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應利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各行各業的建設對于人才的需求不斷的擴大,另一方面,由于國家的教育體制改革和新課改要求的提出,對于人才的素質要求和實踐能力提高,使得人才競爭變得十分激烈。新的形勢,給我國應用型創新人才提供了有利的發展環境。焊接專業是我國近年來異軍突起的一項學科,目前國家對于該領域的人才缺口較大,需求較多,而如何培養焊接專業的應用型人才成為教學的重點,本文就焊接專業教學的一些內容進行了簡單闡述,并對如何做好教學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新課改 焊接專業 應用型人才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7(b)-0171-01
當前高等院校不僅是我國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國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原始創新的主力軍。因此,要實現創新型國家體系的建立,不僅需要一大批應用基礎型高校的創建和發展,也同樣需要一大批有特色的應用型高校的存在。特別是應用型高等院校的建設,將有利于高校科研成果的快速轉化,同時也會在高校與企業之間起到重要的知識-經濟轉化的橋梁及紐帶作用。而應用型高校的建設,主要是基于高校特色專業和強調實踐的教學模式,為企業培養、輸送既具有一定基礎專業理論水平,又具有一定實踐操作技能的復合型科技人才,為創新型國家的發展提供動力。焊接專業是我國教育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做好該專業的實用性人才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必然需求。
1 焊接專業的教學特點
首先,就教學的目標來講,焊接專業的最高目的是為了能夠培養出滿足國家建設需要的具有豐富理論知識和扎實的專業技術的人才,是學生能夠勝任焊接工藝的各項操作,特別是自動化技術的掌握;其次對于焊接專業的學生來所,需要具備以下的能力和知識,除了一般專業需要掌握的各項基礎知識和社會能力外,焊接專業學生要掌握,機械工程、電力電子、力學以及焊接方面的知識,同時還要具備計算、制圖、測量等專業技能,當然,更為重要的是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就目前我國的情況來看,在各大高校,職業院校中,焊接專業是機械學科中的重要組成,在課程的設置上,主要有焊接冶金、焊接控制、結構工程、連接技術等,一般是有理論教學作為入門,然后結合實踐,在高年級時安排實習,產于實際的項目操作。由于焊接專業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所以在教學上,一方面要對可領域的學科進行交叉性的知識傳授;另一方面要注重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2 如何做好焊接專業的教學,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
2.1 轉變教學觀念,注重創新與改革
正確的焊接專業的教學觀念是做好教學改革,培養應用創新人才工作的根本,是一切實踐的指導和前提,科學合理的觀念能夠幫助學生的教育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學校要在保障理論知識的教育基礎上,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技能運用能力作為改革的立足點,提高對于實際項目參與的重視程度,對于模擬教學的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強支持力度和資金投入;其次,教師要將學生作為教學改革的主體,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課程安排。
2.2 對于基礎課程到一步完善
對于焊接專業的教學來說,基礎課程始終是根本,教學創新和教育改革不能脫離基礎課程的內容,反而要圍繞基礎課程展開,對其進一步的完善,這一種完善的具體要求便是要不斷的增加焊接專業的新的理論和技術的灌輸和運用。比如,現在普遍存在的二氧化碳氣體保護工藝、釬焊技術等知識,添加到基礎課程中來,保障教學內容的時代性。另一方面,對于基礎課程的完善,還要落實到實踐中來,做到理論和實踐的相互轉化。
2.3 根據不同學校的實際,開設特色課程
教學改革中的一項重要要求便是,特色化的教學模式,開展特色教育,最主要的是在課程的設置上有所體現,學校要加大創新力度,根據自身的能力和特點,開設特色課程,比如該校所處城市有大型的機械制造企業,可以組織學生進入企業進行實習,參與實際的項目。
2.4 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任務教學法,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任務教學法是指組織學生參與實際的任務和項目,在參與和實踐的過程中,通過交流、互動以及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對于語言學習產生充分的認知,以目的性的學習體驗,做到“產、學、用”的有效結合,進而更好的實現語言教學的目標。任務教學法在焊接專業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有效的讓學生在做中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有效的結合專業特點,有所針對的學習,為學生以后能夠更快的在工作中使用技能起到了重要作用。要在焊接專業教學中充分的運用好任務教學法,一定要轉變傳統的教育思維,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要做好組織和引導工作。總之,任務教學法是十分適合焊接專業教學的方法,應當堅持深化落實。
2.5 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是實現焊接專業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關鍵,是促進學生實踐和創新培養的最前沿工作者,因此,加強各大院校教師隊伍建設十分必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的工程,主要做好以下幾點:首先要做加強教師的專業技能培養,對于當前先進的技術工藝要及時掌握;其次要讓教師樹立創造性的思維方式;最后要提高教學專業負責的教學態度。
2.6 以實際工程項目為教學案例
為了轉變在各院校中長期存在的重理論,輕操作的現象,學校要將授課的重心轉移到實際的項目中來,只有基于真實的工程案例教學,才能讓學生更快的掌握應用型的知識和技能,比如在課程中增加缺陷分析和質量檢驗實例模塊,通過一些典型的工程作為實例,進行講解,在學校建立實驗基地能夠很好的保障教學質量。
3 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進行焊接專業的教學時,一定要將新課改對于培養學生“產學研”能力的要求作為教學重點,以鍛煉學生技能和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為目標,轉變教育理念,不斷的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當然,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問題和阻礙,但是就目前的情況而言,焊接專業的教學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過程,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進行不懈的努力。
參考文獻
[1] 張凱,張秀紅,張幼軍.機械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創新[C]//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ETT2010),2010.
[2] 李連波,陳濤,劉艷,等.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教學改革探析—— 以機械專業為例[J].中國高校科技,2013(9):49-50.
[3] 丁海娟,郭曉云,王新榮,等.機械類專業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價值工程,2014(4):224-2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