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問題意識的培養是學習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學習的出發點。換個角度看,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是創新意識的基礎,可以促使學生的思維在問題的發現、問題的分析和問題的解決上得到不斷延伸和發展。促使學生創新思維的源泉不斷涌現,是探求知識的動力和終身學習的基礎。所以,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以問題意識為中心的教學手段,培養高中生的問題意識,從而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產生。
關鍵詞:高中生;物理教學實踐;問題意識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高中物理教學對學生以及教師提出了更為苛刻的要求,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而問題意識的培養是需要學生能夠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能夠讓學生在不斷的質疑問難中找尋知識的根源,從而推動新的知識產生。在高中物理學習階段中,教師更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通過問題的發現帶動學生對物理學科探究的欲望,刺激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探尋物理界的奧秘,樹立學生的問題意識觀念,從而更好地提升高中物理教學質量水平。
一、營造良好的物理課堂學習氛圍
在高中教學階段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發揮的思想空間,
這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理念,主動將課堂的主動權轉讓到學生手中,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創造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讓學生能夠積極大膽地進行知識探索,勇于在課堂上進行表現,敢于向權威挑戰,在課堂上學生可以自由發表不同的意見,這樣才能促使學生不斷提出新的問題,讓學生不再拘泥于課堂的限制。
在高中物理教學課堂上要形成獨立、民主、自由的課堂教學氣氛,教師就必須要善于引導學生不斷地進行質疑問題、發現問題,支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心中獨特的想法,或者是說出自己對物理章節知識點中不能理解的地方,加強物理教學的針對性施
教。在課堂上能夠允許學生質疑,能夠允許學生在課堂上提出與教師不同的教學觀點,并且指出教師在課堂上的不足之處。
二、巧妙運用問題情境教學
在高中物理教學實踐過程中,要注重對現實生活中物理現象的映射,創設現實生活的情境,讓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現實生活中的物理,從而可以讓學生向現實生活提問。
物理是以實驗為根基的學科。所以實驗是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特別是在高中物理教學階段中,物理實驗是學生產生疑問最多的地方,通過物理現象中產生的問題,教師要加強引導學生進行解答,在實驗中創設良好的情境,讓學生能夠在實驗教學過程中開啟思維,例如,在“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的實驗中,把附有滑輪的長木板放在實驗桌上,將滑輪輕放在實驗桌面。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木板上,并連接好電路。然后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并跨過滑輪,在滑輪下邊掛上合適的鉤碼。第二階段就是將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將紙條系在車子的后面,讓車子帶動紙條。打點計時器就在紙帶上打下一列小點。換上新紙帶,重復實驗三次。從這三次的計算結果中舍棄一些比較密集的點子,這樣讓學生可以直觀地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
綜上所述,教師要能夠在物理實驗中不斷引導學生產生新的問題,營造良好的物理課堂教學氣氛,讓學生在課堂上不斷發現問題并解決好相關的問題。這樣在不斷的質疑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從而讓學生產生對問題探究的熱情。
參考文獻:
[1]周久璘.教師應當如何設計與呈現物理“問題”[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9(07).
[2]胡琴.小學新課堂紀律管理研究.華中師范大學,2011.
作者簡介:范彥,男,1987年07月出生,大學本科,就職學校:江蘇省宜興中學,研究方向:高中物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