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海濤 熊襄豫 韓燕 吳琪 張德菊
摘要:闡述了襄陽市畜牧獸醫部門通過種養一體化,采用“畜禽一沼一林木”或“畜禽一有機糞一蔬菜或中草藥”或“畜禽一沼液一牧草”等生產模式,實現種植業與畜禽養殖業系統內循環利用的立體生態畜牧業。通過實施畜牧業內部組織形式的變革,著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地方畜產品品牌,提高畜牧產業整體水平,大力發展畜牧產業化,以推進產業化來發展現代畜牧業,夯實了畜牧業基礎,保障了安全畜產品有效供給,推動了農村經濟繁榮。
關鍵詞:種養;一體化;畜牧業產業化;升級版
中圖分類號:S8-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8-0092-03
近年來, 襄陽市畜牧獸醫部門緊緊圍繞建設畜牧強市目標,突出重點、強化措施、克難奮進,全市畜牧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2013年,全市生豬出欄626.06萬頭,約占全省的七分之一,在全國,每百頭生豬襄陽就占有一頭,居全省第一。肉牛出欄66.65萬頭,接近全省二分之一,居全省第一。羊出欄161.02萬只,接近全省三分之一,居全省第一。禽出籠9 013.59萬只,約占全省六分之一,居全省第二。畜牧業產值實現“九連增”,達到300億元,占大農業總產值比重為44.2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一位。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通過生態文明建設,在實現當代人利益的同時,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全市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整合生態農業資源,打造面向全省、全國的襄陽農業品牌。圍繞提高農業比較效益,加快龍頭企業培育,提高農產品深加工水平,提升襄陽市農業的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畜牧業作為農業重要組成部分,要率先加快推進畜牧業發展方式轉變,打造襄陽市畜牧業的“升級版”。要從環保入手,注重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和循環利用,注重質量與效益的提升,要重點培育一批具有帶動力的龍頭企業,做強做大一批具有競爭力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和養殖小區,推動由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畜牧大市向加工大市的轉變。
1 種養一體化 發展生態畜牧業
“種養一體化”,就是充分利用有限的養殖空間或現有的廢棄場地,在立體生態種養和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全部生產過程實行有機化,采用“畜禽-沼-林木“或”畜禽-有機糞-蔬菜或中草藥“或”畜禽-沼液-牧草”等生產模式,實現種植業與畜禽養殖業系統內循環利用的立體生態畜牧業。通過種養一體化,實現資源的循環高效利用,勞動力資源的節約和優化配置;產品達到自然、原始、環保和綠色,產品安全質量標準和產品附加值大幅提高,改善人們的飲食結構和品質;在促進農民增收的同時,滿足現代人綠色健康飲食的需求。近年來,襄陽市通過政策激勵,示范引導,典型引路,立足當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探索了多種種養一體化生態養殖模式。
1.1 以襄州建恒生豬養殖合作社為代表的“養殖—沼氣—種植”生態養殖模式
該模式形成了完整的“豬、沼、糧、果、菜、魚”循環生產鏈,以萬頭豬場為核心,大型沼氣工程為支撐,200 Km2蔬菜為循環,400 Km2水上樂園為延伸,總面積667 Km2,是總產值達5億元的高效、低碳、生態、環保的大型循環農業示范園。目前豬舍已完成改造并投產,500 m3沼氣工程建設已完畢,4個1 000 m2的育肥豬舍也正在籌劃施工。
1.2 以襄陽喜旺旺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為代表的“養殖-水產(藕、泥鰍)-種植-旅游”生態種養模式
該模式形成了以“豬-魚塘(藕、泥鰍)-土雞-生態旅游”為主導的經營機制,將標準化養豬業和規模化種植業有機結合,形成立體生態養殖種植基地。公司現占地17.3 Km2,建有標準化“500”豬舍8棟、飼料加工車間和飼料倉庫1棟、辦公宿舍1棟和生產輔助設施1棟,目前存欄種豬300多頭。在該基地中生豬采食利用EM菌生態發酵的飼料后排出的豬糞養殖蚯蚓,再用EM菌生態發酵技術處理后的豬糞種植雪藕,在藕池中利用蚯蚓套養泥鰍。目前,已建起4個EM菌豬糞發酵池,開發水面種植淺水雪藕5.3 Km2,同時在藕池中分別投放了泥鰍和甲魚,已逐漸形成了以養豬、淺水雪藕種植、泥鰍、土雞養殖為一體的立體生態循環養殖種植模式。
1.3 以谷城五山為代表的“養殖-沼氣-茶葉”生態養殖模式
該模式立足“生態為本,文化為魂”的定位,針對五山鎮茶園山場面積大,養殖場地優越的實際,大力發展“雞-沼-茶”模式,在茶園中開展較大規模的土雞養殖,既可以省下一大筆除草費、農藥費和有機肥的投入,也可以提高土雞的品質。目前培植500只以上的養殖戶60戶,1 000只以上的養殖戶20戶,2 000只以上的養殖戶8戶,散養60萬只,預計到年底可達100萬只。
