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秀

今年7月,我帶領神木縣政府辦、招商局及相關園區負責人,赴上海、北京兩地開展招商引資工作。我們登門拜訪老朋友、結識新朋友,通過開誠布公的交流,使我產生了很大觸動。結合在京滬兩地的所見所聞,對照神木縣實際,有了以下幾方面思考。
一、神木要努力打造東部產業轉移的承接基地
隨著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四個中心”建設的不斷深入,上海產業轉移的力度進一步加大。一方面,上海迫切需要通過產業轉移騰出更多的資源和空間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業;另一方面,上海企業需要積極地對外擴張和開展合作,通過與周邊地區的聯動發展進一步提升產業和企業在全國乃至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北京把河北省作為產業轉移的主要地區,例如,承德承接中關村相關產業,北京新機場空港新區規劃范圍則是廊坊市部分區域,唐山曹妃甸區承接北京石化、裝備制造、鋼鐵等產業轉移,并將與京津合作打造環渤海自由貿易區。
在這樣的背景下,遠在內地的神木縣應該如何抓住機遇,在東部產業轉移過程中承接更多優質項目?答案是:資源和環境優勢。神木縣優質的煤炭資源、潛力巨大的新能源、實力雄厚的工業體系、日益完善的交通條件,可以確保我們有足夠的接納能力來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我們要瞄準東部發達地區產業轉移趨勢,全力開展“走出去”招商引資活動,努力把神木建成具有強大吸引力的產業轉移承接基地。
我們考察了位于燕郊的祥天電力工程有限公司“自然能源環島發電儲能系統”,這是一項新能源領域的新發明,其工作原理是以自然能源作為原始動力,將采集到的機械能量轉換為直流電能,再由該公司自主發明的超寬頻、高性能的電力逆變器進行逆變,輸出符合國家標準的穩定電源,一部分用作企業生產用電,一部分并入國家電網,再將剩余電力以20Mpa壓縮空氣的方式儲存起來。這一系統的核心是“壓縮空氣儲能發電”,根據這個原理,該公司制造出了空氣動力汽車,每輛車備有一定數量的氣罐,釋放出壓縮空氣帶動汽車發動機驅動,實現了真正的零排放。下一步,可借助神木縣充足的自然能源,結合正在推進的采空塌陷區光伏發電工作,發展自然能源環島發電儲能系統。
二、園區建設要發揮好產業集聚效應
招商引資過程中,我們發現企業最關心兩個問題:政策環境與載體環境。載體環境很大程度反映在工業園區的建設上。神木縣規劃建設的共有“八區六園”,整體來說,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規劃、管理不規范。有些名義上是工業園區,但一直沒有明確的規劃設計、管理機構等。二是布局小而分散。神木縣目前共有蘭炭生產企業48戶,分布在八個蘭炭集中區內,布局較為分散,本質上沒有起到集聚發展的效應。三是園區功能發揮不足。工業園區承擔著資源集聚、企業孵化、技術滲透、示范帶動、外圍輻射等基本功能,神木縣在這些方面做得還不夠好。
我們在上海松江工業區了解到,園區管委會在項目審批、規劃管理、建筑管理、土地開發、養老保險、勞動人事等方面實行“一站式”管理;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建設總公司是工業區內基礎設施的承擔者,同時為投資項目在規劃、配套、設計、施工等方面實行“一攬子”承包;松江外商投資服務公司可為外商代理各類文件以及代辦工商、稅務、海關等登記手續,實行“一條龍”服務。這“一站式、一攬子、一條龍”的園區建設理念,值得我們學習借鑒。此外,松江工業園市政基礎設施達到“七通一平”,即通道路、電力、通訊、自來水、污水處理、雨水處理、液化氣,以及土地平整。神木縣應參照其做法,進一步完善招商優惠政策。
推進產業集聚,企業的示范帶動至關重要。在上海,我們與臺灣瑞銘塑膠工業公司董事長黃振吉先生重逢,他提到了建設“臺灣村”的構想。這個構想是,通過在神木投資建設工程塑料項目,將項目相關的上下游臺商吸引過來,逐步形成臺商聚集區,同時在聚集區引進具有臺灣特色的配套生活服務設施,進而形成一個臺灣人的生活村落。我們應該努力創造條件,從具體項目抓起,用10到15年的時間,打造神木的“臺灣村”,這對神木縣產業結構調整、文化水平提升以及城市形象塑造都將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
三、通過“借雞下蛋”提升神木縣科技創新水平
