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營造氛圍,創設寬松的環境和學習氣氛,促進學科教學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自主;探究;合作與交流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一種全新理念,它是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教師恰當的組織和有效的調控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個人自學”“小組合作”“班級合作”為基本教學形式,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多邊互動,積極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通過實踐,這種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能讓數學課堂更精彩、更有效。
一、探究式學習有利于營造課堂上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學活動中,師生是平等的,不是服從與被服從的關系。在分析問題、討論問題中積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出看法,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有“解放感”“輕松感”。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形成大膽提出問題,暢所欲言,集思廣益,逐步形成寬松民主的課堂氣氛,為學生之間、師生之間成功合作學習,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二、合作探究式學習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師生之間相互作用,積極合作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全過程,自主探索學習,獲取知識,提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式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因素,是學生學會學習的前提,在教師的期望激勵下,學生獨立后與小組成員交流探索、以強帶弱,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品嘗成功的喜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四、合作探究式學習有利于學生認知的發展
在合作教學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合作,沿著前人研究、探索思想品德問題的路子去思維、動腦、動口、動手,親自體驗知識的發生和形成過程,這樣不僅掌握了知識,而且學會了怎樣學習。這種方法的學習遠遠比被動地接受老師講解要深刻得多,而且對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五、合作探究式學習有利于教學信息的及時反饋
在合作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信息傳遞和交流形成了雙向反饋的模式。教師能從合作過程中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對認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予點撥、引導,使學生順利地合作學習,達到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的任務。
總之,合作探究式學習,大大增強了班集體的凝聚力,學生之間較為團結,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學習困難也減少了;在平等、寬松、和諧的民主合作氣氛中,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經歷成功的體驗和表現自己才能的機會,在交流合作過程中,既看到自己的長處,又發現自己的學習潛力,從而更加努力,更有信心投入學習。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科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自立探究的學習能力,讓思想品德課堂更有活力、更加精彩!
作者簡介:袁俊亮,男,1968年12月6日出生,本科,就職于吉林省敦化市第五中學,研究方向: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