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瓊
如今,主題出版已經成為各大出版社,特別是以黨政類圖書為主的出版社,提升社會影響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出版市場新的經濟增長點。但是,如何做好主題出版圖書,既叫好又叫座,的確是一件讓不少編輯頭疼的事情。因為主題出版圖書有其獨特的個性,必須做到權威性、政治性、可讀性的完美結合。與學術類圖書相比,主題出版圖書更注重與黨政干部及老百姓的閱讀興趣相結合,要求做到文字流暢,語言活潑,時效性強;與大眾暢銷書相比,主題出版圖書是為大局服務的,是宣傳國家大政方針的有力抓手,政治傾向一定要鮮明。作為主題出版的策劃和編輯,一定要有使命感,以優秀的出版物積極為推動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作出貢獻。
政治意識:做好主題出版的先決條件
我國古人非常講求“勢”,強調因勢而動,順勢而為。什么是勢?簡單地說,勢就是得天時、占地利、享人和。具體到主題出版而言,就是要準確地理解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得天時),敏銳地捕捉社會的熱點問題(占地利),策劃出滿足目標讀者群需求的圖書(占人和)。這是做好主題出版工作的先決條件。策劃編輯的必修課是:認真學習歷次黨代會、中央全會報告、公報、決議、決定等能反映會議主旨和精神的重要文件,時刻關注全國人大和國務院以及中央部委等頒布的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緊密追蹤全國“兩會”上最能反映民意期待的焦點提案。策劃編輯的選修課是:平時應該留意央視《新聞聯播》、《人民日報》、新華社、人民網等主流媒體發布的各種政策信息和有關時政新聞。不做好這兩門功課,所謂的時政類圖書策劃就是一句空話,不但很難取得預期的經濟效益,而且還可能跑偏,出現與黨的大政方針背道而馳的情況。當然,主題出版的策劃編輯,除了要求有較強的政治意識外,還要培養一批權威的作者隊伍,更要把好內容的政治關,畢竟主題出版無小事。
《中國三沙市》一書的策劃源于央視《新聞聯播》播出的一則新聞:2012年6月21日,民政部宣布經國務院批準撤銷海南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設立地級三沙市。筆者相信,大多數觀眾看完這則新聞的第一反應是我國政府在南海問題上有了新的舉措,有利于進一步彰顯我國南海諸島主權,全面提升行政管轄能力;第二反應是,三沙這個新設立的地級市究竟有多大面積,多少人口,它的歷史沿革是怎樣的,有什么自然資源、歷史資源及人文資源,我國在南海的國防建設情況如何,南海爭端的實質是什么?而這些正是策劃編輯需要注意捕捉的最重要的信息。
角色意識:做好主題出版的關鍵因素
把握了時代大背景,理解了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關注了社會熱點問題,僅僅是提供了選題策劃的大方向,并不必然構成具體的可操作的選題,只能算是完成了時政類圖書策劃的第一步。要實現時政類圖書的成功策劃還需要我們進一步實現角色轉換。因為我們不是單純的觀眾、聽眾、讀者、網民,任何時候都要牢記自己是一名圖書策劃編輯,必須注意從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轉換為信息的主動傳遞者。主題出版最忌跟風和簡單模仿,雖然有時也能取得一些短期效益,但是,從長久看,策劃者會逐漸喪失創新力。如果一個選題有市場,但別人已經做了,這時就要求策劃編輯跳出原有的思路和模式,樹立全新理念,做深度開發,做補充,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去拓寬自己的選題范圍,全方位地、全面地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
