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龍
摘要:
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民間藝術作為中華藝術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多樣化的民間美術資源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對于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意識,創新想象力和創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學習通過將民間美術資源引進美術課堂,在利用民間美術資源的同時,也為其發展創設了新的活力。因此,民間美術資源如何在美學教學中得到重用,是本文探討的核心與關鍵。
關鍵詞:民間美術;美術資源;美術教學;應用研究
民間美術和人們的生活勞動息息相關,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在勞作之余在田間地頭創造而成的。在眾多美術資源的考量中可以看到,民間風俗以及民間藝術形式的養成與人們日常的生活密不可分。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在視覺性和感官性藝術形式的沖擊下,人們與民間美術的接觸存在著某種形式上的斷裂。因此,發揮學校教育在繼承優秀文化傳統方面的優勢,強化將優秀美術資源引進美術課堂教學的策略,能夠提升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學生的學習素質。
一、民間美術與美術教育關系的現狀分析
(一)民間美術資源教學的重要性
民間美術的形式單純,在充滿想象的符號中,能夠讓學生更加輕易地欣賞事物的各種特點,在通俗易懂的內涵中,實現學生對美術不同內涵和樣式的深刻化理解。同時,通過利用民間美術資源在課堂中的運用,能夠使學生拜托思維和想法的局限性,讓自身的創造活動與民族文化發生更對的關聯。在獨有情感化的手法與符號的運用中,傳承民間美術的表現技法,強化課堂美術的表現能力,使傳統的民間藝術得到繼承和發展[1]。
(二)民間美術資源引進美術教學的意義
首先,民間美術的開發有利于豐富美術課堂的教學資源。例如,在尋訪民間藝人和參觀活動中,在了解深化文化內涵和文化底蘊的同時,能夠讓學生了解民間美術的藝術特點和歷史特點。在多種學科的貫穿和運用中,加強審美教育,因為美術教育從根本上來講是一種審美教育,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學習到豐富的美術知識,也能提升學生對美的認識,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
其次,民間美術的開展能夠實現城鄉美術的互動開展。民間美術大都和生活以及自然融為一體,在充滿濃重生活氣息與鄉土氣息的教學中,學生能夠感悟到生活與美的實際聯系。通過帶領學生走進香薰,回歸自然等活動,能使學生得到良好的美育熏陶。不僅是提升生活教育的良好途徑,也是提升學生鑒賞力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徑。
最后,民間美術的學習有利于學生密切和當地民間美術的聯系。在對當地民間美術探索的同時,有利于學生激發愛國愛家的熱情。比如說,在觀賞領略自然風光時,能培養學生為家鄉獨有的自然風光感到自豪的心態。
二、將民間美術資源引進美術教學的教學研究環節分析
民間美術資源是我國勞動人民及民間技術人員的心血,它不僅僅代表這一種藝術,同事還是一種精神文化,因此,將民間美術資源引進美術教學教育環節的研究分析來說,其主要應該從以下方面闡述:
前期準備。做好民間美術資源引進美術教學的前期準備主要指的是應該確立民間藝術在美術教學每一個課程的教學的目標,也即是根據我國民間藝術的特點以及教育部頒發的我國美術教學課程的目標為基礎,努力的去尋找以及闡述那些具有豐富內涵的民間藝術作品,這不僅僅是教師的責任,同事也應該是學生的任務,總結來說,民間美術資源引進美術教學的前期準備在教師方面來書確定教學目標,尋找民間藝術資源,對于學生來說,深化自己對民間藝術的認識,尋找具有特點的民間藝術資源。
教師講解。教師講解主要指的是能夠在美術課程的學習過程之中美術教師對民間藝術在美術教學中的開發與研究,,簡單的來說就是希望教師能夠通過具體的例子或現象入手,客觀實在對民間藝術進行分析研究,從而揭示民間藝術與美術的實在本質,激發學生美術學習的熱情,也就是達到學生能夠從自己民間藝術中提煉和挖掘美術素材, 提高自己的美術水平的目的。
作業設計。由于美術教學在現在的課程設置中主要是以考查為主,其學習方式一般是以班級組織課外活動小組,集體研究性學習為主,因此,作業的設計顯得尤其重要,作業的設計應該秉承適量,科學,可行性的三大原則。適量,也就是不應該太多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科學,也就是作業設計應該符合中學生這個階段對知識的認知;可行性,也就是作業的難度不大,也即是秉承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研究探索能夠完成這是作業設計的原則。
三、民間美術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從前文所述中可知將民間美術運用在美術教學中的對于美術的教學是有著極大的好處的,如上文所述,將民間美術資源引進美術教學的教學研究環節主要有三部分,下面就具體的民間美術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簡單的分析和闡述:
(一)選取優秀的美術資源
通過學生認知情況調查可以看出,對民間美術的特征知識了解較少,學生對民間美術的認識了解有限。豐富的民間美術資源時保證民間美術課程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教師在立足實際教學情況的同時,要通過引導學生選取民間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優秀民間美術形式,穗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掌握與免檢美術語言相關的藝術形式[2]。
