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業余鋼琴教育逐步普及,就一直持續升溫的“鋼琴熱”現象來看,社會上急需大量合格稱職的鋼琴教師,這對高師培養學生的鋼琴教學能力提出了具體要求。目前鋼琴教學的基本現狀是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在經過多年的鋼琴基礎訓練和學習后,雖然具有一定的鋼琴彈奏能力,對于鋼琴演奏與鋼琴教學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理性與感性認識,但由于目前的鋼琴教學往往以訓練個人的演奏能力為主,沒有把學生的從教能力放在首位,導致學生在踏上工作崗位面臨實際的鋼琴教學時無章可循、無從起步,缺乏指導鋼琴學習的能力。
在高師音樂專業的課堂教學中開設“鋼琴教學法”課程,讓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進行授課,通過系統化的教學,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加完整地認識鋼琴學科,充分了解鋼琴教學的任務、內容、過程、原則和方法,具備與鋼琴教學有關的基本知識和能力,熟悉鋼琴教學規律和教學方法,能夠更加自覺地、創造性地從理論的高度去指導自身的鋼琴學習;同時,掌握更多的實用知識以指導以后的教學實踐,提高教學水平。開設鋼琴教學法課程,完全符合當前高師音樂教育培養“一專多能”復合型音樂教育人才的要求,對提高音樂教師素質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就目前大多開設鋼琴教學法課程的高校來看,存在如下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設置學時過短課程
許多學院就這門課程一般開設為一學期,鋼琴教學法不僅僅是一門課的教學,作為一名合格的鋼琴教師,需要強大的綜合素質儲備,除了扎實的鋼琴演奏技能、教學方法能力的培養外,還需要樂理、和聲、曲式、音樂史、復調、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的綜合掌握,這樣才能在教學中融會貫通,所以從教學內容上看,一學期的時間遠遠不夠學生完全的掌握這些綜合能力。
二、實踐課程不夠
鋼琴教學法這門課程,相對于其他課程來說,更注重于實踐的訓練和培養,如果僅僅是理論的教學,那最終無法轉換為學生自己的教學能力,也不會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但由于只開設一學期,基本理論課時都已經壓縮到很短的時間中完成,實踐課更無法深入的開展,課程結束時,許多同學可能只有少數的幾次鍛煉機會。
三、實踐課程形式需創新突破
現階段,實踐課內容和形式雖然充分考慮對現實教學的模擬,但受教學條件的限制,仍比較拘泥于傳統的課堂教學。通常采用的形式是班級內部分小組討論課題,班級內試講,班級外(大一新生鋼琴大課)試講。特別是班級外的大課試講,對學生來說是個極大的挑戰,也是目前最有教學效果的一環。不過就真正的鋼琴教學而言,這些實踐還不能做到完全現實的真實模擬,如能增設鋼琴教學法實訓室,為同學們創造一個完全真實的教學環境,讓同學們在步入社會前,找到工作的角色狀態。
四、教材問題
鋼琴教學法的專業教材現出版的有幾個版本,如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鋼琴教學法》應詩真著、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鋼琴教學法》司徒壁春、陳朗秋編著、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鋼琴教學論》樊禾心著等,這幾個版本各有千秋、各有長短,側重點也不一樣,有些內容并不夠詳實,還需補充,這個仍需要在教學備課中綜合幾種版本的優勢,逐步完善。
基于以上存在的問題,關于高師鋼琴教學法課程的教學實踐筆者有幾點新的思考。
一、明確學習目的。雖然學好鋼琴教學法能加深學生對鋼琴演奏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學生自身的演奏能力,但這并不是這門課程的最終目的。開設這門課的意義是要培養合格優秀的鋼琴教師,是針對學生教學能力的培養,使其能對相關的教學環節、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能熟練運用,提高自己將來進入社會后的從業能力。
二、綜合學習內容。傳統的鋼琴教學一般為一對一的形式,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都是由一位教師來進行演奏的教學,相對來說,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更為突出,由于每個教師個性、風格各有不同,對于學習教學法而言,僅僅靠專業教師自身的方式方法來指導,遠遠不夠滿足學生教學能力的綜合儲備。所以,鋼琴教學法的教學內容要從科學的、全方位的綜合分析,一步一步剖析鋼琴教學的個個環節,且單單一本教材無法完美的詮釋復雜的教學,教師要大量的備課搜集資料,綜合各家所言之長,為學生提供指導。
三、增加學習的時間跨度,從一學期擴展為三學期,在這三個學期里一步步完成學生鋼琴教學能力的培養。第一、二學期為理論基礎知識的學習階段,包括鋼琴的發展、鋼琴的基本演奏方法、和聲曲式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鋼琴踏板的教學、鋼琴演奏風格的演變、初級階段的鋼琴教學等等,以理論知識的儲備為主,并就這些課題,學習有針對性的相關教學方法。第三學期以實踐為主,學習如何把前一年學習到的知識和方法,運用到真實的教學課堂上,適應教師的角色。
四、觀摩教學。一方面多借鑒國內外優秀講座或演奏的視頻資料,讓學生大量觀摩,大師的教學、演奏等等,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鑒賞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分組觀摩教師的真實課堂,多看、多聽、多想,必然會加深自己對教學的理解和認識。
五、大量增加實踐環節,在理論基礎知識的學習中,教師就要注意學生課堂上實踐能力的培養,可就某個章節或專題安排學生有準備的試講,為第三學期的教學實踐打好基礎。第三學期的教學實踐是鋼琴教學法這門課程的重要環節,這學期參照教學實習的模式,采用導師負責制,即每位同學由專門的鋼琴教師負責,分到負責導師的課堂上旁聽、試講,導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予以指導和點評。
六、改革考核方式。既然是以提高教學能力為目的的這樣一門課程,就應該摒棄傳統的閉卷考核方式,應以展示教學能力為主要形式、檢驗教學效果為衡量標準,所以考核方式可以以課堂試講為主、編寫教案為輔的實戰式考試,講課主要是考核學生對教學環節是否熟練、是否有良好的表達能力和演奏示范能力等等;教案編寫主要是考核學生對作品的分析理解和對教學重難點的把握。
以上是筆者這幾年教授鋼琴教學法這門課程的一些心得體會,作為老師要有使命感和責任感,學生畢業后就將走向社會,肩負起培養下一代的重任。鋼琴教學是嚴肅的科學,也是一場美好的體驗,只有當我們教學得法時,新生的一代才能獲得更豐滿的人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