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
“頭枕赤水,腳踏烏江,你自是八百年打鼓場。玉水金山,鹽茶古道,鈴聲喚起穿梭的馬幫……”
伴隨著《愛在金沙》的旋律,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在民進中央的幫扶下,與畢節試驗區一起走過了20多年。
從畢節試驗區建立的那天起,民進中央就與畢節人民、金沙人民一起,圍繞試驗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三大主題,積極開展以教育、醫療、衛生為重點、以人員培訓為主要形式的幫扶活動,有力地推動了金沙縣教育、醫療衛生、文化事業的迅速發展,為畢節試驗區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20多年來,民進中央把真情傾灑在這方土地,把摯愛獻給金沙人民。他們跋山涉水、深入調研,幫助金沙明確扶貧思路;他們發揮會員大多來自教育戰線的優勢,先后動員多個組織加入到幫扶金沙的行列中,譜寫了民進中央自己的《愛在金沙》。
共架“彩虹橋”
“同心·彩虹行動”是民進中央幫扶金沙縣的一個典型。
2009年9月5日,為發揮民進教育資源優勢,深入推進“同心工程”的實施,民進中央在金沙縣正式啟動“同心·彩虹行動”。該行動旨在幫助金沙縣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質,也成為民進系統參與推動畢節試驗區建設的重要平臺和載體。
4年來,一道道“彩虹”從祖國的四面八方飛架在金沙的上空,把金沙縣同民進中央以及各級民進組織連在一起:同心同向,共架“彩虹橋”。
“上學再也不用走那么遠的山路,也不用擔心吃不上熱騰騰的飯菜了。”金沙縣清池鎮大坡小學的師生們高興地說。兩年多前,大坡小學“同心·民惠樓”落成。“民惠樓”是“同心·彩虹行動”民進福建省委會捐資25萬元,幫助大坡小學建立起來的兩層師生食宿樓。
“力爭通過幾年的努力,支援畢節與金沙教育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助推一支有現代化專業素質的教師隊伍,為該地區教育質量和教師隊伍得到提升作貢獻。”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在“同心·彩虹行動”啟動儀式上提出的目標。
“同心·彩虹行動”啟動以來,民進中央充分發揮教育優勢,舉全會之力,以智力幫扶為主要形式,以教育、衛生事業為重點,積極幫扶、支持、推進金沙建設,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4年來,民進各級領導、專家、企業家共90余批次、1138人次到金沙開展幫扶;各級民進組織、會員企業家先后投入資金885.94萬元,修建了一批教學樓、圖書室、計算機室、多媒體教室、音樂教室等,進一步改善了金沙縣農村辦學條件;捐贈總價值2312.22萬元的核磁共振、螺旋CT等醫療設備,進一步改善了當地的醫療衛生條件;舉辦100多期培訓班,累計培訓金沙縣教師、醫務工作者11007人次,提升了金沙縣教育師資和醫療衛生隊伍整體水平。
“同心·彩虹行動”啟動以來的4年,是金沙發展速度最快、發展質量最好、群眾實惠最多的時期。在民進中央、各級民進組織和會員企業的傾情奉獻和大力幫扶下,金沙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城鄉日新月異,人民安居樂業。
數據作證:2012年,金沙縣生產總值增加到130.15億元,是2009年的1.8倍;財政收入增加到41.92億元,是2009年的2.5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20800元,是2009年的1.6倍;農民人均純收入提高到5720元,是2009年的1.6倍。金沙在全省的經濟發展綜合位次由2010年的第15位,上升至2011年、2012年的第4位。
共譜“發展曲”
民進中央還鼓勵支持民進會員企業家參與金沙經濟社會建設。包括目前“同心”工程在畢節試驗區投資最大的項目、投資22億元建設的“開明·同心大市場城”,投資3億多元建設的朗月煤機裝備制造基地等,不僅可為當地提供近萬個就業崗位,而且對推動金沙發展轉型有著積極意義。
2010年以來,民進中央更是結合貴州工業強省和城鎮化帶動兩大戰略的實施,創新幫扶思路,加大支持力度,從智力幫扶擴展到助推經濟發展,從教育文化衛生領域拓展到經濟社會各領域,從單純的給錢給物提升到增強造血功能,幫扶領域不斷拓展,幫扶內容不斷豐富,幫扶成效不斷顯現。積極鼓勵民進會員企業家參與金沙發展,吸引了一大批會員企業家來金沙專程考察、投資興業,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相繼落地、投產達效,為推進金沙經濟社會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如開明投資公司投資22億元建設“開明·同心城”,目前一期工程已經投入使用,入住商戶企業500余家,解決就業10000余人;朗月集團投資8億多元建設朗月煤機裝備制造基地和朗月大夏、朗月4S店等等。現在,還有一批民進會員企業正在金沙考察洽談,準備入駐金沙、投資金沙、建設金沙。
在開明·同心大市場奠基暨“同心工程”捐贈儀式上,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王佐書說,“同心”意味著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民進中央將積極參與畢節試驗區的建設,與試驗區人民攜手共建,共同建設科學發展、多黨合作的試驗區,用實際行動積極支持金沙縣科學發展。
愛在金沙,金沙的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