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每節(jié)語文課前利用三到五分鐘時間,通過演講的方式探索語文教學改革的新途徑,以達到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增長知識、形成健全人格的目的。
關鍵詞:讀稿式;脫稿式;提綱式;即興式;辯論式
陶行知曾說過:“演講如能使聾子看得懂,則演講之技精矣!”這句話足能體現(xiàn)出演講的魅力。演講使用的語言悅耳動聽,具有旋律感、節(jié)奏感,它不僅注重“講”,更加注重“演”,只有在“演”的基礎上才能有效地“講”,并且演講要求演講者的儀態(tài)整潔大方,自然、高雅,配合輔助表情達意的態(tài)勢。
我們從2011級開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行課前三分鐘小演講的教學實踐。實踐證明,演講能有效發(fā)揮學生的語言潛能和實際操作能力。通過在每節(jié)課前利用三到五分鐘時間,通過演講的形式探索語文教學改革的新途徑,以達到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增長知識、形成健全人格的目的。
心理學告訴我們,任何一個正常的人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而年青人在這一方面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開展課前三分鐘演講,正是利用了高中生這一心理特點。例如,在初級操作階段,我提前為學生確定了以《我想對父母說》為主題的演講任務,先讓學生準備了一周時間,然后在上課的時候讓學生上講臺演講,每個人都中規(guī)中矩地寫了一大堆關于感恩父母的話,最初的時候大家都感覺很枯燥。通過“學生演講—學生點評—老師再評—方法提煉與總結”這樣幾個主要環(huán)節(jié)的操作,慢慢的,大家發(fā)現(xiàn)了演講的樂趣!為了有效地培養(yǎng)他們主動性,我們由最初的按學號或座位輪流演講方式轉換成競爭式的主動性演講方式,通過這樣一種方式的訓練,學生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培養(yǎng)起了學生演講的興趣,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就會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來。記得在一次演講中,某同學在以“盲從的害處”為主題的演講中,他是這樣開頭的:“上課前,大家陸續(xù)來到教室,發(fā)現(xiàn)最早來的一個人在仰望天花板,大家也都仰起頭來。好久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異樣,但還是引首仰頸。最初仰頭的人反而發(fā)生了疑問:‘你們都在看什么?‘我們都看你在看……那人啞然失笑:‘我剛才點了滴鼻藥。”聽眾轟然大笑,演講由此轉入正文。這種滑稽幽默的開頭方式,實屬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一種體現(xiàn),與最初的中規(guī)中矩的演講相比,實在有了很大的進步。
演講要想達到較高水平,教師必須不斷地深化下去,這時就需要了解一些演講的理論性東西,對學生進行演講理論的教育。演講方式大致可歸納為五個類型,即讀稿式、脫稿式、提綱式、即興式、辯論式演講。具體來講:
(一)讀稿式演講,就是平時所說的備稿演講,演講者事先準備好稿子,然后在大會上逐字逐句地向聽眾念一遍。其優(yōu)點是演講者對所講的內容能事先加以慎重考慮,反復推敲,這樣寫成的演講稿結構嚴謹,措詞得當,這種演講方式適合在比較重大比較正式的場面中運用。
(二)脫稿式演講,要求演講者事先寫好稿子,并且反復練習,背熟后脫稿向聽眾演講。它是演講比賽中運用最廣泛的一種方式。其好處是,演講者事先能夠在演講稿上精雕細琢,然后認真練講,反復背誦,默記于心,有了一定的把握才上臺演講。這種方式比較適合于初學者。
(三)提綱式演講,它不要求演講者一字一句寫成完整的演講稿,只要把演講的層次結構按提綱形式寫下來,然后就借助提綱進行演講。演講者根據(jù)幾條原則性的提綱,當即發(fā)揮,闡述論題。此外,提綱式演講也保持了讀稿式演講和背誦式演講的優(yōu)點——對所演講的內容可以事先有所準備。可以有一定的時間收集材料,考慮演講要點和論證方法,采取提綱挈領的方法,把整個演講的結構層次,主要例證用簡練的句子排列出來,以便演講時靠它來開啟
思路。
(四)即興式演講,這是演講的高級階段,這種方式演講者在演講前沒有任何準備而臨時組織語言演講,有主動和被動兩種。所謂主動是指沒有外力的推動和督促而發(fā)表的,演講者一般是會議的主持人。所謂被動是指演講者本未打算演講,但在外力推動下,不得已臨時發(fā)表演講。
(五)辯論式演講是指就某個問題或某種情況進行論辯、比較,以斷定其是非曲直的演講。常用于政治界、學術界、外交界和一些演講比賽。
高中語文課前小演講常用的方式是前三種。通過前三種方式的訓練,我們相信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能力會有很大的提高。相信語文課前三分鐘小演講這種方式,一定能在語文課改的道路上增光添彩!
參考文獻:
晉會平.開展課前演講,培養(yǎng)說話能力[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4(08).
作者簡介:張發(fā)剛,男,1971年12月出生,本科,就職于四川省蒼溪實驗中學校。
王雪蓮,女,1975年5月出生,本科,就職于四川省蒼溪實驗中學校。研究方向:課前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