《舌尖上的陷阱》一書就是對央視熱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1-2)的深度策劃,不是跟著講美食,也不是接著談美食,而是“反彈琵琶”,從關注美食轉換到關注美食背后愈演愈烈的食品安全問題,策劃思路也實現了從舌尖上的誘惑到舌尖上的陷阱最后到舌尖上的健康之跨越。而該書上市之時,又恰逢《食品安全法》面臨首次大修而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服務意識:做好主題出版的細節秘訣
主題出版圖書,要想獲得讀者的認可,還要求策劃編輯具有較強的服務意識,從內容到形式做好圖書的每一個細節,讓讀者愛看、耐看,甚至做到手不釋卷、爭相傳閱。隨著主題出版圖書的主要讀者對象黨政干部群體的年輕化、知識化,其閱讀品位也在不斷提高,要求主題出版圖書擺脫以往簡單說教的生冷硬面孔:在包裝形式上要向大眾類圖書靠攏,做到生動活潑,在內容設計上要向學術類圖書靠攏,做到以理服人。簡言之,就是既要做到內容為王,又要重視裝幀設計創新。近年來,運作成功的主題出版圖書大多密切關注領導干部和老百姓關心的問題,用清新親切的姿態,掃除舊有文風,讓人感覺理論就在自己身邊。如果策劃者、編輯者根據新的形勢不斷調整自己的策劃思路,下真功夫用心編輯,主題出版圖書是完全可以做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結合的;如果策劃者、編輯者不適應這一新的形勢變化,固守以前的老思路,將很難得到讀者的認可。
《聽毛澤東談哲學》一書,作者提供的書名叫《毛澤東談哲學用哲學》,不僅有跟風李瑞環同志的《學哲學 用哲學》之嫌,而且因為該書是由200多則毛澤東活用哲學的小故事組成,所以最初的目錄來看,顯得非常瑣碎和凌亂,這樣的圖書很難得到讀者的認可。在編輯過程中,筆者首先刪掉了幾十則讀者不太感興趣的小故事,然后將這些小故事進行分類,并按讀者感興趣的程度排列。重新命名每則小故事的標題,做到格式、字數統一,將里面最閃亮的哲學思想提煉到標題下面,最大程度地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為了避免瑣碎,目錄只上一級標題,每一標題下面再精選出該系列小故事中最能反映毛澤東活用哲學的語言作為激發讀者興趣的“引子”。經過如此精心打磨,一部邏輯混亂、亮點不突出的書稿,便變成一部邏輯清晰、特色鮮明、重點突出的時政類暢銷書。該書于搜狐·讀書頻道連載時總點擊量迄今已達341802次,1981人參與評分,總分為9分(滿分10分)。
營銷意識:做好主題出版的重要推手
一本書編完了,編輯策劃的使命遠沒有結束,還要有營銷意識。現在市場上的主題出版圖書多如牛毛、良莠不齊,讀者有如霧里看花,很難識別真正值得購買的圖書。如果沒有行之有效的營銷手段,再好的圖書也很難在短期內充分占領市場。如果說策劃賦予圖書靈魂的話,那么,營銷則賦予圖書生命力。沒有好的策劃,圖書就沒有好的靈魂;沒有好的靈魂,圖書營銷得再起勁也不過是忽悠。相反,沒有好的營銷,圖書就沒有旺盛的生命力;沒有旺盛的生命力,圖書策劃付出的心血將得不到應有的回報。營銷要講究策略,針對不同的目標群體開展不同的營銷形式。當然,營銷也要講究節奏,不要一下將所有招數全出光,要有計劃地、分步驟地形成持續的市場熱度。
《十八大以來廉政新規定》一書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一周時間由首印數僅為2.5萬冊上升為62.5萬冊并在1個月后突破70萬冊,與其成功的營銷策略是密不可分的。由于提前做了準備,書上市當天,新華社發了通稿,隨后各主流媒體進行了轉載,新華網、人民網、搜狐等各大網站都進行了報道并置于頭條位置,而隨著新聞聯播的播出,《廉政新規定》的宣傳達到高潮,緊接著出版社又請著名理論家李君如教授撰寫書評在《人民日報·理論版》刊登,同時在報紙上也做專訪。一時間,出版社訂單紛至沓來。不久市場上就有了多種跟風書。但由于營銷工作到位,備貨充足,銷售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一個半月后,在市場已經相對飽和的情況下,也為了方便讀者閱讀和攜帶,出版社又推出了口袋本,上市不久就銷了2.5萬冊,在市場上形成了新的亮點。
(作者單位系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