、追求真理、求實創新、掌握技能成就人生的濃厚學習氛圍形成了,同時也為省賽、國賽選拔儲備了優秀選手,層層選拔,逐級競賽的模式形成了。課程教學中將專業教學過程中的階段測試采用分組競賽的形式完成,有效考查了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及專業操作技能的掌握水平和綜合應用能力,使高職人才的培養更具針對性與實用性。
與此同時,學院還積極開展與學生素質拓展的第二課堂活動。近年來,學院高度重視素質教育,大力推行素質拓展計劃,根據社會實踐、科技創新、社團活動等內容進行量化管理,將素質學分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緊密結合專業特點,科學設計每學期第二課堂的活動內容(素質訓練項目),按活動內容制定詳實的考核標準,有效服務人才培養目標。信息工程系成立了江西財經職業學院 IT 社團,IT 社團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下設網站建設小組、黨員腦維護部 2 個興趣小組。社團成員由 2 個梯隊組成,第一梯隊主要成員為大二學生,在社團的強化訓練下,參與網站項目的開發、電腦維護,在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承接的各類網站維護電腦及參與各類競賽。第二梯隊從大一新生中招募,由老成員進行培訓,拓展課堂知識。通過這種形式,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以及自主開發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不同梯隊的成員負責項目的不同技術,每周進行一次技術交流會,匯報最新進展和學習最新技術,形成一個互相學習、互相提高的過程。IT 社團以創新小組形式,形成老師帶學生,學生帶學生的一種新的職教模式,在教師帶領下,對外承接網站建設項目,讓學生盡早滲入到網站項目的開發之中。社團活動,既豐富了學生的業余生活,激發了學生學習專業的興趣,又強化了學生的專業技能,還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之,通過幾年的實踐,技能大賽與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相融通對我院的教育教學改革產生了良好的效應,有利的推動了學院的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尤其是人才培養模式和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學生的就業質量也得到大幅的提升。但職業技能大賽與教學改革相融通行之有效的途徑與方法仍需在實踐中不斷的探索與完善。
參考文獻:
[1] 席東梅. 技能大賽風生水起 分賽制度日趨完善[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3(22)
[2] 楊廣俊. 大賽五年發展輝煌路——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成果展巡禮[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3(22)
[3] 魏星梅,阮霞,王峰. 高職院校的教育戰略創新:理據、機理與路徑[J]. 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2)
[4] 彭雪鵬. 以賽帶訓是高職學生職業素養養成的重要抓手[J].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2(05)
[5] 楊金栓. 影響職業教育技能大賽的因素分析及對策[J]. 職教論壇. 2011(34)
[6] 吳文勇,王貴生,曹慶旭. 以職業技能大賽促實訓基地建設[J]. 職教論壇. 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