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國
時間飛快,轉眼間,期中考試已結束。回顧這半學期的時光,感觸頗多。新的學期,新的班級,新的氣象……一切似乎剛剛開始,但已成為過去。
半學期來,班級各項工作都走在前列,良好班風日漸形成,無重大違紀,常規評比位居第二,進步人數越來越多。當然,這些成績不是豐功偉績,但也絕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取得的,尤其是平行班,能取得這些成績更不容易,它需要班主任盡心竭力、不計付出、不圖回報、用心去做才能收獲。反思過去的付出,我似乎有所收獲,在班級管理中經驗更加豐富,現就本學期以來本人在班級管理中的心得與大家分享,不對之處還望各位指教。
一、籠絡人心,做好入班教育
開學面對的是一個新的班級——分文理科之后重組的班級。眾所周知,這樣的班級人心是渙散的,學生的心依舊在以前的班級,一下課就飛奔到以前教室的門口,盡管那里只有一兩個以前班級的同學,此時“籠絡人心”就是首要工作。開學第一天的第一節課就是班會——入班教育,在班會課上我沒有“下馬威”,不談紀律,不談要求,不談學習,而是順應學生心理,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強調是緣分與大家相聚在高一(17)班,讓每個學生放下對新班主任的戒備心理,從心底接納我,從而為后續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二、精選班委,施行自主管理
我的選班委歷經三個階段:“舉賢”“政審”“立法”。“舉賢”即讓每個學生學把自己所知道的以前當過班委的或者有能力的同學寫到紙上,我現場收,之后我把每個學生的紙條進行統計,確定候選人。“政審”即結合入班成績以及在以前班級的表現對候選人逐一審查,選取最合適的學生擔任相應班委、課代表、學習小組長,再通過一周的觀察確定最后的人選。“立法”即研發適合本班的管理機制,落實人員責任與義務,制定本班的班規細則。班委選定之后,每周召開一次班委擴大會議,組織學習各項規定,把管理班級的重任交給每一個學生,讓學生自主管理,把班主任變成“擺設”。
三、原則教育,確定班級目標
凡事都要講原則,班級管理中原則更是不可缺。起初,原則應少一點,一定要讓大家接受。如剛開始,我們班的原則就是“做到不扣分”,告訴每一個學生可以不給班級添彩,但絕不可以給班級抹黑。在學生中開展原則教育,大造輿論,讓每個學生成為監督者。確定班級目標,如我們班的目標是“校級優秀,市級優秀,區級文明”。確定了目標就可以凝聚班級正能量,使每個學生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關鍵是班級目標要轉化成原則,讓每個學生熟記于心,內化于行。
四、擰緊螺絲,緊盯學習成績
學生的第一要務是學習,成績是學習情況的體現,但是如果在班會上直接談學習,學生肯定不聽,而且會適得其反,尤其是平行班的學生。所以,在表面上我從不跟學生談學習,甚至有關學習的字都不提,實際上我通過各種手段讓學生主動學習,高度重視每一次考試,緊盯學生的成績,讓學生在年級中找到合適的超越對象,使學生之間形成競爭。
五、走近學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實施自主管理不是說就不管了,相反,我面面俱到,事事俱細,尤其是剛開始時。每天堅持比學生早到,每天跟操,每天緊盯常規檢查扣分情況,隔一兩天就查宿……把自己置身于班級,與學生同呼吸共感受,真正走進學生,與學生把發現的問題反饋給班委,再落實到責任人,在學生中展開批評與自我批評,從而由點到面地解決問題,杜絕同類問題的發生。
以上就是本學期來我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做法,雖談不上經驗,但確實我是用心去做過的。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我深知我在這方面的造詣不深,但我會不斷學習,不斷總結,力爭做得更優秀。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