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潔
摘要:在鋼琴演奏中如何取得動聽良好的完美音色音質效果,是我們在平時的鋼琴學習與演奏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本文以肖邦《f小調幻想曲》為例,結合自身的多年鋼琴學習與演奏的經驗,談談鋼琴演奏中如何選擇合適動聽的音色并加之處理。
關鍵詞:鋼琴演奏 音色 選擇 處理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當代音樂及美學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魏廷格先生在他的著作《鋼琴學習指南——答鋼琴學習388問》中對“什么是好的聲音”這一問題是這樣解答的:“我們一定聽說過,某鋼琴家彈出的音色是豐富多彩的。豐富多彩,就不是一樣兩樣。音樂需要各種各樣的聲音。音樂需要的聲音都是好的聲音。好的聲音是多種多樣的聲音。例如,初學者都彈奏過的《嬌嫩的花》和《騎士》所要求的聲音性質是不同的,但都是好的聲音。概括的說,各種力度、各種明暗度、各種從柔和到堅實以及它們之間的過渡等等的聲音都是需要的,也都是好的。”魏廷格先生對這一問題的回答讓筆者深深體會到,在鋼琴演奏中,音色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合與否。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在鋼琴學習中極為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如何在鋼琴演奏中選擇動聽的、適合的音色并加之處理呢?本文將以肖邦《f小調幻想曲》為例,談談鋼琴演奏中音色的選擇與處理。
首先,在鋼琴的演奏中如果想要取得動聽良好的完美音色音質效果,要了解各個不同時期、不同作曲家不同作品所要求的不同音色及觸鍵要求等原理。每一首鋼琴音樂作品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情感表達方式和不同的風格特征,那么演奏者就要根據這些方面去想象、聆聽、反復嘗試尋找最理想、最適合的鋼琴音色及觸鍵方法,這也就成為鋼琴演奏中的重要任務。
以肖邦《f小調幻想曲》為例,肖邦是浪漫主義時期的優秀作曲家之一,他的《f小調幻想曲》是一首單樂章性質的大型樂曲,具有史詩性和戲劇性的音樂性格,這與他的敘事曲很相近,但它的規模比敘事曲更大、更復雜。在這首幻想曲中有諸多音樂形象,且各不相同,它們鮮活而富有個性,其中溫柔抒情的形象與感情熾烈的戲劇性形象相互交替,使之戲劇性特別突出。
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演奏體驗把肖邦《f小調幻想曲》中的演奏音色歸為以下幾類:
一、莊嚴沉重的音色
肖邦《f小調幻想曲》開頭以緩慢的速度、柔和的力度、均勻的節奏開始,給人一種莊嚴沉重的感覺。在彈奏這種感覺的音色時,首先指尖一定要有“抓鍵”的感覺,下鍵的速度要控制得當,過快或過慢的速度都不能準確表達莊嚴沉重的音色感覺,速度過快,彈奏出來的音色就會尖銳一些,表達不出沉重的感覺,下鍵過慢,力量在緩慢下鍵的過程中會逐漸被消耗,傳遞到琴鍵時的音色就會柔弱無力,更加表達不出莊嚴沉重的感覺,所以,控制好下鍵的速度對于音色的表達十分關鍵。再者,手臂的放松程度也很關鍵,莊嚴沉重的音色必定是厚重的,厚重的音色是既不尖銳又很有穿透感的音色,在表達這種音色時,我們的手臂就要發揮重要的作用,把整個手臂的力量完全傳送到我們的指尖,我們的指尖才能進一步彈奏出這樣的音色,所以手臂的放松對于音色的表達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悲傷憂郁的音色
此部分以及其緩慢的速度、pp的力度、自由的節奏仿佛像我們訴說著一種難分難舍、離別時悲傷憂郁的畫面形象。這種悲傷憂郁的音色在演奏時,首先不能用指尖觸鍵,因為指尖觸鍵彈奏出的音樂會尖銳一些,不適合此處音色的表達,應把我們的手指放平,用指肚觸鍵,撫摸般觸摸琴鍵,把力量緩緩的通過指肚送達琴鍵,給人一種朦朧憂郁的感覺。再者,手臂的力量需要控制,因為此處的力度要求是pp,只有把pp的力度感覺正確的詮釋,才能達到悲傷憂郁的效果。
三、輕盈活潑的音色
此部分以較快的速度、mf的力度、流水般的節奏給我們一種輕盈活潑的感覺,在演奏這種音色時,首先指尖與琴鍵的接觸面積要小,因為只有接觸面積小一些,才能更快的跑動,當然指尖要有晶瑩剔透的“抓鍵“的感覺,使音色更加集中更加清脆悅耳。再者手臂和手腕的放松也尤其重要,記得著名鋼琴家劉詩昆先生曾經說過:“彈琴時我們的手臂要像綢帶一樣自由放松。”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在此部分的演奏中十分關鍵,因為能夠快速跑動的基礎和前提就是手臂和手腕游刃有余的自由移動,只有這兩個部位的自由移動才能帶動我們指尖的快速跑動。
四、堅定有力的音色
此部分是本曲的高潮部分,全部由左右手同步的八度大和弦組成,ff的力度貫穿始終,氣勢蓬勃壯觀,音色堅定有力。演奏這種音色時,首先指尖要牢牢抓住每一個和弦,下鍵要快,再者手臂的力量要完全投入到演奏中,對每一個和弦的把位、和弦與和弦之間把位的銜接要十分清楚流暢。身體的力量在這里也要助我們一臂之力。這種音色的演奏對我們自身力量的爆發是一種很好的鍛煉。
總之,筆者認為鋼琴演奏這門藝術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感悟。多動腦、勤思考才能使我們演奏出來的音樂更加迷人動聽!
參考文獻:
[1]魏廷格.鋼琴學習指南——答鋼琴學習388問[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