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小英 李勇
自2007年以來,結合《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全面實施,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廣泛、深入地開展起來,并在陜西民辦高校中悄然興起。然而,由于體育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陜西民辦高校體育教育的發展受到制約。本文通過訪談、問卷調查和文獻資料法,分析了陜西民辦高校體育師資隊伍現狀,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本文以陜西17所民辦高校的在職體育教師為研究對象,這17所民辦高校是:西安培華學院、西安外事學院、西安歐亞學院、西京學院、西安翻譯學院、西安思源學院、陜西國際商貿學院、西安東方亞太職業技術學院、西安海棠職業學院、陜西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陜西旅游烹飪職業學院、西安汽車科技職業學院、西安高新科技職業學院、西安城市建設職業學院、陜西服裝藝術職業學院、西安科技商貿職業學院、陜西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法選取了三種:一是文獻資料法。在西京學院圖書館、陜西師范大學圖書館、陜西省圖書館以及中國數據期刊網上查閱了10部相關專著、近60篇相關學術論文,為本研究做了堅實的理論準備。二是走訪調查法。三是問卷調查法。2011年9月,發放問卷200份,收回問卷174份,其中有效問卷168份,回收率和有效回收率分別為87%、84%。
調查結果顯示,陜西民辦高校體育教師普遍對學校和工作回報不滿意。由于陜西民辦高校制定的制度不合理以及不重視體育課程,加上體育教師的工作回報不高,造成不少體育教師對職業發展失去信心,離職率偏高,在職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不強。
1.陜西民辦高校體育教師的任職動因。表1顯示:兼職體育老師占教師總數的14.2%。兼職體育老師的工作態度、工作目的、工作心情都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在陜西民辦高校的在職體育教師中,由于大學畢業后沒找到工作而不得不擔任體育老師的人數達62.2%,而為了積累工作經驗以利于今后跳槽的有23.6%,出于其他原因擔任體育教師的占9.4%。由此可見,陜西民辦高校的大部分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工作缺乏職業認同感,這勢必導致師資隊伍的穩定性較差,影響體育教學質量,同時也成為學校體育教育健康發展的巨大隱患。

表1 體育教師任職動因
2.陜西民辦高校體育教師的進修情況。表2的調查數據表明:高達52.8%的體育教師沒有參加過培訓和進修,這導致體育教師在學術上難以進步,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幾乎一成不變。參加過1~2次進修或培訓的教師占37%,參加培訓和進修多于3次的體育教師僅占10.2%,體育教師的進修和相互學習的機會太少。雖然有50%以上的體育教師愿意參加科研活動,苦于沒有學習的機會;有37.5%的體育教師認為,由于學校資金投入不足,難以為教師提供更多的學習和交流機會;有不到10%的教師因為不愿出差而安于現狀,面對學習機會總是選擇放棄。

表2 陜西民辦高校體育教師參加進修和培訓情況
3.體育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不足。89頁表3數據表明,陜西民辦高校的多數體育教師認為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一是教師的科研水平低,直接影響體育學科的廣度,導致教學內容太過狹窄。二是工資待遇低。工資是教師生存的保障,也直接影響教師的心態,進而影響體育教學質量。此外,教師學歷水平低、數量不足、不安心本職工作、學習新知識的意識不夠,也是存在的問題。只有妥善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有效改善陜西民辦高校的體育教育狀況。

表3 體育師資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不足
對調查結果進行科學分析后可得出以下特點:一是體育教師的性別結構不合理;師資隊伍學歷不高、缺少高職稱教師;教師的年齡結構也不合理。此外,體育教師的工作穩定性差。二是陜西民辦高校的體育教師大都擁有多項技術技能,承擔多個體育教學的項目內容,這是民辦高校的一個特色,在公辦高校卻較為少見。陜西民辦高校的體育教師擁有超前的教育理念,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思想。三是雖然陜西大多數民辦高校的體育教學硬件設施、場地和教學環境令人滿意,但部分高校仍存在體育教學場地不足、教學環境差的問題。四是部分民辦高校領導對體育教學不重視。
1.消除對體育教學的誤解。部分民辦高校的領導對體育教學存在一定的理解偏差,認為體育教學就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分散精力的方式,讓學生能更好地投入其他學科的學習。對此,應該鼓勵學生學習體育課程,努力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重視體育教師相互聽課的環節,讓體育教師積極、主動地投身于體育教學。
2.嚴格選拔體育教師。陜西大部分民辦高校的體育教師年齡結構不太合理,且普遍存在學歷層次較低的問題。建議多引進女教師,使男女教師比例協調。同時,還應注意引進更多的高學歷體育教師,提高體育教師的待遇。
3.重視體育教師的培訓和進修。陜西大部分民辦高校的領導對體育教育科學研究的支持力度不夠,甚至沒有科研經費方面的專項投入,也不重視體育教師的培訓和進修,這就導致體育教師無法及時更新自己的技術技能。學校應該加大體育教育科學專項研究的經費投入,為體育老師提供進修和培訓的機會。
4.改善體育教學的環境和硬件設施。陜西部分民辦高校體育教學的環境和硬件設施有待改善。只有改善體育教學的硬件設施,才能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筆者還提出以下建議:一是院校領導要高度重視體育課程,適當聘請有關專家舉辦講座,了解體育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關注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和態度。二是學校應注重體育教師的培訓和進修,為教師提供更多的學習和交流機會。三是制定相關的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督促體育教師用心教課,從而提升體育課程教學質量。可以同步展開賽課活動,激勵體育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四是優化體育師資隊伍的結構。要保證體育師資年齡的合理化和男女比例平衡,加大高學歷體育教師的引進力度。五是保障體育教師的地位。體育教師擁有和其他學科教師一樣的義務和權利,尤其在工資、辦公條件等方面要有一定保障,以此保障體育教師的地位。六是完善場地建設和硬件設施建設,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