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麗
摘 要:本文建議企業在剖析企業財務狀況時,要結合傳統財務指標和新型財務指標,以便為企業的管理者做出正確的經營決策提供可靠信息,同時企業管理者要不斷地去學習新型財務指標,分析時候要適當結合非財務指標分析,這樣有利于企業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傳統財務指標;企業管理;EVA;MVA;MVAR
如今的資本市場是理性的、規范的,因此財務指標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分析越來越重要,正確的財務指標分析是科學決策的前提。
一、傳統財務指標在企業管理中作用
通過對傳統財務指標分析可以給相關信息使用者提供財務信息,以便做出正確的決策。財務指標主要有以下作用:保持合適的負債比率,以保證企業償債能力同時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合理運用營運能力指標分析可以很好評價企業各個部門的經營業績及綜合業績,從而來考核部門經營效率,為企業進行獎懲提供依據;增加銷售收入,降低銷售成本,從而提高銷售毛利,使企業的盈利能力變強,以保證企業在市場中占有絕對的競爭優勢。
(一)適度的負債有利于企業更好的發展。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當企業有好的投資機會及企業經營效率較高時,適度的負債對于企業來說并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有利于企業更好的發展。一般來說,企業的籌集資本主要來源于權益和債務,當企業的報酬率大于借貸資本所產生的利率時,利用財務杠桿會給企業帶來更多的財富,但是企業的經營者要樹立正確的負債理念,不能亂用償債能力指標,這樣會使企業陷入困難,作為企業經營管理者要善于使用償債能力指標,保持合理的資本結構,保持適度負債經營,以保證企業償債能力同時降低財務風險,這些都是企業持續經營的基礎。
(二)利用營運能力分析指標來考核部門的經營狀況。一個企業的整體盈利能力取決于各個部門之間的合作狀況、盈利狀況等。在企業的部門中有一些部門雖然沒有參與生產過程,但是這些部門是企業不能缺少的,而相對于一些企業來說很重要。例如:部門中研發部及人力資源部,這些部門在企業中充當輔助性的角色。因此在考核部門經營狀況時不能獨立的考核和評價,要結合其他部門一起評價,這樣才會有價值。企業的高層管理者要保證各部門目標和企業的目標是一致的,因此考核評價各部門經營業績顯得很重要,要使每個部門都得到相應的獎懲,有利于企業的管理。
(三)對盈利能力分析有利于提高企業競爭優勢。大部分企業都是營利性組織,企業存在的目的就是盈利,如果一個企業沒有很強盈利能力,那么在競爭惡劣的環境下是不可能生存下來。企業管理目標就是使股東獲得更多財富,管理者在進行企業管理時,要把企業的目標當作是自己的目標,認真對盈利能力指標進行分析,用數據簡單說明企業盈利能力的強弱,抽象的概念從而變得具體化,以便用來評價企業盈利能力。企業只有在不斷盈利的情況下才會吸引投資者,當投資者相信企業有很強的盈利能力,那么投資者愿意把資金投入企業。利用盈利能力指標分析可以為企業做出準確的投資決策提供可靠信息,同時也有利于企業擴大經營規模,相應的在同行業中占有一定分量,這對企業在競爭惡劣的環境下有生存下來的空間。因此企業管理者運用好盈利能力分析指標為企業服務,使企業具有很強競爭優勢。
二、傳統財務指標分析存在的缺陷
傳統的財務指標不是完美的財務指標,在使用傳統財務指標實際工作中會發現其存在很多的缺陷,缺陷對于使用者都是致命的,因此分析傳統財務指標的缺陷尤為重要,所存在的缺陷主要有以下這些。
(一)指標的假設前提存在缺陷。在償債能力指標分析中的短期償債能力指標是以企業清算為前提,沒有重視企業的融資能力并且用靜態的眼光看待企業的償債情況,顯然不是很準確的。另外,有經驗的經營者都知道企業的應收賬款有時候是不可能按時收回來,或者根本不能收回,但是在使用償債能力指標中速動比率的假設前提是應收賬款償債能力大于存貨償債能力。因為存在這些假設,使得企業的償債能力指標不能真正的反映出企業償債能力強弱。
(二)指標的計算數據來源不確切。企業財務指標大小是用數據計算出來的,而這些數據受很多因素影響,從而會影響分析的準確性。如一些企業沒有按照標準的會計準則來做賬,相應的數據缺乏真實性和可比性,這樣會影響數據的來源不確切,另外一些企業存在關聯企業,那么其利潤存在一定的水分,用這樣的利潤來計算指標缺乏真實性,這就是所謂的粉飾報表,單純通過財務指標分析難以發現問題。
(三)財務指標不能預測未來風險。財務指標反映的是過去的經營活動,而對未來的風險缺乏準確的預測。因為計算這些指標用的是歷史數據,對未來的情況不能準確的判斷,這樣會使企業陷入困境。
(四)財務指標容易被內部人操縱。由于目前會計制度采用的是權責發生制,企業的管理者需要什么樣的財務數據,可以利用這一制度對財務指標的數值進行操縱,那么外部使用者看到的數據就不是企業的真實情況,而是對企業有利的數據,這樣會誤導外部使用者。目前很多大型企業都存在這種現象,讓很多外部使用者對此喪失信心。
三、新型財務指標模型—EVA、MVA與MVAR
由于傳統的財務指標存在一定的缺陷,決策者在做經營決策時利用傳統的財務指標分析可能會被誤導,以至于企業錯失很好的投資機會及可能會使企業陷入經營困難的環境中,并且利用傳統財務指標不能準確剖析企業的經營狀況,加之傳統財務指標可操作性不強,存在很多主觀因素,致使這些指標的實用性越來越弱。目前我國許多大型企業開始使用新型財務指標,原本虧損的企業也慢慢有所改觀,利用新型指標好的企業能夠做到扭虧為盈,因此新型的財務指標將會被很多企業運用,相對傳統財務指標來說,新型的指標在某些方面更加準確剖析企業的實際情況,這對于企業來說是有利的。
