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薈
摘 要:分析了培養學生角色意識的重要意義,并提出了培養學生角色意識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語文教學;“角色”意識;教學內容
一、培養學生的角色意識,對語文教學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1.培養學生的角色意識,可以準確理解課文語言所蘊含的情感
用角色去感受課文,感受生活、人生,那么課文的情感內容也就落到了實處。我在教《核舟記》這一文時,在講這篇課文雕刻藝術魅力時,在課堂的中間設計了一個蘇軾、佛印等形象的課本劇表演。學生變換了角色,展開豐富的想象,情不自禁地模仿起課文中人物形象的神態、動作,在笑聲中領悟了王叔遠雕刻藝術的奇巧。
2.培養學生的角色意識,可以催熟學生的寫作
現在的中考作文大多是半命題作文,給學生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也讓學生有更多選擇角色的余地,因此涌現了大量立意精巧,情感真摯的佳文。在寫作時,讓學生進入角色,就會在命題的范圍內尋找到自己寫作的“需要”,產生“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的寫作欲望和激情。如此“入境”作文,真情實感,無疑顯著地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面對中考作文題《渴望得到 》,一位考生想起了自己悲慘的遭遇,父母親騎摩托去打工,在回來的路上發生車禍,父親變成殘疾,母親當場離開人世,于是家庭的重擔落在了年邁的爺爺、奶奶和自己的身上。想到這些,他含著眼淚用樸實的語言,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寫出自己生活的艱辛,對母愛的渴望,呼吁人們遵守交通法規,珍愛生命。文章如泣似訴,情透紙背,自有一種震撼讀者的感染力量。試想,假如這位考生沒有進入角色,僅僅以一個普通的寫作者身份去寫作,能寫出這樣有血有肉的文章嗎?
二、如何讓學生進入角色
1.把角色意識的培養和學習目的結合起來
筆者曾經向學生介紹過一個學校的一幅標語“知識就是力量”,這個標語樸實無華,但它的“醒人”力量很大。初中生的覺悟還是比較高的,他們很容易理解進入角色對學習的重要意義。
2.教師要為學生進入角色創造情境
學生進入角色,教師是引導者,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進入角色的程度。教師要善于為學生易于進入角色創造必要的情境,讓學生有進入角色的氛圍,從而有進入角色的愿望和沖動。
3.培養學生角色意識的方法和途徑要多種多樣
由于時間、場合等不同,課文題材、體裁等差異,學生角色變換的訓練方法和途徑也有所不同。比如,教學詩歌時,就應該重視朗讀法,讓學生以詩人的身份朗讀“自己”的作品;教學劇本時,就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讓學生“扮演”劇中的人物。總之,培養學生進入角色的手段不能單一。
當然,我們提倡學生進入角色,注重培養學生進入角色的意識,并不是說每篇課文、每次寫作都要這樣,應當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而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