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韻強
摘 要:線損的管理質量與電網的安全運行息息相關。降低線損,并建立高效的管理模式,對保障電力企業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就線損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線損;供電企業;線損率;主變壓器
中圖分類號:TM71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7-0042-02
1 線損和線損率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電力損耗日漸嚴重。線損是指電力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發生的能量損耗,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供電企業的發展。電能在輸送過程中會受到各種不同設備的影響,導致部分能量損耗。線損率是指電網電能損耗的考核指標,能綜合體現出電力系統在設計、運行、生產、經營等方面的水平。電網中出現線損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電能損失、電網的布局結構、電力負荷、電網運行情況等。線損的情況會隨著供電網運行狀況的改變而改變。
2 產生線損的原因
2.1 線路損耗過大
線路損耗包括以下三方面:①有些電網的規劃設計或線路布局不合理,包括電源點偏遠、輸電距離過長和迂回輸電等現象均會導致線路損耗偏高;②變壓器類型的差異、導線類型的變化、發電機組繞線組的不同、導線截面積的大小和線路的運行狀態等都會影響線損的程度;③線路老化、器件污損等外部原因也會降低線路的工作能力,增加線路損耗。
2.2 設備損耗過大
設備損耗包括:①主變壓器沒有得到及時的改造和更新;②不合理的操作方式使變壓器無法按照經濟運行曲線運行,導致損耗過高;③主設備的老化、瓷瓶和瓷套的泄露、接頭設備的電阻變化都會導致線路損耗增加。
2.3 配網設備配置不合理
設備配置的不合理包括以下六方面:①配電變壓器安裝位置不準確;②配電變壓器容量與其負載不匹配;③電壓的等級設置不合理;④低壓三相線路不平衡;⑤低壓線路過長;⑥磁場作用力會影響變壓器的工作,電氣設備的鐵芯發熱也會對電能輸送造成嚴重的影響。
2.4 計量誤差較大
電流互感器的角誤差范圍不符合規定,精度不夠準確,二次線截面偏小,二次壓降過大。計量設備的容量較大,而用電負荷較小,長期運行會導致計量誤差不斷增大。
2.5 管理方面的疏忽
在電力系統的管理過程中,缺乏嚴格的要求和健全的管理制度,管理觀念陳舊,責任也沒有落實到人,導致漏洞不斷出現,進而造成大量的線損去向不明。
3 降低線損的技術措施
應優化網絡結構,加強供電網絡管理。要合理配置無功補償裝置、增大負荷的功率因數、減少電壓損耗,最終使線損消耗降低。同時,應使用電網監測設備隨時跟蹤監測數據,隨時溝通和調整,盡可能地提高供電的可靠性、電網結構的合理性,使供電質量合格化、標準化。具體的優化方式分以下四方面:①合理分配主變壓器的數目,合理調節變壓器分接頭的位置。在電網的運行過程中,要隨時調整主變壓器的運行方式,以此來減少變壓器的空載消耗。②引進和應用新技術、新設備和新工藝。比如,新型的節能型變壓器和合金式導線都具有非常好的節能效果。同時,應利用新技術對殘舊的電網進行改造和改良。③合理利用無功補償降低線損。無功補償的核心是其總容量和分組容量,要綜合考慮負荷曲線、配變容量和電壓水平等多種因素。④合理調整負荷曲線,使三相負荷平衡運作。如果負荷峰谷差較大,那么供電量相同時的損耗就大。當三相負荷不平衡時,變壓器就不能正常運行,線損還會大大增加。為了減少損耗,應該根據各個用戶的使用規律,合理調整三相負荷,從而提高電網負荷率,達到降低線損和安全運行的目的。
4 降低線損的管理措施
4.1 完善管理體系,加強學習和教育
隨著電網結構的逐漸完善,線損管理的重點應逐步轉移到降低管理方面出現的損失上。應建立決策層、帶頭單位和執行層三級相輔相成的網絡線損管理機構,明確職能、職責,實現責任到人。各個部門要相互合作,以保障每個地區電力功率的平衡,在管理過程中一旦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
應把供電企業的戰略目標和線損管理結合起來,以國家、企業的利益為出發點,對線損進行高效管理。應量化、細化責任指標,定期考核。供電企業要堅持執行制度和考核工作,并通過一段時期內的線損數據來分析和決定下一時段的工作如何調整和改善。堅持實行分級、分線路、分電壓和分區的四分管理考核模式,明確各級人員的降損工作任務,使線損管理系統更加條理、更有章法。
4.2 加強設備的維護和管理
應加強設備的維護和管理,同時,也要加強對電力線路的巡查、檢測和維護,加大對線路中障礙物的清理力度。
4.3 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也是降低線損的手段之一。電網管理人員的素質切實關系到整個供電企業的發展。有些管理人員在面對問題時,將問題的原因歸咎于技術和設備自身的問題,完全不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忽略了自己作為管理人員本應具備的高素質。因此,必須加強培養管理人員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克服和擺脫畏難情緒和依賴心理。
4.4 開展理論線損計算工作
比較計算出的線損理論值與測量出的實際值,可找出線損管理中的問題,進而能更快、更直接地解決問題。其中,應定期對工程中變更的線路開展理論線損計算,可根據主變壓器的運行曲線、電網潮流和網壓的情況來分析線路的電量損失組成及其原因,進而快速制訂出降低線損的措施。
5 在用電方面降低線損的措施
應建立健全節電組織和規章制度。各種各樣的用電設備在工作中都會消耗電能,本文所講的損耗既包括線路損耗又包括設備的內部損耗。供電企業在運作過程中,應時刻牢記國家的節能政策,并努力貫徹和落實。具備健全的規章制度可以規范員工的行為、減少電能的浪費、合理利用電力資源和減少電能損耗。
在用電方面,可采取的降損措施有以下四方面:①采用節能設備,并將其合理運用于公共場所和城市照明中。②提高電能計量裝置的精確度。③建立用電稽查常態運行機制,長期開展用電檢查,嚴厲打擊竊電、違約用電等不法行為。組織推動和監督檢查各地用電、節電工作的實施情況,以推動節能、降損工作的深入開展。④相關部門應開展節電知識宣傳和培訓活動,倡導節約用電,比如減少甚至消除長明燈、選擇智能節電設備和定期開展節電知識講座等。
6 結束語
綜上所述,線損率是衡量供電企業生產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目前,從我國電力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降低線損,并對線損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勢在必行。在實際生產中,要根據本地電網的情況,選擇適當的技術措施降低線損。降低電網線損率能夠提升電力運行的效率,從而節約大量的資源,也有利于保護環境。電力企業的發展應從技術手段和管理手段入手,切實解決電力網的線損問題,這不僅能提高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還具有一定的節能和環保作用。因此,我國在對供電企業進行降損的過程中,要從多方面考慮,從而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潔.供電企業線損影響因素與降損方法思考[J].電源技術應用,2013,17(07):31-32.
[2]張強.探究供電企業線損影響因素與降損措施[J].科技與企業,2013,10(22):79-80.
〔編輯:張思楠〕
Power Supply Enterprise Line Loss Factors and Loss Reduction Measures
Huang Yunqiang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line loss management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grid are closely related. Reduce line loss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efficient management, the protecti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power enterprise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n line loss factors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Key words: line loss; supply business; line loss rate; main transfor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