在座談中,有企業家問到:作為內地的一個縣城,神木能否復制上海自貿區的相關政策,從而為投資者提供更為優良的發展環境?按照中央公布的整體方案,當前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有五大任務,神木縣重點可借鑒其中兩點:一是轉變政府職能,推進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審批轉為注重事中、事后監管,建立一口受理、綜合審批和高效運作的服務模式;建立集中統一的市場監管,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市場監管等。二是擴大投資領域特別是服務業的開放,暫停或取消投資者資質要求、股比限制、經營范圍限制等準入限制措施,營造有利于各類投資者平等準入的市場環境。
與上海相比較,神木深居內陸,不具備大規模發展貿易的條件。但是神木縣坐擁世界上最優質的煤炭資源,更擁有得天獨厚的土地、水利等自然條件,已建成六大支柱產業、初步形成四大循環產業鏈條,因此,具有強大的創業空間和創新潛力。隨著省直管縣試點的正式開展,我們在政策制定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權,這為神木縣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我們考察了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團公司。該公司依托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的技術和人才優勢,已成為我國新材料領域代表性企業、工程塑料和新型復合材料領域領軍企業、自主創新和節能減排先進典型之一,核心專利占同行業的60%以上。目前,杰事杰有三大主要生產基地:合肥亞洲單體最大工程塑料生產基地、滁州熱塑性復合材料輕質板材生產基地、遼寧熱塑性復合材料板材生產基地。該公司已有意向到神木投資,屆時,可以形成“杰事杰提供技術—投資公司提供資金—園區企業提供原料—地方政府保障環境”的良性合作模式,圍繞這一紐帶,“借雞下蛋”,進一步發掘神木縣與中國科學院等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機制,繼而在神木縣成立研發中心或科研基地,與國內外頂尖技術和人才實現無縫對接。
四、招商引資工作要做到“大小通吃”
當前神木提出了“二次創業”的號召,要通過市場倒逼、政府引導、企業發力,扭轉當前較為單一的產業結構,增強縣域經濟的活力和持續發展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招商引資工作將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大型項目對地方經濟的發展作用巨大,它可以帶動固定資產投資、稅收、就業等一系列社會事業的發展。而這些項目在落地中對各項要素的要求也更高。上海康拓投資公司計劃投資50億元,在錦界工業園區上馬年產120萬噸煤制油項目,這一項目日用水近3萬噸,年需水量1000多萬噸;國能新興能源集團擬在神木投資年產40億立方煤制天然氣項目,總投資約235億,預計分三期建設,這一項目年耗煤量約1500萬噸,耗水約2000萬噸,用電約16億度。對這些大型項目,必須充分考慮選址、原料、用水、園區承載能力等因素,同時在特殊問題上做到“一事一議、一企一策”,確保項目引進來、落得下、留得住。
在招商引資中,還要注意引進那些投資較小、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落地較為迅速的優質項目。以上海康拓投資公司為例,他們對煤制烯烴、煤制芳烴、煤制乙二醇等項目也有計劃,這些項目在煤轉化領域走得更遠,科技附加值也更高,促成這些項目落地,其意義不亞于大型項目。陜西泓海榮通藥業公司在第二新村工業園區投資建設的生物制藥項目,其工藝主要是以液氮、甲醇等為原料,生產抗生素、抗癌和血管類藥物,此類項目在榆林尚屬首家,在填補全市空白的同時,也為我們延伸產業鏈條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
招商引資工作,既要做好“售前服務”,還要搞好“售后服務”。首先要做到“招進家門”,就是做好項目的調研、儲備、對接,確保項目的落實、落地;其次要“招進人心”,讓投資者有情感認同,并能切實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最終要實現“招進未來”,讓招商引資、引智成果發揮長久的作用,對地方經濟能夠持續的貢獻力量。
(作者系神木縣政府縣長助理、錦界管委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