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海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實際經驗出發,運用教育生態學原理,對大學英語后續課程教學模式、課程設置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對生態化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建立完整、規范、科學以及生態的大學英語后續課程體系的策略,這樣有利于完成整個課程的建設,爭取完美達到《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最終目標。
關鍵詞:國際化人才;生態化課堂;英語后續課程體系
2007年《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正式頒布,提出各個高等學校應依據自身的情況,依據《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及本校對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制定有針對性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將語言技能類、綜合英語類、語言應用類、專業英語類以及語言文化類等必修課程及選修課程有機結合在一起,保證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通過英語的學習得到提高和訓練。
一、課堂生態化的理論依據
“生態學”這個名詞是在19世紀中葉提出的,主要是對生物體及其生存環境之間的作用進行研究。在20世紀初生態學的原理、思想以及方法被廣泛用于社會科學的多個領域,同時由此衍生出教育生態學概念。教育生態學主要是以生態學原理為依據,聯系、整體和平衡的機制與原理,對系統內部結構和周邊的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相互關系以及相互適應等現象進行考察,主要研究教育與其周圍的生態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機理和規律等科學。教育生態學運用生態學方法以及原理對教育進行研究,充分體現出現今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領域興起的跨學科研究方法所具有的趨勢。因而運用生態學的思維方法對教育規律進行研究成為了一種新的視角。
二、海洋高校大學英語后續課程教學中生態化環境的缺失
通過與近幾屆海洋高校大學英語后續課程的老師進行交流,本文總結出其中存在的一些常見問題。通過教育生態學的角度進行分析,后續課程教學中仍然具有很多不生態、不和諧的問題,如課程設置未滿足學生的興趣或者需求。最近幾年我國高校的大學英語后續課程仍然處于嘗試階段,主要開通的課程包括高級英語、商務英語、英語寫作、跨文化交際、影視賞析、英美文學賞析、英語口語等,通過對學生的調查發現,這些課程仍然無法滿足一些學生的需求,這也說明現今設置的課程對大學英語后續課程的設置仍然存在不合理現象,而且具有隨意性,無法全面滿足學生的需求,不符合全面而富有個性的人才教育生態學原理。
后續課程課堂教學中的生態失衡。通過與教師交流發現普遍存在的問題包括:一是學科知識問題;二是教材問題。教學評估體系的生態失衡。現今的后續課程教學不具備一套科學的教學評估體系,主要采取讓學生完成論文作為教學效果評估方式。這具有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如很多學生能力不足,無法書寫,或者草草應付、抄襲,也不利于學生在課堂上的討論等。
三、生態化海洋高校大學英語后續課程的建構
大學英語課堂生態系統主要是用于一定的教學空間上,主要中心為課堂教學,教師、學生以及教學環境是三個相互作用、相互關聯的有機體,具有動態、整體以及開放性的生態環境。在課堂微觀生態系統上,教學模式、課程設置、教室、評價體系、排課、設備以及座位等分布安排、同學關系、師生關系以及學生的生活空間、心理狀態等都會影響教學的整體效果以及學生的成績。我主要通過以下幾個策略對生態化大學英語后續課程建構提出意見:課程設置與教學生態因子的協同發展;改變課堂教學理念,使課堂生態主題成為平等的價值主體;和諧情感的營造;雙語授課、多媒體小班授課形式;個性化學習小組的建立;完善考試評價機制。
海洋高校大學英語后續課程建設是教育生態系統中的重要因子,其教學模式、課程設置、教學評估以及教學內容等不僅與大學英語學科建設的未來發展息息相關,更關系到我國海洋事業的發展前景。因而運用教育生態學的原理和觀點來指導大學英語后續課程的建設是當今必須解決的問題,也是保證課程良性循環發展的一個要求。
注:本文系“2013-2014年度遼寧省國際教育十二五科研規劃課題”LNGJ141169。
參考文獻:
孫樹芳.大學外語課堂生態化模式研究[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3).
作者簡介:劉芳,女,本科,就職學校:大連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大學英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