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網絡合作學習是提高教學質量,優化學習效果的重要學習方式。論述了在網絡合作學習中,教師應具備基本的教學技巧,創造出和諧新型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網絡教育;合作學習;指揮調控;優化評價
在網絡合作學習活動中,教師的作用已經超出了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對教師在綜合能力上有了很高的要求。在網絡合作學習中如何實施高效教學,是值得思考與研究的一個課題。在教學實踐之中,本人總結了一些個人經驗,與大家共享。
一、合作學習的調控設計
1.教師的課前必要檢查。包括教學設計、共享資源、網絡維護等方面。這是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前提。
2.教師的課堂組織監控要到位。包括說明學習任務、制定評價小組作品的標準、監督學生的行為、及時給予學生幫助、社交技巧的介紹等方面。這是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保障。
二、合作學習的情境設計
為創設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情境,做好學習服務。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前,應該做好相關素材資源的提供。每次在課前都準備好與所上內容相關的文字、圖片、視頻等多媒體資料或網絡共享資源。學生可以通過局域網或因特網獲取問題的答案,存放到在本組組別命名的文件夾中,這樣大大節約了學生的檢索時間。學生可下載完成后,加工處理信息,并利用學過的多種媒介方式表達、展現自己的觀點。
三、合作學習的小組設計
組織好課堂,讓整堂課有序而不死板,學生活潑而不混亂,這是一堂好課的“吃水線”。在基于網絡的學習環境中,建立合作學習的小組非常重要,學生不再作為一個孤立的學習個體,而是以小組成員的角色參與更加廣泛的探究性學習活動。建立合作學習小組,依據整個班級學生的學習風格、認知水平進行分組。如,分組教學要注意任命有責任心的組長,每4人為一個學習小組,每人一臺電腦,這樣既有利于自主學習,又有利于相互促進,有利于合作學習優勢的發揮。網絡應用技術水平較高的學生還可充當“小老師”的角色,充分發揮其技術應用特長帶動技術水平相對較低的學生。
四、合作學習的任務設計
在教學中,“任務”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此,“任務”的設計至關重要。在學習總體目標的框架上,應把總目標細分成一個個的小目標,并把每一個學習模塊的內容細化為一個個容易掌握的“任務”,通過這些小的“任務”來體現總的學習目標。如學習計算機網絡知識時,我安排了一個“綜合實驗——組建一個小型局域網”的學習任務。先學習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與基礎知識,概括出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功能,然后安排實踐活動,學生動手參與組建局域網,通過動手組建網絡,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
五、合作學習的評價設計
學生通過ftp方式將作品上傳到本班文件夾中。教師評價和總結要及時準確。包括評價學生的操作技能、評價小組合作和交流意識、歸納和整理知識點。這是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最終目標。在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方面,我注重鼓勵學生多樣化評價,防止學習成果的千篇一律,這是抓住“眼球”的重要因素,讓學生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這是一個為學生解惑的過程。
參考文獻:
肖俊洪.遠程教育與自主學習能力[J].中國遠程教育,2011(01).
作者簡介:曹元未,男,1976年12月出生,本科,就職于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第四十四中學,研究方向:信息技術網絡合作學習。endprint