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摘 要】施工企業是具備高風險性的企業,加強項目的過程管理是企業規避經營風險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項目管理;成本控制;質量管理
建筑施工企業與其他行業相比,具有周期性長、規模大、投資多、產品多樣性和流動性等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其經營風險的表現形式不同于其他行業,如何規避經營風險,企業決策要切實樹立強烈的風險意識和危機防范意識,在順境中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在逆境中要居險思變、運籌帷幄。 在當今建筑市場競爭中,通常采取低價中標方式,這對建筑企業而言,必須要有項目成本競爭優勢,才能增強項目中標能力。這就要求建筑企業必須要精細化管理,努力降低工程項目施工成本,才能具有市場競爭力。工程項目也是企業經營效益的源頭。在項目中標前,經營決策者首先要面對的是投標報價風險、合同履約風險以及其他風險的經營決策,一個項目在投標、合同簽訂之后,這就要求企業在項目管理的過程中樹立憂患意識、風險意識,不斷更新自身的項目管理觀念以規避項目虧損。施工企業如何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樹立企業的品牌意識,主要還在于加強項目的過程管理。
一、加強項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項目成本分為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兩大部分,其中直接成本為: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其他直接費和現場經費;間接成本為:上級管理費、稅金、五險一金等,這里主要對直接成本進行分析。
1.人工費控制管理:主要是改善勞動組織,減少窩工浪費;實行合理的獎懲制度;加強技術教育和培訓工作;加強勞動紀律,壓縮非生產用工和輔助用工,嚴格控制非生產人員比例。
2.材料費控制管理:主要是改進材料的采購、運輸、收發、保管等方面的工作,減少各個環節的損耗,節約采購費用;合理堆置現場材料,避免和減少二次搬運;嚴格材料進場驗收和限額領料制度;制訂并貫徹節約材料的技術措施,合理使用材料,綜合利用一切資源。
3.機械費控制管理:主要是正確選配和合理利用機械設備,搞好機械設備的保養修理,提高機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從而加快施工進度、增加產量、降低機械使用費。
4.間接費及其它直接費控制:主要是精減管理機構,合理確定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節約施工管理費等等。
5.建立和完善組織機構成本控制貫穿于工程建設的全過程,而成本控制的各項指標有著其綜合性和群眾性,所有的項目管理人員,特別是項目經理,都要按照自己的業務分工各負其責,只有把所有的參建人員組織起來,共同努力,才能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因此必須建立以項目經理為核心的項目成本控制體系。項目經理負責制是項目管理的特征之一。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就是要求項目經理對項目建設的進度、質量、成本、安全等全面負責,特別要把成本控制放在首位。否則難以完成預期的成本目標,必然影響項目的經濟效益。
6.建立成本控制責任制我們在工作中往往制定一些工作指標來衡量管理人員的責任,或者以計劃進度的完成情況來制定進度目標,從而作為獎罰的依據,但往往忽略了成本管理的責任,比如:一味的強調質量,將標號較低的水泥構件,擅自加大水泥用量,雖保證了質量指標,卻增加了生產成本;用超大型的機械組合完成較小的單位工程,就是俗話講的"大炮打蚊子",進度保證了,成本消耗也不得了,最后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總之,在項目施工管理中,各參建人員應該在原有的責任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成本管理的責任。使每一個人,特別是國有施工企業的干部職工,都要有這樣的認識,抱著對企業和集體負責的主人翁意識為降低成本精打細算,為節約開支嚴格把關。所以,建立一個嚴密的成本控制責任體系,用統一的規范和責任來約束和指導工程參建人員的工作,保證施工項目達到預期的經濟指標,在項目施工中顯得尤為重要。
二、加強項目質量管理
在生產組織和現場管理過程中,項目經理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抵御風險能力的大小。把工程項目作為企業效益的源頭,作為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首先項目經理要把質量、安全、工期責任指標分解落實到每個人,開展標準化作業,堅持動態管理、節點考核,以確保工程質量,有效規避對業主承諾的質量風險,同時嚴格按照工程技術規范和安全操作規程辦事,減少和消滅質量和安全事故的發生,使各種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項目經理是項目成本控制中心,要以投標報價為依據,制定項目成本控制目標,各部門和各班組通力合作,形成以市場投標報價為基礎的施工方案經濟優化、物資采購、經濟優化、勞動力配備經濟優化的項目成本控制體系。
三、加強材料價格的控制
采購人員首先要熟悉施工合同中對材料價格的執行標準及價格調整的條件,在熟悉了合同材料價格條件前提下,材料采購要遵循"質量好、價格低、運距短"的原則,進場材料要正確計量,認真驗收,最大限度的減少采購過程中的管理消耗。根據施工進度計劃科學組織材料的使用計劃,避免停工待料現象發生; 項目管理者要在企業建立的合格供應商名單,依法簽訂供貨合同,實行陽光采購,進行內部公開招標,貨比三家,在保證質量的同時,確保降低材料采購成本。通過市場競爭,即達到保證質量,同時價格可以透明,避免腐敗的產生,達到降低材料采購成本目的。現實價格控制,不僅對大宗材料,對于消耗材料,對發包商指定的供貨商要依法收取合理的工程配合費,明確付款方式,堅決制止發包商直接向分包方付款的現象,發包方不控制價格的,也要采取集中采購,議標原則。控制采購價,根據現場需求,分批進貨,達到控制材料價格目的。
總之,面對企業經營過程中形形色色的風險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要提升企業競爭力,打造市場良好形象,保持企業可持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企業管理者應充分認識到加強項目管理,是施工企業規避經營風險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杜少華.淺談施工企業加強經營工作的重要性[J].安裝,2006(03)
[2]王秋雅.施工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風險控制與防范[J].社科縱橫,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