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云丹
摘要:隨著社會文化藝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對專業鋼琴人才的需求也不斷提高,社會鋼琴人才培養理念、方法也不斷創新。高等院校作為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渠道,也力求在理論和實踐創新的基礎上不斷提高鋼琴教學的有效性。文章總結了高校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就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以期能為高校鋼琴教學提供些許幫助。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學 鋼琴教學 問題 對策
在鋼琴教育發展空間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提高高校鋼琴課的教學效果就成為高校鋼琴教學關注的重點。部分高校在鋼琴教育觀念更新、教材內容拓展、現代教學方法運用的基礎上,不斷促使高校鋼琴教學朝著縱深方向發展。整體來看,高校鋼琴教學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當前高校鋼琴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鋼琴教學問題
教學內容不規范、課程結構不合理,是當前高校鋼琴教學中的突出問題。鋼琴是一門技術性和藝術性都很強的樂器,要想掌握鋼琴彈奏技巧,學生不但要長期堅持鋼琴知識學習,還要堅持鋼琴彈奏技巧訓練。這就需要高校鋼琴課必須注意學生知識和技巧的同步發展。但是,當前高校鋼琴教材在內容上在樂理知識和技能訓練上卻沒有保持同步,更沒有根據學生個性合理進行內容和課程進度安排。這些,都給鋼琴教學帶來了消極影響。部分學生通過樂理知識學習具備了扎實的理論基礎,但是鋼琴演奏技術卻相對薄弱,進而造成學生知行脫節,發展困難。
(二)教學目標定位失準
許多高校對鋼琴教學都存在這樣的認識誤區:鋼琴教學以技術和技巧掌握為主,學生只有通過反復彈奏、機械練習才能取得進步;在鋼琴練習中,只有通過高難度曲目練習才能有效提高學生鋼琴彈奏水平。在以上錯誤思想影響下,部分鋼琴教師在教學中盲目以鋼琴演奏水平提高和彈奏技巧培養為目標,無視學生情感和能力,一味要求學生進行高難度、重復性練習,導致學生或對鋼琴基本功學習失去興趣,或缺乏自信。這些,都會影響學生演奏水平、音樂素養的提高。
(三)師資匱乏,設備配置不齊全
高校鋼琴課程的系統性、專業性要求高校鋼琴教師必須兼具扎實的音樂知識、較高的藝術修養和職業素質。換而言之,高校鋼琴教師不但要有較高的專業素養,還要能順應時代潮流,因材施教,實施多樣化教學,積極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鋼琴專業人才。但是,高校大范圍擴招使得許多高校在發展中都遇到了師資力量不足、硬件設施短缺等問題。尤其在高校鋼琴教學上,許多高校都遇到了以下發展難題:師資力量薄弱,高質量教師缺口不斷加大;軟硬件設施落后,音樂教室、音樂器材、教學輔材(光碟、多媒體)、教學場地短缺。這些,都嚴重制約了鋼琴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高校鋼琴教學問題應對策略
(一)樹立科學的教學思想,合理設置教學大綱
思想決定行動,高校鋼琴課程目標設置失準、重點有失偏頗等問題,歸根到底,都是錯誤教學思想的產物。鑒于此,要想解決以上問題,高校鋼琴教師首先要端正思想,樹立技能訓練與藝術素質培養并重的教學理念,以鋼琴基礎課為基點,以學生鋼琴即興彈奏、編創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學生綜合素食培養為目標,合理設置鋼琴教學大綱,有序推進高校鋼琴教學。換而言之,高校鋼琴教學不僅是一門技能課程,還是學生音樂情感養成、音樂素養培育的有效途徑。這就要求高校鋼琴教師一方面要確保鋼琴演奏技能培訓的主體地位,一方面要大膽創新,結合課程特點、教材和教學問題調整鋼琴教學內容與課程結構,探索鋼琴教學新模式。
(二)更新教學內容
教材是教學之本。要想更好地進行鋼琴教學,首先要做好教材優化。就目前來說,高校在鋼琴教材優化中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合理選擇、拓展教材內容。高校教材要結合高校地域特色、學生認知能力和情感需求進行教材選擇。如廣西、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在鋼琴教材選擇上可適度加大民族風曲目的比重,以充分發揮地域資源優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其次,高校鋼琴教學內容要在重視學生彈奏技巧培養的同時,加大鋼琴基礎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換而言之,高校鋼琴教學不但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音樂技能,還要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和音樂表達能力。鑒于此,各大高校務必要做好鋼琴教材更新,力求在合理設置教學大綱的基礎上,積極拓寬選材范圍,并建立學生能力分級考試模式,以提高教學的規范化、專業化。
(三)優化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長期以來,高校鋼琴教學一直沿著專業院校教學模式發展前進,其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多是對其他學科的復制。如今,這一教學模式已難以滿足高校鋼琴專業人才培養需求。優化高校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已經成為高校音樂教學改革的重點。高校鋼琴教學模式優化要求高校鋼琴教師既能利用班級、專業等集體教學模式進行鋼琴知識和理論教學,提高鋼琴教學效率,又能利用小組教學、個別教學等形式加大學生彈奏技巧、即興彈奏能力、表演能力培養力度,提高學生的演奏技能、作品理解能力、表演能力。為了提高音樂教學質量,高校還要在經費充足的基礎上將數碼鋼琴、總控制臺、攝像多媒體組合等現代科技成果引入鋼琴教學中來,為鋼琴教學提供良好條件,也為鋼琴教學過程最優化打下良好基礎。同樣,在教學設備完善的情況下,高校鋼琴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提高教材的緊湊性、趣味性,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
(四)引進高素質的教學人才,整合校內外教學資源
針對高校鋼琴教學師資力量不足問題,高校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引進和培養制度,一方面可通過薪酬、福利、發展前景等吸引高素質人才來校執教。同時,高校還可以通過合作辦學形式聘請社會知名鋼琴家、教授來校兼職、執教,充實學校鋼琴教學師資隊伍。此外,高校在進行人才資源整合的同時,還要加大其他鋼琴教學資源的整合力度,積極整合校內外鋼琴教學資源,拓展學生學習和實踐路徑。如高校鋼琴教師可以組織、指導學生利用校園文藝活動、社區文藝活動、高校學生聯誼會等形式進行鋼琴表演實踐,以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提高鋼琴教學的有效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鋼琴教學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過程,目前我國高校鋼琴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鑒于此,高校鋼琴教師要積極探索適合本校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使教學工作更加符合學生實際。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高校鋼琴課的長遠發展,滿足社會對高素質音樂人才的迫切需求。
參考文獻:
[1]曾蓉萍,劉彩蓮.高師音樂教育專業鋼琴課程體系改革微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8,(12).
[2]陳東.中等藝術學校鋼琴教學中運用啟發式教學進行創新教育初探[J].廣播歌選,2008,(08).
[3]王麗敏.鋼琴即興伴奏在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學時代,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