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偉
摘 要:隨著世界日新月異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我國市場經濟逐漸發展成熟,通貨膨脹金融經濟發展的關系越來越緊密。因此,要保證我國經濟安全健康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根據當前金融經濟的實際情況,研究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以及相對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通貨膨脹;金融經濟;影響;措施
一、通貨膨脹產生的原因
(一)供需失去平衡。國內總需求是隨著全國總人數的增加而擴大。在一定的資源總量內,人民的需求不斷增加,逐漸供不應求,造成供需失去平衡。這時候原材料商就會抓住形式提高商品原材料的價格,導致生產商成本提高,為了獲得利潤不得不提高商品的出售價格,消費者不得不承擔更高的物價,因此,供需失衡是通貨膨脹形成的原因之一。
(二)經濟環境影響的結果。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發展,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我國相關的經濟政策等,我國對國際市場越來越依賴極容易導致我國經濟受到世界經濟的波及和影響。
(三)國家貨幣的發行量。國家貨幣的發行量與經濟的關系密切。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國民收入水平以及生活水平也隨之不斷提高,因而借貸相對受到冷落導致銀行以及一些其他的金融機構不得不將借貸的要求和標準降低,與此同時,我國在世界各國不斷增加出口導致外匯儲備的增加,從而增加了資金在市場上某些個別行業的流動。因此,貨幣供需的不平衡也是導致通貨膨脹的不可忽視的原因。
二、通貨膨脹時期金融經濟的影響
引起通貨膨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對影響也會波及各個層面和領域。但通貨膨脹對金融經濟的影響大部分是負面的。一旦引起通貨膨脹,就會引起諸如社會動蕩、人心不安以及物價上漲等各方面的影響。通貨膨脹的諸多影響中,破壞市場機制、致使資源無法得到優化的正確的配置,是影響最為嚴重的一個方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各國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一旦全球性的爆發通貨膨脹,將會對世界各國金融經濟造成多方面的影響,中國經濟也不例外。
通貨膨脹主要是在外匯儲備、人民幣以及中國資本市場三個方面造成對我國金融經濟嚴重的影響。在外匯儲備上,由于中國將美元作為外匯進行儲備,加之當前世界經濟呈現美元不斷貶值的趨勢,我國的外匯儲備也必將隨之貶值,作為發展中國家無法保障其外匯價值增加反而不斷減少,中國金融經濟必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對于中國人民幣,由于全球范圍內的通貨膨脹,中國市場的供需失衡導致中國人民幣不斷升值,從而導致大量熱錢涌入到有漲價趨勢的商品等待價格更高在拋售出去從而獲得利潤分紅,這毋庸置疑會給部分人在短時間內帶來一筆財富,但也嚴重影響了中國價格市場的秩序和金融經濟。在中國資本市場上,由于通貨膨脹導致中國資本市場的負利率,導致市場供需失衡,人民幣升值。這時便需要中國政府“有形的手”進行干預和調節,保障我國金融經濟的健康繁榮發展。
通貨膨脹對金融經濟主要呈現負面上的影響,一旦全球范圍內引發通貨膨脹,相關的應對措施和政策也會撲面而來應對通貨膨脹。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通貨膨脹也不是個例外,在通貨膨脹時期,對金融經濟也會有積極方面的影響,比如房地產“榮升”為投資品、增加資本市場的流動資金、貨幣政策的收緊以及給證券行業帶來發展的契機等。
通貨膨脹對中國金融經濟的影響同樣如此,在積極的方面抓住機遇,消極的方面力求尋找轉機才能保障我國金融經濟健康持續的發展。
三、通貨膨脹時期我國金融經濟采取的措施
(一)調整制度,進行改革。面臨通貨膨脹對金融經濟帶來的影響,為了讓中國金融經濟持續穩健的發展應對通貨膨脹促進市場經濟有序的運轉,從而解決經濟在通貨膨脹中所收到的沖擊,就要因時制宜對金融企業各方面進行干預和調節,尤其是對管理制度方面進行有效的調整和改革適應當時的經濟環境保障其有序發展。
