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燕 馬鳴
作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重視和加強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管理工作。近年來,面對改革新形勢、新格局,我不斷地研究新問題,探索新路子,積累新經驗,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概括而言就是“四性”。
一、著眼宏觀管理,加強計劃性
為了從根本上改變過去德育工作中“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被動局面,我注重德育管理,強化《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實施,分階段確定教育重點和要求,安排好晨會內容和主題班會,做到每周有中心,每日有變化。這樣,既加強了教育內容的縱向聯系,又使教育渠道得到了橫向溝通,從而取得了較好的整體效果。
二、聯系學生實際,具有針對性
我在對學生進行德育過程中,始終注重聯系實際,把握他們的思想脈搏,針對傾向性的問題,有的放矢、因勢利導,力求抓到實處、抓出實效。
針對獨生子女學生勞動習慣差、浪費嚴重的現象,我在班上開展了“四做”“四節約”活動。即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家庭的事學著做、別人的事幫著做、集體的事熱心做;節約糧食、節約用錢、節約用紙、節約用筆。這項活動開展得很扎實,收到了極好的效果。
三、根據學生特點,力求形象性
青少年學生天真活潑,喜新好奇。根據這一特點,我采取靈活新穎、形象生動的方式方法取代過去“注入式”的抽象說教,寓德育于活動和娛樂之中。
在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時候,我組織學生進行“三史”(家史、國史、社會發展史)系列演講,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影片,如,《王二小》《東方日出》《長征》等,并結合學校的各項活動組織征文、表演,收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四、班級環境教育性
好的環境“連墻壁都能說話”。整潔、優美的環境是無聲的教育。為了使教室布置努力體現教育功能,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做到整潔、樸素、美觀、大方,我在黑板上方張貼班風、學風,兩側墻壁上張貼催人進取的名人名言,后墻設置“百花園”等,并在室外放置花草盆景。這樣,既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又陶冶了他們的思想情操。
以上是我從事班主任工作的點滴體會,實為拋磚引玉。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將以求實求新的工作態度,不斷探索、不斷進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