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曉露
長期以來,美國的強勢文化以各種方式和多種渠道向世界各國滲透,大有獨霸世界之勢。各個國家如何應對這一嚴峻形勢,捍衛民族文化,已成為許多國家共同面臨的不容規避的問題。法國學者弗雷德里克·馬特爾出于法蘭西文化的自覺,以睿智的思考認為,如欲捍衛民族文化,有必要從認識美國文化入手,從而做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做到有的放矢,收到實際效果。
基于這種認識,弗雷德里克·馬特爾走進美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歷時4年之久,走遍35個州110個城市,行程20多萬公里,進行了700多次訪談,采訪了幾乎所有的博物館、大劇院、交響樂團、大學藝術中心、大學出版社、慈善基金會、非盈利機構、社區等與文化有關的各個層次各個領域的負責人,查閱了無數的檔案資料,其中的434份是從未公開的檔案資料,因而獲得了大量真實而精確的第一手資料。弗雷德里克·馬特爾據此無比豐富的感性知識和文字資料,撰寫的70多萬字的《論美國的文化》一書以法國人敏銳而獨特的視角,對美國文化形成的原因,從社會歷史背景、美國人的文化意識、官方的文化政策、民間社會機構的文化態度,以及多元的文化資金來源等方面,進行了透徹而精辟的剖析。作者通過大量真實的資料向讀者展示了:美國為什么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制定出具有戰略意義和切實可行的文化政策;美國文化到底是在怎樣的體制下運行的;國家、地方各級政府、非營利機構、大學和個人在美國的文化體制中各自扮演怎樣的角色;美國文化的實力如何形成又如何影響世界文化。同時揭示了美國文化成為世界主流文化,是美國官方精心策劃并不斷調整其國際文化戰略與策略的產物。美國以文化交流之名,行以美國價值觀在精神上征服世界人心之實。美國的對外文化戰略是美國稱霸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深遠意義甚至超過美國的政治戰略與軍事戰略。
弗雷德里克·馬特爾在書中還就與美國文化體制相關的如下問題進行了論述:為什么沒有文化部的美國其文化卻能影響全球?為什么藝術在其他國家面臨嚴重的經營困境,而在美國卻有持續不斷的資金來源?美國各個地方政府如何利用文化發展地區經濟又如何給予隱性經濟補貼?為什么美國富豪熱衷于向藝術捐贈?藝術的上山下鄉為何受到美國民眾歡迎?美國的大學出版社為什么既是美國思想的孵化器同時又能獲取持續的資金支持?正是這種文化體制,促進了美國文化產品生產的高效能,保障了美國文化產品的高質量。
弗雷德里克·馬特爾編寫《論美國的文化》的目的性十分明確。他說:“我們研究美國的文化,是為了捍衛我們民族的文化。”他的法蘭西民族情懷,對美國文化研究所下的巨大功夫令人敬佩,在《論美國的文化》書中所描述的事實真實可信,所得出的論斷發人深思。此書已由商務印書館翻譯出版。
美國對我國的文化滲透,長期以來從未停息過,中國人對此的警惕性也從未放松過。但是冷靜地細想起來,我們對美國文化的了解,尤其是對美國文化真實性的認識,究竟有多少,值得反思。至于我們對美國文化進行了多少下功夫的深入研究,就很難說了。我們研究的欠缺,造成我們認識的不足,從而導致在防范美國文化滲透方面,多流于空泛,缺乏針對性。從這一意義上說,《論美國的文化》一書很值得我們一讀,不僅從書中可獲取一些關于美國文化的具體知識,也更需要學習此書作者下功夫透徹研究美國文化的執著精神。 (作者單位系商務印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