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蔚
摘 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等方法對四川中學陽光體育運動開展情況進行了廣泛調查與分析,指出該地區當前陽光體育運動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據此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中學生 陽光體育運動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7(b)-0192-01
2006年12月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在全國億萬學生中掀起體育鍛煉的熱潮,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從2007年開始,結合《中國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全面實施,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中廣泛、深入地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那么,當前四川省中學陽光體育運動開展情況如何呢?本文試圖采用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方法,以綿陽市綿陽中學,南山中學,實驗中學,普明中學等8所中學為例,調查、了解四川中學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現狀,分析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可行性建議,以期更好地促進陽光體育運動在四川省中學的開展。
1 四川中學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現狀
1.1 認知情況
據調查,學生對于“陽光體育”相關內容了解的人數非常少,高一、高二、高三年級分別為6.2%、4.3%和3.1%。同時,學生父母不贊成學生花更多時間參加鍛煉的,高一、高二、高三年級分別是、52.2%、55.7%、60.6%。
1.2 實施情況
(1)學校組織學生開展情況。當前,學校經常開展相關活動和偶爾開展相關活動的分別占18%和21%。而只開展過1、2次和從來沒有開展過的分別占28%和33%。(2)學生參與“陽光體育運動”的主要形式。①課外體育鍛煉情況。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級每周參加5次以上課外體育鍛煉的分別占12.5%、10.7%和8.8%;4~5次的分別占18.7%、14.3%和12.4%;2~3次的分別占22.3%、19.8%和17.7%;只參加1次的分別高達27.9%、31.6%和35.6%;而不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分別占18.6%、23.6%和25.5%。②學校體育課開展的形式。高一至高三年級,能較好地完成一般常規教學的分別占40.1%、33.3%、24.1%,課堂教學處于半自由或自由狀態的分別為49%、51%、51.7%。調查得知,各年級都有體育課被其他課程占用的情況出現,其中高一為10.9%、高二為15.7%、高三則高達24.2%。(3)學生參與“陽光體育運動”的主要內容。目前,學校組織的主要鍛煉項目有各種球類、田徑、體育游戲、廣播體操、跳繩、踢毽子等,學生喜歡的體育鍛煉項目也以大球類和小球類為主。因此,學校開設的體育項目基本能夠滿足學生鍛煉的需要。
1.3 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設施情況
當前,該地區中學體育場地、器材設施很好、很全和較好、較全的只占一少半,而大多數學校體育活動的場地、器材設施卻較差、較單一,只能滿足最基本的體育活動。就其原因主要在于相關的教育經費不足所致。
2 當前四川中學陽光體育運動存在的主要問題
“陽光體育運動”開展8年以來,四川中學體育教學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受多年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為了自身升學率,在開展陽光體育活動中仍然存在以下問題:(1)不重視相關內容的宣傳,采取應付、敷衍態度,嚴重影響了“陽光體育運動”的順利開展。(2)學生家長普遍存在重智育、輕素質的思想,活動的開展缺少了家長的認可與支持,也就缺少了一道有利的保障。(3)由于體育場地、器材設施建設相關經費投入不足,導致多數學校建設不能滿足體育活動的需求。(4)學校、領導重視程度不夠,師資隊伍不夠完善。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陽光體育運動的持久和深入開展。
3 當前四川中學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對策
3.1 改變觀念,加強素質教育
上級教育、體育管理部門應加強組織領導,改變學校因應試教育而采取的應付、敷衍態度。建立監督機制,對學校的陽光體育運動開展情況進行監督,把學校體育工作作為對學校工作檢查以及對學校第一責任人考核的重要內容。并把檢查結果作為評價地方和學校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作為合格性評估、示范性評選和先進性獎勵的重要依據,促使學校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將“陽光體育運動”更好的開展下去。
3.2 家庭、學校要加強對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氛圍的營造
學校和相關部門、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展板、宣傳冊、課堂教學、知識競賽等多種途徑大力宣傳陽光體育運動,促進各級各類學校形成濃郁的校園體育鍛煉氛圍和全員參與的群眾體育鍛煉風氣,吸引廣大青少年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積極主動參與體育鍛煉,培養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習慣,有效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3.3 面向全體學生,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
廣泛開展“陽光大課間體育活動”,多開展一些讓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運動,增加他們參與運動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強身健體、磨煉意志和滿足學生個體的不同發展需求。
3.4 加大經費投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有計劃、有目的地加大體育場地器材的經費投入,逐步改善體育場地與器材狀況;充分、合理的利用校園資源,安排不同項目活動場地;根據在校生的具體情況,有計劃的建設與改進體育活動場地,最大限度的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陽光體育運動中去,得到鍛煉和提高。同時,應加強體育教師的培養和培訓工作,建立健全體育教師培訓、考核制度,確保教師數量和質量,提高中學教師待遇,以愛和責任,扎扎實實推進陽光體育運動。
3.5 建立“陽光體育運動”長效機制
優化課程考核機制,使“陽光體育運動”與體育課緊密相連,形成課內外鍛煉一體化;更新“陽光體育運動”新理念,鼓勵學生掌握至少2項日常鍛煉的體育技能,以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基礎,以“達標爭優、強健體魄”為目標,促進學生養成終身體育意識和自覺進行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此外,還要以立法的形式規定體育課、“陽光體育運動”及校內、課外體育活動,將學生的體育成績及身體素質納入升學成績,引起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重視,轉變應試教育體制,向素質教育邁進。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Z].
[2] 劉海元,袁國英.關于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若干問題的探討[J].體育學刊,2007(8):11-14.
[3] 周濟.以愛和責任扎扎實實推進陽光體育運動[J].中國學校體育,2009(6):2-3.
[4] 王巖,藏建成,張明,等.學校體育傳統與風氣的實施對中學生鍛煉態度的影響[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20(2):70-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