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本教育是當今教育改革的方向,如何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實施好教育,不僅依靠良好的教師素質,先進的教學經(jīng)驗,還要處理好師生間的關系,平衡好不同學生不同層次的需要。
關鍵詞:生本教育;教育改革;師生關系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因此,生本教育的方案一旦確定,教學改革就成了重頭戲。在建立新型師生關系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因此,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關鍵在于提高教師的素質和職業(yè)道德。調整“師生關系”,關系學校質量的發(fā)展與提高。只有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才能充分發(fā)揮新課改的作用。
一要尊重學生。教師首先必須學會尊重學生。毫無疑問,教師的人格應該得到尊重,但教師的尊嚴不是法定的也不是理所當然的,而是通過對學生的尊重、通過自己的艱苦勞動換來的。搞改革首先必須改革目前極不合理的師生關系,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真正創(chuàng)造出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減負”才能落到實處。
二要幫助學生。做學生的朋友,做學生的導師。學校是一個育人的場所,這里需要的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平等、和諧、互愛。學生不應該只學會服從,而更多地要學會問“為什么”。現(xiàn)在一些教師存在一種偏見,對學生常有居高臨下之感,對待學生,猶如上司對待下級。其實學生和教師一樣,都具有獨立人格,因此,教師必須理解學生多方面的需求,使他們得到全面發(fā)展。
三要相信學生。做教師的常常不相信學生的能力和水平,總覺得自己在各方面都高于學生,所以同學生談話往往是教導的甚至是教訓的口氣。其實學習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知識的獲取是學習的主體與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但最終還是通過內(nèi)部的轉化才能得以實現(xiàn)。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內(nèi)化過程,獲取知識的品位也不一樣,不能用一個標準要求所有的學生,也不能用同樣一種方法對待所有的學生。學生不堪重負,實際是教師觀念上的過錯,錯就錯在教師不相信學生的自主能力,總想包辦代替;錯就錯在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唯訓為法”,以強化訓練為唯一辦法,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扼殺了學生的個性。
因此,要改革我們的教育,教師就必須從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中解放出來,淡化自己的權威意識,增強自己的服務意識,摒棄以教師為中心的舊觀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新觀念,幫助學生,相信學生。非如此,“減負”只能是一句空話;非如此,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也只能是空談。
參考文獻:
王繼祖.新教育環(huán)境下良好師生關系的作用[J].新課程,2014(4).
作者簡介:陳宏偉,女,1976年11月26日出生,本科,就職學校:河北民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研究方向:生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