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霞
摘要:鋼琴演奏是高校音樂教育專業一門重要的課程,在提高學生鋼琴演奏技能及綜合素養上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怎樣提高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學生鋼琴學習能力,受到越來越多教育專家的高度重視。本文分析高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學生鋼琴學習能力養成與對策,以期為提高校高鋼琴教學效率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育 鋼琴 學習能力 對策
學習能力指人們在正式學習或非正式學習環境下,自我求知、做事、發展的能力,是人們學習、工作等不可缺少的一項能力。高校鋼琴教學活動中不僅要教會學生掌握基本的鋼琴彈奏技能,還應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更好的滿足社會發展要求。
一、高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鋼琴課堂教學形式單一
近年來,在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擴招影響下,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數量不斷增加。在鋼琴教學實踐中,一位教師往往負責幾十個學生課程教學任務,多采用集體授課這一單一的方式進行教學,一方面無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教師多采用“教師教,學生學”的單向教學模式,課堂形式比較單一,無法使學生的想法充分表達出來,久而久之就會感覺鋼琴學習枯燥無味。另一方面,教師只是努力的講解,不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思考學習時間,影響學生個性的發揮,給學生學習能力的養成及提高造成阻礙。
(二)理論知識與演奏實踐脫節
鋼琴課程包括鋼琴學科的基礎知識、鋼琴演奏技巧等諸多理論知識。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將重點放在學生鋼琴演奏技能的掌握與提升上,忽略了鋼琴基礎知識的教學,導致理論知識和演奏實踐的脫節。很多學生只知道彈奏,但并不知道為什么這樣彈奏,不利于學生構建完整的鋼琴知識體系。部分學生無法將鋼琴史、和聲、曲式等理論知識靈活的應用到彈奏實踐中,導致鋼琴的彈奏因缺少扎實的理論知識支撐而變得隨意與盲目,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更是無從談起。
(三)學生缺乏對學習能力的正確認識
受多種因素影響,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缺乏對學習能力的正確認識,部分學生將掌握教師講解的知識、通過考核作為學習目標,因此己并不愿意自進行更深入的學習。部分學生雖有自學的意愿,但苦于沒有有效的學習方法最終半途而廢,無法養成良好的學習能力。另外,部分學生認為鋼琴演奏技能訓練就是鋼琴學習能力,甚至將某個階段的鋼琴技能學習、訓練,當做鋼琴學習的全部任務,這種對鋼琴學習能力的錯誤認識,直接影響其養成正確的鋼琴學習能力。
二、鋼琴學習能力養成有效對策
調查發現,上述問題在很多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中都有所體現,不僅不利于鋼琴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而且不利于學生鋼琴學習能力的養成。為此,音樂教師應結合本專業鋼琴教學存在的問題,不斷總結教學經驗以及請教經驗豐富的教師,尋找適合自己的有助于學生養成鋼琴學習能力的針對性措施。
(一)樹立正確的鋼琴教學目標
高等音樂教育專業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教學目標,鋼琴教學理所也應當然以其為目標,培養出一部分既掌握扎實鋼琴演奏能力,又對鋼琴藝術規律熟悉的應用型人才,在提高學生鋼琴學習能力的同時,做到學以致用,以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要求。首先,音樂教師正確引導學生認識鋼琴教學目標的重要性,并結合鋼琴教學實際,將教學目標融入到鋼琴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無論講解鋼琴理論知識,還是在鋼琴彈奏實踐中,確保鋼琴教學目標的認真落實;其次,靈活運用啟發法、聯想法等教學方法及多種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工作。針對鋼琴教學中的難點、重點知識,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養成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最后,注重強調教師自身引導地位。音樂教師應結合教學目標,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督,引導學生多思考、多探索,而不是一味的依賴教師傳授鋼琴知識,使學生在自主學習提升自己的鋼琴彈奏水平。
(二)制定合理的鋼琴教學計劃
為確保高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目標的實現,使學生養成較強的學習能力,音樂教師還應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有步驟、有層次開展鋼琴教學工作。首先,注重鋼琴教學內容的豐富。鋼琴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適當拓寬教學范圍,不斷豐富教學內容,例如,在課堂上穿插講解鋼琴即興伴奏、和聲學、鋼琴藝術史等相關知識,在拓寬學生視野的同時,激發學生鋼琴學習興趣;其次,合理運用教材,避免理論與實踐的脫節。教學實踐中,音樂教師應重視教材的利用,引導學生讀懂、吃透教材內容,弄清鋼琴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不但知其然,還應知其所以然。一方面鞏固學生鋼琴理論知識,另一方面為養成鋼琴學習能力奠定理論基礎。同時,還應鼓勵學生講學到的理論知識引用到鋼琴實踐課堂中,做到學以致用;最后,注重階段性目標的制定。鋼琴教學實踐中,音樂教師應根據整體教學目標,加強階段性目標的制定。將大的目標逐步分解,按部就班的實施,尤其應避免學生貪多嚼不爛現象發生。
(三)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
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在鋼琴知識學習過程中比較渴望得到教師的肯定,為此,音樂教師應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首先,構建的學習評價體系,應以考察學生綜合運用鋼琴的實際能力為目標,爭取涵蓋教學實踐、即興演奏、鋼琴演奏等多方面內容;其次,注重評價體系的客觀性。音樂教師學習評價過程中,既要考慮學生鋼琴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還應將學生課堂上的表現情況、精神情況納入考核內容,對學生的整體情況進行客觀的評價;最后,注重學生間的互評。在評價過程中,還應增加學生互評的環節。通過學生間的互評,一方面可加深學生彼此間的了解,使學生充分認識自己學習中的不足。另一方面,確保評價的科學性。總之,通過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不僅有助于音樂教師了解鋼琴教學情況,而且通過評價學生認識到鋼琴學習的不足后,進行針對性學習,久而久之促進學生鋼琴學習能力的養成。
三、結語
受多種因素影響,高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活動存在著課堂教學形式單一、理論知識與演奏實踐脫節、以及學生未正確認識學習能力等諸多方面的問題,要求音樂教師樹立正確的鋼琴教學目標,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以有效解決鋼琴教學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對學習能力的正確認識,使其掌握扎實的鋼琴學習能力,為其今后的學習、工作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邱敏.四川高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抽樣調查與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3年.
[2]寧坤.河北省高等師范院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調查與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3]侯克娜.高師音樂專業學生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