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照東
回顧歷史,發展民間社會組織的作用是共產黨的一大法寶。
共產黨打天下有三大法寶:一是黨的領導,以中國共產黨為中國革命的領導核心;二是人民軍隊“槍桿子里面出政權”;三是民間社會組織,“組織千千萬萬的民眾,調動浩浩蕩蕩的革命軍,這是我們事業必定要勝利的可靠保證”。組織工人,有工會;組織農民,有農會,特別是貧農協會、貧農團,發動農民,斗地主、打土豪、分田分地、參軍、支前;組織婦女,有婦女協會、婦女聯合會、婦女救國會;組織少年兒童,有兒童團、少先隊……在革命戰爭年代乃至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一段時間,民間社會組織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做了大量工作,為新中國的誕生和鞏固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面向未來,充分發揮民間社會組織服務社會的作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
在確立計劃經濟管理體制以后,社會管理側重行政命令,忽視甚至排斥民間社會組織的作用,形成了不少的問題,也留下了不少后遺癥。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傳統的社會管理方式已嚴重不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從社會管理向社會治理轉變的歷史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我們要更好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必須從各個領域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在現代社會,政府、民間社會組織(社會團體)、企業是參與社會治理的三大主體。發達國家的實踐證明:在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以后,社會發展進入收入差距擴大、社會利益分化、社會穩定的隱患增加、社會矛盾容易激化的階段。正確引導、發揮民間組織服務社會的作用,是促進社會溝通、挖掘社會資源、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國人均GDP已超過6000美元,社會穩定、和諧、繁榮需要合理、充分發揮民間組織服務社會的作用,這將是民間社會組織發展的黃金時期。
民間社會組織如何服務好社會,需要我們做出正確的選擇。一是加強應用研究,充分發揮資政啟智的社會作用;二是加強傳、幫、帶,培養中青年人才隊伍,為社會組織積蓄生機與活力;三是創新機制,充分發揮人才隊伍的積極性與創造力,為社會組織的發展開拓廣闊的空間。
(作者系內蒙古社科院研究員、鄂爾多斯學研究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