對金融企業的管理制度的調整和改革,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和開展。第一,有效的構建對金融企業內部的管理和控制,從而有效的提高企業內部的運作的效率,于此同時,對金融企業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監督,能夠及時了解其運營的實際情況并規避風險從而提高我國金融經濟抵御風險的能力,并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下仍然有序持續的發展運作。第二,通過網絡有效的管理金融經濟信息,在面臨通貨膨脹沖擊時,通過金融信息網絡化有效的管理能夠提高企業在進行制度調整改革時的效率。于此同時,通過網絡化的管理,能夠及時的了解企業的信息并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管,一旦出現問題工作人員能夠及時有效的發現并規避或解決,對通貨膨脹時期的經濟進行有效的管理和處理。第三,公開經濟信息,共同監督管理金融經濟。在諸多企業管理制度中,信息公開化管理是較常見和普遍的管理方式之一。在通貨膨脹時期,金融業的發展對我國整體經濟都極為重要,因此,將其發展的信息公開,從而對其規范發展進行更有效的監督和管理,促進其健康有序的運行,保障經濟的健康運作。第四,通過將我國金融經濟與國際接軌合作,從而將通貨膨脹對我國金融經濟的影響減縮到最小化,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加強我國金融與國際經濟的交流與合作,在緩解我國金融經濟在通貨膨脹中受到的沖擊的同時,抓住機遇學習引進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先進發展管理經驗,不斷發展完善我國的金融企業管理監督制度和模式,有效的促進我國金融經濟高效、持續、快速的發展。
(二)充分發揮立法在穩定我國金融經濟發展秩序的作用。我國作為法治大國,在通貨膨脹期間,更需要加強法律對我國金融經濟的保護作用,充分利用法律來對經濟進行干預和調節,保障經濟市場穩定健康有序的運行,為金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好穩固的基礎。
充分發揮立法在穩定我國金融經濟發展秩序的作用可以從四個方面采取措施進行。第一,要明確法律在金融經濟發展中的指導作用,需要立法機關把其基本目標定位于維護金融秩序上,對其發展進行思想上的指導并根據實際情況相應的調整法律在金融經濟發展上的指定的政策。充分發揮立法對促進金融經濟發展的作用,保證其無論是否收到通貨膨脹的沖擊都能夠有效穩健的發展。第二,充分發揮立法機關的引導作用,為金融經濟建立經營目標。在我國,在充分發揮執法為民功能的同時,充分發揮其職能優勢,為金融企業確立時效準確的經營目標,比如,在受到通貨膨脹的沖擊期間,充分發揮立法機關的職能,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企業經營模式,因時制宜將分業經營模式進行有效科學合理的向混業經營模式轉變,從而使得金融經濟適應通貨膨脹時期的經濟環境,仍能正常有序的進行發展。第三,大力實行鼓勵金融業務創新政策。在通貨膨脹擾亂市場經濟發展影響金融經濟正常穩健的發展時,立法機關可以充分發揮政府“有形的手”進行干預和扶持,從法律的層面上來鼓勵扶持企業經營模式的創新發展,促進企業經營模式與時俱進、因時制宜的發展。第四,有效的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與此同時,還需要立法機關在根據當前的法律法規制度的基礎上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通過對其不斷的優化,從而為金融經濟持續有效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總結:通貨膨脹對我國乃至世界的金融經濟的影響都是多方面的,只要及時做好各方面的應對措施,市場和政府職能有效的結合,就能化危機為轉機,保障我國金融經濟健康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宇.淺談通貨膨脹時期的金融經濟[J].企業導報.2012.15(03):45-46.
[2] 張艷麗.淺析通貨膨脹時期的金融經濟[J].中國外資(上半月).2013.07(03):33-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