例如,新石器時代的彩陶藝術,它不僅是中國美術工匠的美術杰作,也是遠古人們穗生活的致敬,它作為裝飾生活和祭祀使用而使用。在其他的美術形式中,人們時代沿襲的各種美術形式,如剪紙。刺繡、版畫和服裝等藝術形式,是人們在傳統的不斷變更中,創造出的獨具魅力的美術語言形式。將其應用于美術教學中不僅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我國古代文化的認識,同事能夠激發出學生對學習美術的熱情,提高美術教學的效率。
(二)挖掘本土民間美術資源
當代文化和教育的重點,是在時代的發展背景下,弘揚和傳承本民族文化。不僅能夠形成教育熱點,也能實現對文化的生態保護。在一系列的民間美術欣賞活動中,不僅能夠形成多樣化的民間美術調查,也能在整合教育紫原敦額基礎上,選擇符合學生心靈,開啟學生心智的民間美術形式。在挖掘本土民間美術資源時,要首先制定出計劃和剛要,采用文獻分析法和各種形式,經過現場考察,在各種各樣的民間美術資源的考量中,做好詳盡的調查和記錄。比如說,濟寧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引導學生了解本地區民間美術的種類發動家長帶孩子去孔子故里參觀三孔,看看馱著石碑的赑屃,聽聽建筑里“勾心斗角”的故事。再比如,利用寒、暑假的時間要求學生考察自己家鄉的民間美術文化,是的學生能夠對家鄉充滿自豪感,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三)將民間美術資源和課堂情境有機融合
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中國的年文化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既有共性的內涵:祁福生活的美好,又有地方特色和習俗差異。教師既要引導學生了解中華大背景下的“中國年”文化,又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了解當地的年風年俗。
變換拓展制作材料,民間美術材料大多是普通的木、紙、竹、泥、石。嘉祥彩印花布、魯錦,可改用宣紙進行扎染、繪畫或設計等形式表現。曲阜楷木雕、嘉祥石雕,可改用彩泥、土豆、蘿卜來雕刻制作。
民間美術與校本教材互補互促,藝術學科課堂教學是實施民間美術教學的管道之一,社團活動則是民間美術教育的重要補充和延伸,兩者相輔相成。
(四)將民間美術資源和生活實際有機融合
民間藝術來自于生活,又運用于日常生活中,它們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雖說它們在逐漸隱退消失,在生活中,我們還是能發現民間美術的影子。
關注身邊民間美術,引導學生在家中尋找一些自己知道的民間藝術品,一塊印花布、一個竹編筐、一件粗布衣、一個泥娃娃。這種形式比以前用圖片、錄像等方式展示更有直觀性、參與性,信息量更廣了,學生也更有興趣,是讓學生發現民間美術、認識民間美術、欣賞民間美術的一種最直接的途徑。走進自然校外采風,引導學生了解本地區民間美術的種類,分析需要收集哪些數據,數據分布在哪些地方,然后通過采風、訪問,進行數據搜集,回來后加以整理。
(五)拓展民間美術資源在美術教學中的實踐途徑。
首先,要廣泛利用各種資源對學生進行美術熏陶。比如說美術館、公共博物館、圖書館以及私人博物館。通過參觀當地藝術家的工作室、藝術作坊以及文物資源,創新美術資源在美術教學中的實踐途徑。例如,當教學課程和節日體驗相結合,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體現,也是民間美術的大集合。通過結合各種節日開展豐富的民間美食活動,能夠形成美術資源和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學生在對傳統節日的設計中,實現展現自我的目的[3]。
其次,教師通過尋找當地富有特色的文化產品和民間大師,能夠為學生提供健康生動的民間美術實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通過帶領學生參觀美術作坊和工廠,能夠使學生對身邊的美術形式有更加直觀的感悟。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讓民間藝人講述自身了民間美術的故事。在這種創新式的美術教學中,不僅創設了課堂發展的新形勢,也使學生樹立了繼承和保護民間美術資源的決心。
最后,多媒體教學因其直觀性特點,在民間美術教學中可以得到最優化的運用。通過利用新型教學媒介教學,在剪紙教學中,通過網絡將剪紙圖案的美術特點法放大,使學生對雕刻的紋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沒有條件現場觀摩民間作坊的,圖片、視頻的選擇、播放是必不可少的,這使得學生猶如身臨其境的般的臨摹,提高學生的作畫能力和美術素養。
四、結語
民間美術是美術文化之源,從藝術角度反映了民族特色和本土藝術精神,反映了民族文化意識與價值觀。美術教育應該重視、加強民間美術教育。學習民間美術可以使青少年在輕松的氣氛中自覺地了解民族文化。通過對中國的傳統民間美術的教授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感受能力,鍛煉學生的想象和思維能力以及對藝術的理解能力,激發學生的潛在能力和創造能力,是的學生能夠對美術充滿了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學習美術課程的效率,為我國古典文化的傳承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曾金華.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與中小學藝術教育[J].民族藝術研究,2010(04)
[2]鄧福星.民間美術的界定和分類[J].美術觀察,2009(07)
[3]梁立民.美術教育與地方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J].美術教學,2011(04)
【作者單位:福建省長泰縣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