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燁
摘 要:計算機應用基礎技能已成為當代中職學校畢業生必須具備的基礎技能,計算機應用課程也不斷地進行改革,以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對中職畢業生計算機應用基礎能力的要求。對現階段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以及相關的改革內容進行了粗淺的探索與討論。
關鍵詞: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學生;教學;改革
隨著計算機時代的高速發展,計算機技術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而計算機應用基礎,更是在各行業的基層或者管理層中應用得最為廣泛。因而,Internet網絡基礎應用、操作系統的基礎應用、文字處理軟件應用等一般的應用技能操作,已經成為一種畢業生求職、適應社會發展的必備技能。所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目前中職學校各個專業必開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它既能培養學生操作計算機的技能,又能培養學生的計算機素質,不僅符合計算機技術發展規律的要求,也符合中職學校素質教育的要求。但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已經開展多年,許多課程的問題一一浮現,如,教學方法單一、教材陳舊等,筆者結合自己在中職學校的教學經驗,在這方面進行一些探討。
一、現階段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學生基礎參差不齊
在一些市屬中職學校,學生生源相對穩定,基本來自同一個市屬地區,但對于省屬中職學校來說,生源相對復雜,有來自當地的市、鎮、鄉,還有全省甚至全國的學生,他們在當地接受教育的師資、設備、環境、課程安排、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等不一樣,從而導致了他們進到同一所學校后所掌握的基礎也就不一樣。有些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在家里經常使用電腦,對系統操作比較熟悉,從而上手較快,理解能力也比較強;但是有些學生家庭條件和原學校條件比較差,接觸計算機機會比較少,在上電腦課的時候會覺得無從下手,不知所措。再加上現在普通高中的擴招,使得大部分較好的學生都去讀高中了,剩下讀中職的學生,學習基礎或者學習能力相對也就更低了,這樣,給授課的老師帶來了相當大的考驗。
2.教學方法單一
現階段中職計算機課程教育的方法,基本上都是老師邊講,學生邊做。老師在通過廣播軟件,操作一遍,學生通過學生機看一遍老師的操作后,然后在自己的電腦上進行操作。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填鴨式”教學方法。中職學生模仿能力還是非常的強,只要每次老師操作的內容適量,基本上學生都能完全正確地模仿操作出來。但雖然中職生模仿能力強,而他們理解能力卻相對較弱,他們只知道怎么樣去操作,但是并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操作,往往在下次任務遇到同樣的問題,老師不再演示的時候,就不再記得操作的步驟了,缺乏靈活性。而且有些學校的教學設施較差,經常死機重啟,或者根本達不到每一個學生一臺電腦的要求,則嚴重影響到了學生的上機實踐,大大打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導致學生對計算機課程不再認真,這將直接影響他們以后就業和工作。
3.考證目的性較強
因為計算機應用基礎能力成為現代中職畢業生求職和將來繼續發展的必備技能,所以現在很多中職學校都加大了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建設力度,并要求在學生畢業之前必須考到初、中級以上的計算機相關的技能證,而且有些學校的畢業證是與技能證掛鉤的。無疑,學校的出發點是好的,希望學生能在畢業前能多拿一個技能證,但是為了能獲得計算機技能證,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的就有可能直接指向考證的方向。而考證的題目和知識點是死板和枯燥的,再加上考證的壓力,學生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的時候就變成了純任務,他們會以為,只要懂得了考證要求的知識點就可以了,就可以考到技能證了,就掌握了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能力了。但是當他們畢業之后才發現,原來在實際工作應用中所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和考證的知識點完全銜接不上。一味地以考證為目標,也會使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學習失去許多樂趣。
4.教材針對性不強,任務枯燥乏味
許多中職學校沒有開發自己的校本教材,都是用其他的教材,但是全國中職教材并不算多,而且中職學校是一個職業性非常強的學校,要找到一本很適合校內專業學生學習的教材并不容易,導致學生并不知道為什么他們專業要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或者教材起點、配套的實踐任務并不一定適合他們,相當程度上也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二、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培養目標
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基本培養目標是培養學生掌握網絡獲取知識的各種方法,加強對信息處理分析能力的訓練,提高學生利用計算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學習的意識、相互協作解決問題的意識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為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三、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改革內容
1.教學內容改革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發揮最好的學習效果!在每次課程中老師必須想辦法讓學生對這次課的內容感興趣,可以舉與學生平時生活息息相關的、常見的內容為例,或者與學生所讀專業相關的例子。如,在學習圖文混排的時候,酒店專業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做一份常見的菜譜;導游專業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做一張旅行社行程表等,這樣與學生的專業相結合,讓學生看到自己熟悉的內容,使他們知道現在學習的內容是與自己專業息息相關的,便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更多的創新意識。下次課后選出上次課的優秀作品進行全班展示,不斷地樹立榜樣,讓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學習觀念上轉變,進一步激發他們在新課程學習中的動力和興趣。
2.教學教材改革
開發校本教材,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首先,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專業特點,結合社會需要,定上機實操內容,使教材跟上時代步伐;其次,多綜合畢業生反饋回來的、實際工作中常遇到的一些計算機應用基礎問題,因為工作的問題才是最綜合的問題,也是學生不能在實際工作中結合學校所學的知識;再次,教材的教學過程應設計得能讓學生在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也能夠較容易地進行自主學習,將來在工作中,即使有些知識忘記了,也能夠快速地掌握回來。
3.評價方法改革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如果僅僅憑期末考查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學生的實際能力。計算機基礎課的考核方法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首先,相對于計算機基礎較低的學生,可以以平時上交的作業完成情況和完成質量進行評價,從而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其次,也可以利用實踐活動進行考核,如制作電子校報、電腦創新設計等,完成良好者進行分數獎勵;最后,其他的學生可以以期末考核和平時相結合的方式。
總之,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必須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改革,以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社會,并以學生為中心,以適合的教學方法和教材為基礎,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目標,培養學生畢業后在計算機應用方面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工作崗位上適應能力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達到職業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勁松.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探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10).
[2]王芳.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教育學文摘,201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