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的教育體制的發展,對各個學科的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真正落實到教育實踐的實處,保證教育教學的根本,從而引發對教育實踐的討論。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實踐
當前,許多學校的數學教育還一直處于學生對知識內容死記硬背以及應付考試的循規蹈矩中,教師在實施教育時也不加以重視,只是停留在空洞的理論和概念上,沒有改革和創意新意,就是照搬原有的模式和思路,致使初中數學的教育理念沒有真正落實到教育實踐中。
一、結合生活實踐應用于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師在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時,應更多將數學學習中的事例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積極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用數學思維思考,在
數學課堂學習中加入生活的元素,將兩者巧妙地聯系在一起,養成好習慣。
例如:某百貨商場在“十一”假期將衣服進行銷售,用每件80元的價錢銷售出兩件衣服,其中一件賺了原價的40%,另一件虧了原價的40%,計算這兩件衣服的銷售對于總的銷售額的虧損和凈賺情況。假設賺40%的服裝原價x元,它的凈賺金額為0.4x元,則方程式為0.4x+x=80,解得x=57,則虧的方程式y-0.4y=80,y=133,則虧損大于凈賺。在這樣的課堂數學學習中,學生可以在生活中簡單及時地辨別相關數字表面呈現的假象,提高學生的生活辨別力,同時在數學的學習課堂上,促使學生學習,激發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學習的激情。
二、在課堂教學中尊重不同見解,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
數學是一門需要相互之間發表見解、積極討論的學科,這就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彼此討論和交流,從而促進教育教學的不斷完善。在教師上課之初,多在課堂上和學生交流,激發學生對此類學科的興趣等。在上課過程中,適當地設置相應的問題,展開討論和交流,讓學生積極地發表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觀點,對問題的多角度分析,這樣可以使學生的思想活躍起來,形成思維意識的沖擊,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保證實踐的真正實施。
例如:已知,在圓中,以O為中點,HI為圓的直徑,MN為弦,HI與MN垂直,S為垂足,根據條件可以得到什么(不添加任何輔助線)?有的學生從線段的相等性來看OH=OI,MS=NS,HM=HN,MI=NI;還有的學生從角的全等上來分析,得出∠HSN=∠HSM,∠HMN=∠HNM,∠MHI=∠NHI等思路。
三、注重合作探究,落實教育實踐
自由、輕松、合作式的教育教學及學習活動是好的思維躍動的條件。所以,在教育實踐中,應積極組織一些與數學學習有關的小活動,落實到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應在數學課堂或課外游戲中展現出來,用活動及游戲的方式來探討數學,用合作的形式把握數學在生活及游戲中的真正實踐。
例如:在初中數學課堂進行關于方程的討論和交流。在“十一”長假中,學校組織教職工58人一起參加旅游。學校在組織之前,安排一位教師去看看租用車輛的情況。教師回來報告說大型客車一次可乘34人,一輛300元,小型客車一次可乘25人,一輛78元,校外面包車一次可乘7人,一輛50,請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對這類問題的三種方案進行分析討論和交流。這類試題,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可利用大課堂的時間,引導學生發揮合作的精神,積極地討論和模擬實踐,用游戲的方式實際表現出來,讓學生對車輛的應用條件進行分析,教師在數學教育中積極地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實現在課堂上進行教育教學實踐,激發學生的思維。
初中數學的教育應切實落實到實踐當中,表現在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不可一味循規蹈矩,要適時地改革和創新教育模式,像一些事例的列舉要體現其靈活性,當然還要緊抓對教學實踐應用的分析。相信在教育體制的不斷完善下,初中數學的教育質量越來越高,教育實踐也會落到實處,從而真正實現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朱仁江.初中數學問題結構性變式教學的實踐研究[J].中學數學雜志,2007(06).
作者簡介:王云和,男,1963年1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湖南省邵陽縣蔡橋鄉中學,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