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瑞峰
摘 要:目前,我國金融體系改革取得了快速發展,隨之而來的農信社合規風險管理工作中的問題也越來越明顯,對農信社在未來的發展影響很大。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農信社合規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其次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農信社合規風險管理工作的相關策略并對其進行探討研究,希望這些策略得以落實后,能夠很好地推動我國農信社的發展。
關鍵詞:農信社;合規風險管理;策略
在我國金融制度改革的浪潮中,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我國農信社規模越來越大,合規風險管理變得越來越重要,而且其已成為金融機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合規風險管理也是農信社風險管理的核心內容。因此,在此背景下,對農信社合規風險管理工作策略進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我國農信社合規風險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農信社合規風險意識淺薄。我國的農信社合規風險管理現狀是,對農信社合規風險管理的內涵理解認識不透徹,對相關的規章制度學習不深入,淺嘗輒止,甚至部分工作人員逃避合規,這樣導致合規管理工作不能具體落實,只成為一個口號。由于合規意識不高,制度執行不嚴格,導致違規行為的發生,這樣為農信社合規風險管理埋下非常大的隱患。
(二)合規風險管理機制不健全。目前,我國農信社制度建設滯后,許多制度內容陳舊空洞,缺乏系統性和實際的操作性,所以建立一個科學完整全面的規章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同時,現有的農信社內部監督力度比較小,工作中自我糾正能力比較差。此外,合規風險管理的激勵約束機制也不到位,對風險評估也非常的粗略,缺乏量化管理,沒有形成全方位的合規風險管理框架,這些管理制度上的缺陷都對農信社合規風險管理造成了嚴重影響。
(三)合規風險管理制度執行不到位。隨著金融市場的飛速發展,農信社規模越來越大,合規制度執行仍舊不夠到位,導致很多農信社違規案例的發生?,F有的農信社中依舊存在“熟人文化”、“遇到紅燈繞著走”的不良現象,工作人員存在得過且過的僥幸心理,出現問題,只進行簡單的書面教育,不能落實到實際行動,使得合規制度形同虛設,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違規行為的發生,這樣大大增加了合規風險的發生。
(四)操作程序繁雜,責任界限模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對農信社需求越來越大,農信社業務也就變得越來越繁雜。業務的增加從而導致了業務員工作量的增加。在一筆業務流程中,當事人往往會牽涉其中。比如在辦理貸款時,由于一些工作人員業務的變動,部門之間銜接不好,就容易產生推卸對貸款的管理責任的現象,導致還貸時責任模糊不清,使很多人受到牽連,削弱了農信社管理的整體性。
(五)違規問責制度不完善。世界上各大銀行對超越制度范圍的違規行為都是“零容忍”,嚴懲不貸,絕不寬容。但我國農信社針對違規行為,采取的舉措是“寬宏大量”、“用錢說話”,這種不良現象導致了農信社違規行為的屢犯屢查,屢查屢犯,因為違規成本較小,所以員工從思想上對違規行為難以保持高度的警惕性,這樣很難杜絕違規行為的發生。
二、我國農信社合規風險管理工作中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增強全員的合規風險意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風險管理對于金融業的穩步發展是具有關鍵作用的。針對農信社合規意識淡薄這一問題,首先要構建農信社合規風險管理機制,積極開展合規教育培訓,使員工對現代風險管理理論掌握的更加全面,大力宣傳合規風險意識,提高農信社各層工作人員的合規意識,牢牢樹立員工們的合規理念。其次是充分發揮員工們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員工的行為控制力,使每個人自覺地在工作中盡可能規避風險。最后要建立農信社全社人員共同的風險管理價值觀,將制度規范、風險管理理念由上層管理者依次和傳遞給基層員工,確保行為模式的一致性。總之,隨著農信社規模不斷擴大,要積極樹立風險管理中的合規典范,建立穩固的農信社風險文化,使合規風險意識深入人心,有效阻止各類風險的出現。
(二)制定合規保障制度,構建科學的管理機制。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環境競爭日益激烈,在這一背景下,要求農信社強化約束機制,建立合規保障制度。首先,要保證合規風險排查制度的持續性。其次,要求合規風險報告機制的完整性,具體來講,就是不僅需要農信社合規管理部門像上級報告經營狀況,同時也需要針對突發的重大事件,進行及時的報告,這就需要構建相關的動態報告機制。最后,要完善農信社的考核和問責機制,這就要求農信社要對合規經營情況進行嚴格考核和評價,監督合規經營,對違規行為嚴懲不貸。
(三)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化。農信社進行風險管理的首要目標就是質量管理。以ISO9001的質量管理體系為標準,將合規的日常管理工作與農信社的各項業務一體化,形成一個系統的合規管理流程。將質量管理的內涵借鑒到農信社質量管理中去,及時清理現有管理中的不合理制度,明確合規的每項業務,完善和整合合規管理的內部流程圖以及合規風險的流程圖,明確規定管理部門的各個崗位的和職責,從而使得農信社合規管理體系系統化、流程化,促進我國農信社風險管理框架的形成。
(四)加強管理的科技化建設。世界上各大銀行都在將先進的科技手段運用于管理工作中,由于農信社的合規管理需要分析和監測相關的數據,其中,人為因素以及文件制度和操作性的風險會使風險管理的難度增加,所以農信社需要借鑒世界各大銀行的做法,加快科技建設,將合規管理的規章制度和業務流程風險點植入管理數據庫,實現管理的信息化和數據化,使合規管理的系統與農信社現有的業務和管理系統得到很好地銜接。與此同時,工作人員應設定合規風險的檢測指標和管理目標,只要系統出現問題,就會有指定的工作人員反映,再由相關人員進行指正,這種系統性的管理,大大降低了合規風險管理率。
(五)強化合規風險管理監督。在我國農信社工作環境中,主要有三條風險監督防線,分別是:橫向防線、縱向防線和綜合防線。橫向防線是指崗位監督制約防線,比如進行一項業務時,要合理設置崗位、明確人員職責與分工,做好每一道流程關卡,使業務風險降到最低??v向防線是指由省農信社、市農信社和縣農信社形成的自律監督防線。根據所管轄業務范圍內,各類經營風險的需要,上級農信社各部門需要組織開展資產質量、會計出納業務等方面的專項檢查。在農信社這個環境中,會計主管和信貸主管能夠對日常業務風險進行防范,所以這兩個主管部門的監管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綜合防線是指由審計部門對各部門崗位的業務實行全面的檢查監督。審計部門經常會采用“飛行”的手段進行檢查,不會提前對要審查部門發通知,經常會突擊重要的風險點,對違規行為進行嚴格追究。總之,強化了合規風險管理的監督體系,就為合規風險管理構筑了很好的屏障。
總結: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金融市場的不斷繁榮,為了降低金融市場的風險,保證其穩步的發展,以風險管理為基礎的合規風險管理建設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任務。在這一背景下,我國農信社現狀面臨著一系列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需要相關人員提高合規風險意識,制定合規保障制度,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加強科技管理以及強化合規風險管理監督,不斷完善我國農信社發展機制,促進農信社在未來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強.農信社合規風險管理體系設想[J].中國農村金融.2012(8):22-24.
[2] 馬鐵軍.農村信用社合規風險管理中面臨的風險與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3(1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