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數學教師要想提高效率,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收獲知識,就應該實施快樂教學,讓學生喜歡數學。接下來結合教學經驗,談談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如何實施快樂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樂學;策略
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斯卡特金曾經說過:“教師應該運用自身的全部力量將教學工作變得生動有趣,歡樂鼓舞。”在數學教學的課堂上,筆者發(fā)現當學生喜歡某種活動時,便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如此一來學習的效率無形中提高了很多倍。于是,筆者的數學教學中就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課堂導入,吸引學生注意;利用數學小游戲,營造寬松的氣氛;創(chuàng)設數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如此讓學生樂學,寓教于樂,寓學于樂,有效調動各種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中的積極參與,讓學生快樂學習。
一、注意課堂導入的藝術,創(chuàng)設情境,吸引學生
良好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很快地集中精神到學習上來,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以及興趣,讓學生樂在其中。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應該根據數學課本選擇一些比較符合學生口味的、與小學生年齡段相符合的導入點進行課堂導入。在上課的一開始就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迅速將學生從下課瘋狂玩耍的狀態(tài)中抽離出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望,讓小學生快速進入其中。比如,在小學低年級,進行數數教學時,就可以采用這樣的課堂導入,吸引學生進入課堂學習中。如,教師可以說:“小朋友,新學期開始了,我們去文具店買一些課堂用品好不好?”然后教師可以從事先準備好的書包里面拿出原包鉛筆、鋼筆、小刀以及橡皮擦等等物件,然后讓學生進行觀察,每包放好之后,讓學生自己去數數。在準備好上述之后,教師還可以運用一些小手段,比如說現在我們要買十五支鉛筆、十支鋼筆、十三個橡皮擦,我們應該怎樣拿?讓小學生自己動手去操作,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其中的主體性作用,教師在其中的引導性作用,把原本單一無聊的課堂變得生動起來。而且從數學教學的效率來看,如此快樂有趣的教學方式必定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構建高效課堂。
二、利用數學小游戲,讓學生樂在其中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借助小游戲的作用,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數學課堂環(huán)境,讓學生在其中自由地學習,樂在其中,寓教于樂。我們知道小學階段的學生都有愛玩的天性,心智尚未成熟,對學習的重要性一知半解,因此就需要教師引導。而且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進行理論知識的傳遞,忽視了對學生感性的培養(yǎng),學生很快就會消耗掉自己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尤其是小學一年級、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平時活潑好動,對游戲很感興趣。所以,把游戲引入課堂,寓教學于游戲中,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活動中掌握數學知識,讓學生樂學。比如在實際教學的時候,數學教師可以根據教材適時地設計一些比較有趣的游戲。如,在進行“十幾減幾練習課”教學的過程中,筆者就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設計了“找朋友”的游戲。筆者首先選擇了兩套顏色不同的卡片,然后在這些卡片上寫滿字,一套卡片上寫的是算術式,另一套卡片上寫的是答案。算術式如下14-8,12-5,12-4,16-9,15-8,11-3,14-9,13-6,13-8,答案是5、6、7、8等。然后游戲開始的時候,教師先找?guī)讉€學生進行游戲,當一個學生拿著15-8的游戲卡片的時候,大聲喊:“我的朋友在哪里?”另一個拿著7的卡片的學生,就大聲回答:“在這里。”漸漸的,學生融入這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之后,就開始踴躍地報名參加。通過這種簡單的小游戲,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構建了輕松愉快的數學課堂環(huán)境,既鞏固了學生“想加算減”的計算方法,還使學生迅速地計算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品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何樂而不為?
三、創(chuàng)設數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上,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合適的數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讓數學課堂煥發(fā)活力,充滿樂趣。因此在小學四年級數學統(tǒng)計教學的過程中,筆者就用“動物聯歡會”的標題,讓班級學生戴上獅子、老虎、猴子、小白兔四種小動物的頭飾,進行統(tǒng)計、填表并制圖。學生此時的心情都很高興,感覺像是開派對。在學生的統(tǒng)計圖中,一格代表一只動物,可是當學生發(fā)現班級戴小兔子頭飾的人數格子遠遠不夠的時候,學生之間就開始談論如何解決,想辦法了。這時候筆者又因勢利導,如果在全校范圍內統(tǒng)計或在全縣城范圍統(tǒng)計的話,一個小格子代表一個人還行嗎?慢慢的學生領悟到不行,一個小格子需要代表十個人、一百個人,也就是說統(tǒng)計圖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一格所代表的數量。從此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始終在快樂中自由思考與求知,這也有利于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
總而言之,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采用豐富而有效的教學手段,結合學生尋求樂趣的特點,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樂學的方法與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寓學于樂。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劉明偉.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中國教育科研論,2013(06).
作者簡介:吳惠珍,女,1969年1月出生,大專,甘肅省環(huán)縣環(huán)城小學副校長,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德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