1.4 以老河口聯幫養雞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林-草-雞”生態養殖模式
該模式按照“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市場”的產業化運作方式,形成集孵化、育雛、飼養、雞蛋收購、蛋雞回收于一體的產業鏈,主打“楚牧源”綠殼蛋雞及雞蛋品牌,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棗陽市牛墾生態農業種養殖有限公司年飼養土雞6萬只,雞舍55棟,生態種養殖面積1 333.3 Km2,采取放養+補料的林-草-雞模式,土雞放養林區覓食林中蟲、草,同時自產無公害的小麥、玉米等雜糧作為補料,有效減少了農作物蟲害,降低了農藥使用量,并利用雞糞增加土壤肥力,促進樹木旺盛生長,實現了“林-草-雞”良性循環發展,實現了經濟與生態效益雙贏。
2 畜牧產業化,發展現代畜牧業
畜產品結構老化,商品率偏低;生產模式陳舊,科技含量較低;畜牧產品加工轉化率較低,產業鏈不夠完整;畜牧業生產投入機制不暢,“龍頭”培育困難,一直是困擾畜牧產業發展的瓶頸。近年來,襄陽市面對市場環境,從畜牧業弱質產業的特性出發,給予必要的政策優惠和措施扶持,同時,實施畜牧業內部組織形式的變革,著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地方畜產品品牌,提高畜牧產業整體水平,大力發展畜牧產業化,以推進產業化來發展現代畜牧業,夯實畜牧業基礎,保障安全畜產品有效供給,推動農村經濟繁榮。
2.1 以建立市場為前提,努力完善市場體系
一是利用好電子交易平臺,畜產品“買全國、賣全國”。2014年3月28日,全省首家地市級農畜產品電子交易平臺在襄陽市揭牌運行,武漢農畜產品交易所襄陽區域授權服務中心成立后,立足襄陽,面向全省全國,建立買賣雙方雙向交易,信息交流,制度保障、風險可控的農畜產品交易系統,上線交易生豬、雞蛋、玉米、菜子粕、棉子等農畜產品,通過現貨交易、農業訂單交易、信用農業交易多種模式和套期保值功能、融資功能,逐步形成輻射鄂西北、面向全國市場的農畜產品交易中心、價格信息中心和物流服務中心,帶動了全市畜禽養殖加工、金融、物流配套設施的迅猛發展。二是建立畜禽交易市場。襄州現代農業示范園、樊城現代都市農業示范園正在興建,力爭2~3年內在全市新建3~5個大型畜禽交易市場。三是以宜城襄大、襄陽正大為依托,打造生豬、家禽及產品交易中心;以樊城海信隆為依托,打造牛羊及產品交易中心。
2.2 以壯大龍頭為核心,大力扶持和培育畜牧業龍頭企業
對規模大、起點高、外向型的畜產品加工經營企業,實行政策傾斜,從財力、物力、人力上予以重點扶持,重點培育壯大一批產值超過50億元、100億元的“畜”字號龍頭企業。促其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更好的發展輻射帶動作用。
重點培育宜城襄大150萬頭生豬、5 000萬只肉雞屠宰,5萬t熟食、65萬t飼料加工為一體的20 Km2畜牧產業加工園區。襄大公司今年產值有望達到100億元并上市,“襄大牌”獲得全國馳名商標。培育由襄陽市、襄州區政府和襄陽正大集團共同投資40億元,集100萬頭生豬養殖、屠宰、50萬t飼料、10萬t熟食加工為一體的襄陽“正大百萬頭生豬”項目;以及樊城海信隆著力創建“雪花”牌牛肉,建成后年總產值將達到20億元,實現利稅2億元。發展壯大郭胖子醬板鴨、奔月兔業、襄陽楚臺等特色深加工企業。實現全市畜產品加工值與畜牧產值之比超過2.3:1,打造中西部重要的畜產品精深加工基地。
2.3 以基地建設為依托,努力提高市場占有率
襄陽地處南北過渡地帶,氣候適合各類畜禽養殖,根據這一優勢和各縣(市、區)發展特點,襄陽市形成了以襄大為核心的生豬生產基地、以正大為核心的種豬生產基地,以棗北黃牛為核心的肉牛生產基地、以荊山源為核心的土雞生產基地、以富襄為核心的生態鴨生產基地、以明濤為核心的肉羊生產基地。把襄陽打造成全國重要的優質畜產品生產基地。
2.4 以品牌建設為支撐,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襄陽市委提出向品牌農業要效益,打造“襄字號”農產品品牌。畜牧業就要努力培育特色產業和品牌,用品牌理念,提升畜牧產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是組建集團統品牌。襄陽市肉類總產78萬t,肉類加工企業多,僅豬牛羊就達100余家,小而雜,單個肉類加工企業最高銷售收入才20多億元。對于襄陽市肉類加工企業來講,只有走集團重組之路,產品市場占有率才會達到相當優勢的份額。二是合作組織立品牌。劉猴的生豬、王集回族村的肉牛、五山的土雞、廟灘的雞蛋、棗北黃牛等初級農產品,雖大多是分戶種養,但產品質量共具某種區域性特質,通過組建專業合作社,為千家萬戶分散生產的初級農產品起名字、創牌子,用品牌的理念予以整合、規范,使其做大做強做出名氣。三是統一商標興品牌。一些農產品加工企業雖然原料同源、產品同性,但由于企業間存在著復雜的產權利益關系,很難走集團化發展之路。對于這樣的畜產品加工企業,要共用商標、共創品牌。比如襄陽市生豬產品用“襄大牌”商標、牛羊用“雪花牌”、山區縣(市)諸多的土雞加工企業共用“荊山源”。肉鴨加工企業共用“郭胖子醬板鴨”等。
2.5 以專業合作組織為紐帶,形成產業化的利益聯結機制
全市共成立了450家畜牧專業合作組織,以合作社為紐帶,形成了較為穩定的產業化利益聯結機制,實現了統一供種、統一供藥、統一供飼料、統一防疫、統一銷售的格局,通過大力推行“市場+企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的畜牧業產業化經營模式,提升了產業化水平,促進了畜牧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