(一)EVA指標在企業管理中的分析。20世紀80年代,美國思騰斯特管理咨詢公司推出經濟增加值指標(EVA),該指標克服傳統財務指標存在的缺陷,更加全面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及體現出企業管理方面的能力。
(1)EVA的概念。EVA的概念是美國思騰斯特管理咨詢公司在1991年提出的,也就是經濟增加值,衡量企業業績的財務指標。EVA是指稅后凈營運利潤剔除債務成本和權益成本后的利潤,也就是說投資者所取得的大于開始投入的成本,說明企業創造了財富。該指標目前被很多上市公司使用,因為該指標能夠充分反映企業的實際情況。(2)EVA的計算分析。EVA的計算公式:EVA(經濟增加值)=(營業利潤-所得稅)-(總資本*加權資本成本率),如果該指標的計算結果為正值,說明股東的財富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增加,對于企業來說是好的現象;如果該指標的計算結果為負值,說明企業出現虧本的現象,消耗了企業的財富,這樣對于企業來說是不利的。舉例說明該指標在企業管理的實際運用,例如:企業的總資本為3000億元,企業的加權資本成本率為20%,那么資本成本為600億元。當企業的稅后凈營業利潤為1000億元是,該企業的經濟增加值(EVA)為400億元,也就是為股東創造了400億元的財富;當企業的稅后凈利潤為500億元,那么經濟增加值(EVA)為-100億元,表面上該企業還是賺錢的,因為稅后凈利潤為500億元,但是這已經給股東造成了100億元損失。說明運用該指標更加能夠反映出企業管理者是否為股東創造了財富,而不能說明稅后凈營業利潤大于零就是盈利,該指標在上市公司中廣泛使用。(3)EVA的優點和缺點。EVA的優點:傳統的財務指標只考慮負債資本成本,而該指標考慮了權益資本成本和負債資本成本,更加能夠反映企業的真實價值和股東的財富;通過對該指標的分析使企業更加著眼于未來,為企業營造一個良好的競爭優勢; EVA指標的提出使企業能夠更好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也能更加嚴格考核企業的經營業績,使管理者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改善;可以把該指標作為獎懲的依據,能夠更好的進行有效的管理,提高企業的效益;減少了會計信息失真的其他因素的影響;該指標有利于企業統一利益和奮斗的目標。
EVA的缺點:到目前為止,使用該指標的企業還是相對較少,我國的很多上市公司比較喜歡運用該指標,但新公司不喜歡運用該指標,因為不太實用;同樣該指標容易被管理者操縱;該指標無法脫離數據滯后的限制,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機會稍縱即逝,因此該指標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等等。
(二)關于MVA指標與EVA指標。美國思騰斯特管理咨詢公司是第一個使用MVA指標的,該指標被叫做市場增加值,用公式可以表示為:市場增加值(MVA)=資本市場價值-投入資本。該指標(MVA)反映的是一個企業從起初的成立到目前為止,考慮到保留盈余在內,投資者目前以市場價格出售企業的股票所得的回報與企業成立時投入的資金的差異,企業利用MVA指標能夠很好評價企業的經營成果。如果該指標計算結果為正值,就表明企業是賺錢的,如果計算結果為負值,說明企業是虧本的,那么應該找出解決的辦法保證企業扭虧為盈。
MVA指標和EVA指標存在一定的聯系,MVA是所有將來EVA的現值,增加EVA的同時,相應的MVA也隨之增加。但是MVA指標和EVA指標也是有區別的,企業利用EVA指標是評價或考核企業過去的經營業績,然而MVA指標是用來對未來市場進行評估,通過MVA指標來預測企業未來的前景。如今市場,競爭日益加劇,要想企業在未來有一席之地,那么分析MVA指標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國的企業應該注重MVA指標分析,保證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三)MVAR指標的優勢。MVAR指標就是經濟增加值率,是MVA的現值和企業投入資金的現值的比率。該指標可以反映企業發展能力狀況和盈利能力狀況的綜合指標,能夠客觀的評價投資者資本增值水平的高低,客觀的考核企業的管理效率,有利于企業分析出自身存在的缺點,該指標可以通過投資者投入的資本算出企業資本增值水平,說明該指標比MVA指標更加有效,因此企業在進行管理的同時要結合這些新型的財務指標對企業的管理水平進行考核,為股東創造更多的財富,為企業創造更好的未來前景,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
結語:隨著市場經濟的完善,競爭不斷加劇,一個企業要在競爭激烈環境中生存下來,良好的企業管理水平顯得尤為重要,管理者在進行管理時必須要用到財務指標分析,財務指標分析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工具,同時也是考核企業經營成果的標準,利用好財務指標分析來為企業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 馬仁女.財務比率指標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0年22期
[2] 趙艷榮.淺議財務指標體系的局限性及改進[J].中國農業會計.2011年6期
[3] 左勇.現代企業財務指標局限及改進措施[N].財會信報.2010
[4] 劉文.淺議財務分析的運用[J].財經界(學術版).201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